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山的桃花开了,连着两天我独自流连于画中,叹此景可惜无人能共。拍下这些照片时,心里是跟花儿说了些话的。

一般游人多在桃花故里下车,其实车子继续前行到山泉镇后,有条道穿过大佛村可到大田水库。以我的眼光来看,这儿的景致最为舒缓美丽。
春天来了,哪里仅仅只是花儿才好看呢?每一片树叶都是礼物。

整理照片时发现梨花也拍了不少。

樱桃树上的果实已结得非常密,再过二十来天就可吃进嘴里了。

每回到龙泉桃园,就会想起王母娘娘的蟠桃园,那些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的桃树。



一直朝着我所在山岭的最高峰走去。头天夜里下了雨,水泥山道上落满了青冈果,路边的树木老叶子早已掉光,被风吹到小路两边的果园里,新叶冒了出来,翠翠地在阳光下闪着亮光。

这棵树上有枯枝,风一吹过就会发出吱呀吱呀的响声。

偶有一片干叶,被风吹了逆着水泥路面跟在我身后,听到声音后回头,看到它翻身的样子,于是也认真地跟它打个招呼。

梵高的《玉兰图》,宋徽宗赵佶(ji)的《祥瑞图》,据说都有浮世绘的影子。在我看来,那就是正午的光线下,万物不再表现出阴影的一种构图方式。

山脊上的一道输水管。

这算是望其项背了吧?人只要到达足够的高度,眼前的世界就会改变。

最钟爱的一张,大约是能反映出我的内心需求来。

山脚下的大田水库。

高处远眺龙泉湖。

另一侧的成简快速。

桃花丛中有橙色屋顶的民居。

青冈树的花穗。

水边的桃树。

小黑。

小黑很乖巧,一喊它就跟过来了。见这狗年纪还小,怕走丢,又叫它回家去。

农家院里种的多肉和马蹄莲。

梨花已开放。

大多数桃园下的杂草都用除草剂清理过,这片桃树下倒是芳草茵茵的。

一棵很老很老的梨树站在桃园中。

近了看,这梨树的枝柯居然生出些温柔之态。

胡乱想着自己喜欢住在这样的地方,门前有条小路,路边有棵大树,远远地就能望见,仿佛在等我回来。

这样的生活永远只能存在于诗意中而不得落地。

好比这条路,虽可以接人回来,然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更是送人离去的。

梨花是这样对我说的。

“假如你不开在路边的山坡上,谁能知道你的花儿美,花儿香?”

“记得那时年纪小”。


留影一张。
2017年3月30日摄于龙泉大佛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