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训文化还要看“宋代家训”

 昵称40077028 2019-03-30

在正式了解宋代家训前,必须先知道与宋代家训息息相关的古人和今人的不同观念,以期对家训内容,有正确的理解与认知。这些观念包括古人对一“个人”、“家”、“国”与“天下”,以及二“士”的观念。

个人的真人生是道德的人生,但个人必须融入大群中,才能得到这样的人生,从个人到大群,中间的关键是“家庭”。中国传统人生的理想,对于群体中所有的成员,包括老、幼、中年,要让每个人各得其所,才是完满的人生。范围与顺序是由个人而家、再由家至国、以至于全天下。

家训文化还要看“宋代家训”

黄叔琳编颜氏家训书抄上下卷

“家训”释义:

“家训”指家长在自己家庭中,对自家人的训示,训示的内容有两方面:一是治家整体的观念、方法,二是家中不同身分的成员,所应注意的心态与言行。家长将这些训示,编写出来,即是“家训”。

一、“家训”界定原则:

(一)、具“完整性”:

“完整性”是指包含完整的观念。家庭教育可论及的内容非常多,家训中不可能完全含括,但最重要的精神以及该注意的项目,应当都要有,才能让人掌握大要、有整体概念,否则很可能挂一漏万、顾此失彼。

(二)、具“实用性”:

“实用性”是具备能成功的实行办法;并且有系统,即前后顺序、轻重缓急清楚。在前述的完整性之后,必须还具有实用性,非只空谈理论,必须也讲有效的实际作法,才能让人知如何实行,确定能获得成功;并且在许多的内容中,让人能分辨出本末轻重,也是重要的原则之一,否则令人无所适从。

(三)、具“针对性”:

“针对性”是指有特定的对象,本研究的特定对象即作者的自家人。因家训不是只有纸上谈兵,还要看其对家中对象如何因材施教、哪些是仅仅行于自家的教育与文化,而且后来有什么样的实际成果。具备这些条件,才好知道适用的范围与情形,不致错用对象、不合时宜;并且能验证是否真能成功,让研学的人更有信心。所以在“完整性”、“实用性”之后,必须具备的即是此“针对性”。

二、“家训”界定标准:

将上述三项界定原则整合、落实,是两个具体的标准:

(一)、宋代家训专著:

此处之“专著”系指宋代专门讲述家庭教育的家训,并且不是散篇的。这是落实前面原则中的“完整性”与“实用性”,方便研究其中所讲的家庭教育,并且可学习完整理论、能实际去施行。

(二)、家训编写的原本对象是针对自家人:

此标准则是落实“针对性”的原则,“原本对象”是家训作者编写家训时原本针对的对象,此“原本对象”必须是针对作者的自家人,才能了解作者如何因材施教、以及有哪些仅行于自家的教育与文化,此外也好研究后来有什么样的实际成果。

三、界定范围内文献:

符合前面原则与标准的宋代家训有《家范》、《家政集》、《放翁家训》、

《石林家训》与《石林治生家训要略》,以及《家训笔录》等六种,此六种皆是宋代家训之专著,而且编著的原本对象,都是针对其家人。

家训的阶层“士”

家训的编著者,都是中国古代所谓“士”之阶层,必须先概略了解什么是“士”,较好理解而研究“士”所编著之家训。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治国”、“平天下”是“士”的理想,也是责任,而欲“治国”、“平天下”,必须从“修身”、“齐家”做起,“士”务必要培养这样的能力,并且尽其一生,努力达成此理想。

以上二观念,是传统中国士人心中一致的想法,包括宋代士人也是如此想,所以之后研究这些宋代家训时,因为知道家训作者都有这样的观念,所以对某些想法与做法,就较能理解其态度与心思。

宋代家训的来源

根据宋代家训的内文,以及各家训的《四库提要》、序和跋的记载说明,这些宋代家训的渊源,有以下四种:

家训文化还要看“宋代家训”

《颜氏家训》序

一、《颜氏家训》与其他前期的家训:

中国家训的专著是发端自《颜氏家训》,后来各个朝代都有家训的专著,本研究中的宋代家训专著,就渊源自《颜氏家训》及其他前期的家训,例如《家范》,在前面的《四库提要》中说:

家训文化还要看“宋代家训”

《四库提要》局部

司马光的《家范》,其家训专著的体例是渊源自《颜氏家训》,而题目则取自唐朝狄仁杰的《家范》。

二、儒家经传史籍:

至于宋代家训的精神与内容,则渊源于儒家,以儒家的经典、传疏为主,并引用许多史实,例如《家范》开始即引用数段儒家经传的内容,其后也有许多史实。又例如王十朋《家政集》在一开始的〈自序〉,即连引了《孝经》、《大学》和《论语》的内容:

家训文化还要看“宋代家训”

宋王十朋《左原王氏家规家训》

《孝经》曰:“居家以理,故治可移于官。”《大学》之书曰:“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又曰:“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语》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用这三段内容,来说明《家政集》的编著动机与主要精神,即是渊源于儒家经典。

家训文化还要看“宋代家训”

司马光《家范》

三、家族传承的家风与先人的遗志:

除了儒家的经传史籍,家族传承的家风与先人的遗志,也是家训内容重要的渊源。例如在陆游的《放翁家训》中提到:

陆游的家风是俭素、不慕荣利,陆游担心失去这样的家风,将使家族陷入不好的情形,所以编著此家训,而这一段的文字之前,就是一大段家风的记载。

四、家训作者个人的经历与在家中的训示:

家训文化还要看“宋代家训”

《石林家训》跋语

叶梦得《石林家训》的跋语中说其自身:时举其身所阅历者。而内文的开首也说:吾久欲取平日训导汝曹之言及论说。

家训文化还要看“宋代家训”

家训的作者将自身的阅历,以及平常对子孙的教示,记载下来,并做补充,便是宋代家训内容的第三个渊源。

家训文化还要看“宋代家训”

《石林家训》开首

可以说宋代家训的体例渊源自《颜氏家训》与其他前期的家训,而内文中的道理、精神与方法,则渊源于儒家经传史籍、家族传承的家风与先人的遗志、以及家训作者个人的经历与在家中的训示。


参考文献:

  • 《颜氏家训》

  • 《中国家训史》

  • 《家范》

  • 《家政集全集》

  • 《放翁家训》

  • 《石林家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