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菲特比拼索罗斯,即使能够精准预测后续走势也无法赚大钱

 罗宋汤的味道 2019-03-30

1987 年 10 月份股市爆发大崩盘之前一个月,《财富》杂志(Fortune)的封面故事访问乔治.索罗斯。他表示:(美国)股票市场不断上涨,持续偏离基本面价值,这并不代表行情就必须因此崩跌。只因为市场价格高估,并不代表行情就不会继续发展。各位如果想知道美国股票价值高估的情况可以发展到什么地步,不妨看看日本的情况 。

他虽然持续看好美国股票,但他觉得日本股票市场即将崩盘。1987 年 10 月 14 日,他又在《金融时报》表达类似的看法。

几个星期之后,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在美国市场—不是日本市场—发生 3.5 亿美元亏损。全年度的获利在短短几天之内被一笔勾销。

如同索罗斯自己承认的:“我的财富成功和预测能力形成强烈的对比。”

巴菲特又如何呢?他根本不在意行情接下来会如何发展,对于任何预测都不感兴趣。对于巴菲特来说,“预测可以让你了解预测者,但不能告诉你有关未来的任何事情。”

成功的投资人不必预测行情的后续发展。事实上,巴菲特与索罗斯首先就会跳出来承认,自己如果必须倚靠行情预测,早就破产了。

预测行情是投资顾问与共同基金赚钱的工具,也是它们行销的法宝—对于成功投资则没有显著用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