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培养一个处变不惊的娃?

 Karl 2019-03-30


导读:我一直以为,股市也好,孩子也罢......各种工作生活都是促进自己成长开悟的缘分。

本文是我女朋友公众号的文章,如果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头疼,或许会有所启发,故分享之。

---------------------------------

2019年1月17日的上午,女儿期末最后一科考试。惯例,6:50,我比女儿提早15分钟起床准备早餐。

今儿,她要的是一杯奶粉冲泡加果仁麦片,一块面包,一份炖蛋。

餐点备毕,搁在餐厅的保温箱中——孩子已经在闹钟声里起床整理完,走近餐厅来准备吃饭,我则洗漱去。

“哐当”,餐厅里传来猛地一声巨响,哦,估摸孩子打翻什么了,我从洗手间快步走出。

眼前白茫茫一片,桌面二分之一,两椅子毛绒坐垫上,餐厅大部分地板,还有直愣愣呆立一旁的孩子的裤腿上,

鞋袜上,白花花的一片牛奶洋,碟子趴在餐桌上,牛奶杯却还可怜巴巴倒扣在白花花奶洋中。

第一秒里我的脑子轰然一个眩晕——类似的熊孩子熊事件,估计大多数爹娘不会没有体验过,估计那一当下也都有过和我一样的无语凝噎!

我静静看着对面那个显然有些惊呆无措的孩子,在这短短几秒的默对中,我在迅速调整我自己的脑神经

——是的,必须真实诚恳地承认,第一秒目睹到的感觉我也是不太畅快的,多少略过一丝叹息,这孩子平时生活中经常就有些不细心。

在这静静相对的几秒里,我在给自己梳理思维的缓冲时间,“嗨,瞧这淘气的杯子还倒扣在地板上睡懒觉啊,都要期末考了,”

慢慢地,有些吃力我弯下腰拾起牛奶杯,慢慢地立起身——前几日不巧闪了腰,已经连续卧床一周多,今儿腰身还有些僵硬。

在这轻轻几秒的动作间,我给了自己基本恢复平静的冷却,回头朝孩子一个所有母亲都能给的柔和的笑,

“亲爱的,你能不能最快速度收拾下你的身上,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早餐和准时上学哦?”

我的声调是轻松温和的,孩子脸上的惊吓与茫然显然松弛下来了,“没问题的,妈妈!”  

孩子快速行动,我也尽快整理起狼藉场景,尽管腰扭伤让我下蹲的确不太容易。

我一边擦洗,一边思忖着刚才的情形和接下来能陪孩子聊点什么——孩子换好鞋袜走出房间过来后,静静略有些迟疑地站在我身后看着。

我理解孩子此时应该还有些不安和担忧,应该正在踌躇自己现在需要先做什么?

此刻的我已经和平时一样非常地“蓬勃旺盛——此乃女儿一向赠予我的赞词”,我抬头甩给她一个鲜活的鬼脸:

“暖寒姐姐,你能自己加快速度再冲一杯牛奶吧,上学出门的时间你自己掌握好。”

“行!妈妈,不会迟到的!”

看起来,刚才的小风波,没有给今早的太阳蒙上什么阴影,也没有给孩子这一天的童年记忆印下些什么灰色

——这一点,后来在孩子的日记《牛奶风波》中有趣领略。

作为母亲我的确非常庆幸,刚才那一霎时,几秒的振动后我快速抛却了我自己也不经意略过的,一如许多父母概都体验过的瞬间发火点,

回到着眼于孩子那一刻已经产生了的不安和无助心理,回到作为孩子最可依赖和最可保护的母亲的天性中来理解、包容与支持她。

只有当母亲给出的是发自内心的充分信任与爱抚,相应的孩子才有可能放下对于来自担心被母亲责骂的紧张,

而后才有机会鼓励她回到当前所发生的问题本质上,冷静观察,明确判断并有效处理。

在我自己近二十年的家庭心理咨询中,除极少数的人格病态扭曲的特殊个例外,通常孩子们一旦有意或无意惹祸时,

他们本能第一反应大多因担心被指责而下意识立刻进入防御态势,即做好如何保护自己的逃避、推卸或狡辩。

因而大人们会惊讶地看到那一刻的孩子有可能偏离平时温和讲理的“好孩子”轨道,常能不遗余力地调动所有最高智商潜力以准备好对抗反击。

现实生活中,父母往往可能因自身健康、职场、人际关系等的不顺,可能因担心孩子比如迟到成绩落后、性格扭结等,

可能因气恼孩子粗心浮躁等行为习惯,甚至还可能因昨天乃至前几天某次考试不佳、某个犯错而气愤叠加的旧账新账齐上心头的郁结

——于是这些父母内心隐藏的不快情绪,很大可能将在父母面对孩子某个失误的瞬间,对孩子大发雷霆,肆意责打!  

遗憾的,这些时候父母所谓的“教育指导”,更多却不过仅是父母无意识地在借着孩子发泄自己的失控情绪,基本不能就事情本身地客观交流,更谈不上切实有效。

相反的,如物理学上所定义的世界万物时刻都在以不同时速不同向限地运动发展,家庭关系同样也将每天随着相互的传递方式彼此贴近或疏远。

父母的每一次发泄性责骂,都很大程度将在孩子的心理埋下对你的惶恐、怨恨和抗拒,

当下亲子关系真正良好的家庭比例大概要远远低于学霸型的家庭比例,所以我们也许看到优秀的人才员工不少,而幸福感满足的员工家庭却凤毛麟角!

