分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孩子未来最需要这4大技能!

 西点2212 2019-03-29

· 未来的社会充满了挑战,各种工作岗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那我们现在应该培养孩子的哪些能力?

· 最近,晓晓听了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朱小虎博士的一个讲座,觉得特别有收获。

· 朱老师介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的“四个学会”:学会求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实现自我(Learning to be)。

· 今天晓晓来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在成长中掌握这4大技能,一定能决胜千里,成就自我。

|本文共3000字,阅读需5分钟|

大公司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竞争更加激烈,工作岗位对人的能力要求,也会有很大变化。

WechatIMG1797.jpeg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近70年来一些常规的分析、认知和手工能力的工作,正不断下降。未来客服、搬运工、翻译、银行柜员这样的重复性工作可能将会消失。

而非常规的分析、人际能力的要求正不断提高。这说明我们要教孩子学会用批判性思维沟通、合作、创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养孩子学会四种本领。究竟是哪“四个学会”呢?我们一个一个来分析。

  Learning to konw  

  学会求知  

社会发展变化很快,什么是不变的呢?那就是学会学习的能力。

只有“学会了学习”,才能在面临新事物和新情况时,不惧怕,并迅速接收新知,适应新环境。

摄图网_501192075.jpg

著名的作家金庸先生,在86岁高龄时,仍去考取英国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

有人问他为什么?

金庸先生说:“因为剑桥大学有学问的人多,教授虽然只研究一种学问,但是一门功课很复杂的问题,他都了解。”

求知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那么,如何让孩子学会求知呢?

1.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学会求知,首先保持孩子的好奇心。

现在孩子学习的很多书本知识,可能会在未来迅速变化的社会中过时。但好奇心,能让孩子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有探求未知的热情。

当孩子不停地问为什么的时候,就是孩子在主动“求知”。我们要做的是帮孩子拓宽接受知识的渠道,书本、网络、实践都可以。

摄图网_400825018.jpg

2.尊重学校的教育

师生关系将永远是“求知”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教学相长”的古训将永远不会过时。

即使是最先进的“人机对话”,也无法代替面对面的师生交流。

孩子求知的路上,离不开老师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导。

3.科学的方法

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能接收到各种信息。

学会求知,就是让孩子学会收集、处理、选择、管理信息,利用学习工具辨别出最有价值、最需要的信息。

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处理信息。

所以,我们要教会孩子判别信息真伪,引导孩子在寻找解决方法的同时,思考问题的来源。

  Learning to do  

  学会做事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中的一些情节,可以说是很真实的现实。

剧中的二儿子苏明成,一直在母亲的庇护下长大,有求必应。工作、买房都离不开父母的支持,甚至婚后还在啃老。母亲离开后,他的人生也陷入迷茫,遭遇离婚、丢工作。

虽然剧中是团圆大结局,但不是每一个“苏明成”都能那么幸运,有善良的妻子、能干的大哥和妹妹做后援,化解各种危机。

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也许可以学着适当放手,让孩子学会自己做事:

1.试着让孩子做家务

哈佛大学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表明,爱做家务的孩子跟不爱做家务的相比,就业率为15:1,收入比后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

摄图网_500441021.jpg

让孩子做家务,首先就是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比如幼儿园的孩子可以教会他自己穿衣服,甚至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自己搭配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小学的孩子可以自己收拾书包、帮妈妈端菜、擦桌子,自己打扫房间等等。

看似简单的家务劳动,带给孩子的是难得的独立和自信,都是一生的财富。

大人退一步,孩子就往前走一步,这才是成长。

2.鼓励孩子做想做的事情

还记得那个泰国妈妈的故事吗?她培养出一个哈佛毕业生的秘诀就是一句“我们试试”。

也许我们也可以这样跟孩子说。

当孩子想要用泥巴去捏一个房子,画出一个绿色的太阳,甚至孩子想研究一块鹅卵石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对孩子说一句“我们试试”?

也许在未来,你的孩子会成为一个建筑家,一个艺术家,甚至是地理学家!

