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互动节目项目——黄梅挑花

 cxag 2019-03-29

       黄梅挑花又名架子花十字挑花,广泛流传于湖北省黄梅县的汉族民间艺术。 起源于唐宋,发展成熟于明末清初。这种工艺不同于刺绣,刺绣重刺,挑花重挑。它以元青布作底,用针将五彩丝线挑制在底布的经线和纬线交叉的网格上,形成色泽绚丽、立体感强的图案。长期以来,经过一代又一代农家妇女的精研细作,这门工艺日臻完善,以明快的色彩组合、精巧的图案构想凸显出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黄梅挑花属挑、补、绣这一民间刺绣的范畴,是在湖北省黄梅县民间长期广泛流传的一种汉族传统工艺,其内容丰富,品种繁多,图案精美,色彩富丽,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

       挑花绣花同样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刺绣工艺,它分布广泛,其中湖北黄梅挑花发源最早、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在中国挑花工艺发展史中占主导地位,因此黄梅挑花也是各挑花的代表和统称。

 

       黄梅挑花有着取材广泛,古朴典雅;承载文化,寄寓理想;布局严谨,富于变化;重在神似,浪漫抽象;追求善美,寓意吉祥;色彩明快,沉着和谐的艺术特色,具有稚拙粗狂、浑厚朴实的风格。其原材料主要是家纺的棉布,早期颜色比较单调,只有白色和藏青色(自家印染),现今可以机织布,但必须是纯棉布,线主要有棉线和五彩丝线。

       黄梅挑花所展现的景物追求神似,挑花艺人凭借心灵手感,从心所欲,口传心授,重在写意,重在传神,而非逼真。其作品对人们的思维、想象力有强烈的扩张力和穿透力。每件作品在挑制的过程均从中心处下针,最后又回到起针处收针,制作过程中不可出现结头、漏针等现象,并且正反两面十分整齐,都可看出相同的图案。现在广泛应用于被面、床单、方巾、衣裤、饰带等几十种制品之中。

       黄梅挑花的主要原料是当地的家机布,又叫大布,这种布被染成青色作底,艺人依靠一根针、一根线(七种颜色)在上面交替挑绣各种图案。黄梅挑花是用彩线挑绣,用针将五彩棉线挑制在底布的经线和纬线交叉的网格上,形成色泽绚丽、立体感强的图案。黄梅挑花富于变化,各种团花、填花、边花、角花构成图有千百种之多。尤其是多姿多彩的戏曲人物造型,如'四郎探母''辕门斩子''穆桂英挂帅''梁祝姻缘''桃园结义'等。

       黄梅挑花是一种非常珍贵、独特,具有极强装饰性和鉴赏性的挑绣工艺。

 

       湖北黄梅挑花发源最早、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在中国挑花工艺发展史中占主导地位,因此黄梅挑花也是各挑花的代表和统称。2006520,黄梅挑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如何关注 ·

A查找公众号:大世界19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