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许多紫砂艺人,都有在上海仿古当枪手的经历,最为人所知的便是顾景舟先生。
而当顾景舟、裴石民、王寅春等人在上海做了一段时间回去的时候,蒋彦亭还在铁画轩的铺子里细心的捏塑着手中的泥料,他走不了。
▲旧上海 在当时的上海,铁画轩的老板戴国宝不让他走,因为蒋彦亭早已成了铁画轩的台柱子,二十世纪初的上海紫砂古玩界,流行一股奢靡的复古风,玩壶的方家都喜欢陈鸣远的传器,而蒋彦亭正是仿陈鸣远的高手之一。
蒋彦亭仿制的第一件作品,是陈鸣远的三兽壶,经过两个多月才告成功,凤流、龙把、麒麟钮与壶身宛若天成。 ▲蒋彦亭手稿 后来其专仿陈鸣远的花货塑器和文房雅玩,茶壶主要是松干和梅段,雅玩主要有各式水滴和笔筒。
蒋彦亭仿古制品最大的优点,就是他的新制不经作旧就有古壶的老味,这是一种粗犷古朴的韵味。 ▲蒋彦亭手稿 新壶老味,加之没有署真名的作品可供对比参考,这使蒋彦亭的作品真假难辨。
蒋蓉曾经回忆,伯父做壶的时候很快乐,壶做好了,在壶底打印章的时候,伯父的心情就像阴天一样了。 ▲蒋彦亭手稿 壶是他做的,却要打上别人的印章,他的内心里是压抑的,一个才艺绝佳的紫砂高手,却不能落自己的款,为生活计,只能躲在古人的背影里挣口饭吃。
实际上,当年做枪手,全为稻粮谋,他会明明白白的告诉你,这就是仿作,所以一点也不卑鄙,半生仿古做枪,蒋彦亭最遗憾的事情,就是没有在自己最满意的壶上打上自己的印章。 ▲蒋彦亭手稿 即便如此,当我们今天回顾民国紫砂高手的时候,在满天流星般穿梭的过往人物中,依然会圈点出蒋彦亭的名字。 ▲蒋彦亭摹陈鸣远束柴三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