简简单单的“我们试试”,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学会共处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人多力量大,这句话当然没有错!可是和尚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人多的时候,学会共处更重要。

摄图网_500559009.jpg

很多技能,孩子无法从课堂上和书本中简单获得,比如处理人际关系、解决人际矛盾、管理人的群体等能力。

在学校,孩子可以独自一人取得好成绩,但是在未来的岗位中,绝大多数的工作是通过团队合作实现的。合作的前提,就是要学会共处。

1.帮孩子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是认识他人、尊重他人的起点和基础。

孩子只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才能更好地发现他人优点,向他人学习,尊重他人。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同情心和爱心。

未来社会的他们,只有学会这些,才能更好地和他人相处。

2.父母的言传身教

华为对员工的要求里有一条,从小事开始关心他人。这样,团队的凝聚力才更强,才能做大事。

想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需要家长的言传身教。

如果爸爸主动和妈妈分担家务,妈妈告诉孩子要谅解爸爸工作的难处……

孩子长期耳濡目染,就会有样学样,学着主动关心父母、长辈,关心老师、同学。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长久而深远。

摄图网_500635485.jpg

3.亲子间的平等相处

平等对话是互相尊重的基础。

父母和子女,如果能像朋友那样平等交流,不但能消除“代沟”,还能提高孩子的合作能力、爱的能力。

试想下,如果苏明玉的妈妈用平等对话的方式和子女沟通,如果苏大强敢于说出内心对女儿的疼爱,明玉也不会在成年后还摆脱不了原生家庭的伤害。

我们和孩子平等相处,其实也是在教会孩子用平等的态度,去表达交流。

  Learning to be  

  学会实现自我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从高到低进行划分,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就是,充分发挥自我,实现自我的价值。这是“生存”的最高追求!

北大招生院的秦春华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他问一名从北大毕业的学生,北大给他带来了什么?或者北大教会了他什么?

这位学生坦言,不是理想的工作,也不是高人一等的社会地位,更不是远大的社会理想,而是“让我不去做坏事,尽可能地去做好事。”

摄图网_501003878.jpg

没错,就是这么简单。

看起来很简单,可是晓晓觉得很难。

当诱惑来临的时候,你能断然拒绝吗?      

当压力过大的时候,你能宁折不弯吗?     

当孤立无援的时候,你能绝不放弃吗?      

在很多时候,可能很简单;但在更多的时候,也许就不那么简单了。

我们都想发掘孩子身上的所有潜力和才能,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实现自我价值!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会孩子发现更好的自己,去成为更好的人,并且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最后,朱老师还提出一个很重要的“学会”,那就是:

  Learning to change  

  学会改变  

有一句歌词这样说:“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

这个世界变化到底有多快呢?

微信图片_20190328184738.jpg

人类从铁器时代到蒸汽时代用了3500年,蒸汽时代被网络时代取缔只用了200年,而如今网络时代才过去20年,信息化、大数据、人工智能正在飞速迭代。

这个世界,似乎比我们想象中的变化还要快!

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不会变!社会在发展改变,人也要不断发展改变。

不想被社会淘汰,就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改变自己已有的认知,去适应这个世界的变化。

未来社会是学习社会,在一定意义上,每个人都是终身学习者。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复杂的世界,甚至去引领这个世界的变化!

也许有的人会说长大成人了,没有必要再学习了,不需要改变了。

他们总说:已经晚了。

实际上,'现在'就是最恰当的时候。对一个真正有追求的人来说,生命的每个时期都是年轻的、及时的。

33e148a68d5baa91e8583256ab80edaaf3db3d6611364-eBuIDh_fw580.jpg

美国有一个摩西奶奶,80多岁才成为画家。在这之前,她只是一名普通的农妇。谁能想到有一天,77岁才拿起画笔的莫西奶奶,会在晚年成为美国著名和多产的原始派画家之一。

确实,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并没有规定限制。

如果我们想做,就从现在开始。

如果孩子想做,就从现在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