亲子关系的好坏,作为一个孩子社会关系的基础体验,将不可回避地深远影响到其未来成年后进入职场、婚恋中的自我肯定与对他人的同理心。

女儿冲好了牛奶上桌前,先递给了正擦地板的我一张小椅子,她在餐桌上一边吃,一边夸张地比划着刚才牛奶杯是如何飞奔跳舞的。

我笑着请她唠叨少些,晚上再聊,先加快用餐,上学路上自己回想下牛奶飞舞的原因是什么。

准时的,孩子和妈妈一如往常地拥抱和吻别,妈妈一如往日地微笑目送电梯门关上,“宝贝,祝你好运!”   

晚上,睡前5分钟的母女小话别,我与孩子继续就早晨的牛奶风波进一步做了个小探讨。

我请她模拟上午端杯子的姿势表演一下,并建议她能否换些其他不同的姿势,看看是否有更稳妥的安全方法。

于是,除了上午孩子首先提及的“托盘上有些水,杯子比较滑”的原因外,她得出更关键的其实是她平时习惯的端物品时,通常只用一只手,而没能更注意地用另一只手相扶。

妈妈需要提醒姑娘,在这看似偶然的牛奶风波里,其实一直存在着必然的风险。

“哎呀,妈妈,以后我肯定不会再出现了——上午可把我吓晕了,永世难忘!”

孩子此刻的状态,比起早晨应该是更放松更清醒了“对了,这应该就是爸爸平时经常提的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管理吧。”

“好的,非常棒,今晚我们多学两个成语——一个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一个是前车之鉴,这两个成语都和你今天的壮举有关。”

女儿今年十岁了,从小不论学习,日常生活,旅游外出,作为父母的我们随时接招来自女儿一路层出不穷的尴尬爬滚。

别人家孩子会丢不会丢的东西她一般都能丢,别人家孩子偷偷能干的坏事她也能来,别人家孩子撒过没撒过的谎她也不差,别人家孩子能拿的100她不一定能拿,别人家孩子不轻易占的倒数她不是没拿过

——爸爸有句真诚的心里话:“要是女儿天资就不怎样,那就接受啊,我还继续爱!”

说真格儿,孩子从小到大,父亲除了鼓励她叛逆、撒野,大胆要求外,出现问题只有拥抱和一起解决外,孩子真没看到过父亲凶过怀疑过她不够好!

孩子的父亲有个很伟大的伯母,父亲很敬佩她老人家。

他总说;“在我伯母眼里,就没有不好的孩子,她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的母亲最适合做教育的人!”

确实,这位伯母给我的印象很深,也是我认识的农村老太太中难得的一位连媳妇都感觉受益匪浅感觉很温暖很宽容的婆婆!

环视当下,爱之愈深责之愈切的辛苦母亲举不胜举,受之愈多则叛之愈烈的孩子也不乏比比!

妈妈们,我们生养孩子究竟是为了什么,问问孩子的感受我们真的了解他们给了他们真正想要的爱的方式与内容吗?

人们总说明明自家的孩子不是不聪明,可就是不努力,不认真。

可父母们是否想过要让一个聪明的孩子真正发自内心地认真努力,那是需要你的孩子热爱生活相信自己的,那么你与孩子的关系对此有多重要!

假若父母自身都不能平和稳定地对待波折,不能乐观灿烂地相信未来,不能冷静快速的处理矛盾,而总是不自觉地因孩子某个“不听话、不够好”就陷入情绪纠结与失控发泄中。

那么,当孩子遇事时,谁来示范帮助孩子摆脱不良情绪的网结而有效推进各种意外危机的化解,突破上升呢?    

每一次看似不如意的意外突现,往往都是一个挑战父母与孩子成长的契机,挑战父母自身的情绪稳定性、换位思考力和父母是否真正意义上的愿意接纳你自家孩子的真实原样。

对一个家庭来讲,父母是树根,孩子是花朵。如果花朵有问题,多半是因为树根也有问题。

家长们常常看到的孩子问题,其实只是他/她自己的问题,在孩子身上开花而已。

毕竟,孩子只不过是父母的投射银幕或者复印件。

所以,本质上讲不存在问题孩子,只有问题家长。

这是暖寒姑娘经历之后写的作文:

《牛奶风波》

今天正是期末考的日子,我正准备将牛奶端到桌面上,忽然手一滑,杯子腾的一下飞了出去!

它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在桌子上制造了一片牛奶湖。然后哐的一声砸到桌面上,好像想把之前的完美形象摧毁似的。

接着又顺着牛奶的河流,一边转着圈一边向桌边滑去,最后一个惊险的360度大翻转,“梆”的一声倒扣在了地上。

旁边的我也遭了殃,袜子湿的一塌糊涂。

看到那一片白茫茫的我顿时愣住了。但心里像15个吊桶——七上八下。“完了完了,怎么办?一定不能让妈妈发现。”

可是突然的,妈妈便从洗手间中走出来了,她也愣在了原地,我好想就趁这个机会溜掉。

可妈妈已经发现了一切啊!

但是妈妈并没有批评我,只是叫我赶快再去泡一杯牛奶。她自己则从阳台上拿了几块抹布擦起来。

我看着妈妈的背影,心里感到一阵难过。

但又忽然觉得很庆幸,别的母亲,她的子女将牛奶打翻之后,估计会被大骂一顿,况且这还是在期末考的早上,赶时间呢!

有些性急的母亲,可能孩子便会遭些打了。

而我的妈妈却不然,她只是在事后,与我和颜悦色的谈谈,而且还是像谈天一样笑着的!

虽然在期末考试的前夕遇到这样的事情,但是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个很不好的意外!

本文转自:暖寒人家(ID:nhrj198),作者:而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