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羽毛球挥拍技巧以及注意事项(全文)

 cpahyl 2019-03-30

在头条上回答了一个关于初学挥拍的问题,内容比较全也尽量简洁了,但还是很长很长。

羽毛球挥拍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有发力上的,有动作上的,要回答这个问题,我想要分为五个部分:(鞭打发力、身体动作、握拍发力、制动包击、注意事项)

注解:

三大转:转胯(左腿踢出,后收左胯)、转肩(从后往前,从下往上)、旋臂(大臂带动小臂内旋);

三小转:击球瞬间,肩内旋、肘内旋、腕内旋同时发力;

三摆:摆肩、摆臂、摆手,是鞭打发力的过程;

三锁:旋臂发力即是锁肩、锁肘、锁腕;

红色部分代表主动发力;绿色部分代表顺势动作。

第一部分:核心理念、鞭打发力

鞭打发力是身体力量的传递方式。

一、蓄力和发力

1)展腹蓄力

这个环节相当于甩鞭之前的一个准备动作引鞭,对应于羽毛球挥拍就是蹬地顶胯,下肢蹬转(或者起跳)通过胯部向腰腹存储一个动能,并让躯干形成展肩仰腰的形态(离心收缩)。

2)卷腹发力

这个环节相当于引鞭之后的甩鞭动作,对应羽毛球挥拍就是收跨卷腹,并带动身体完成之后的动作(向心收缩)。

二、甩鞭爆发

1)甩鞭传递(躯干、上肢以及拍子)

从卷腹转肩开始经抬肘倒拍、摆肩、摆臂(小臂)展腕、收腕的逐级发力,并将动能持续的传递给下一个环节直至拍头,将拍头加速到最大挥速。

这个过程中有三种能量在叠加,首先是核心力量的传递,其次是拍杆形变从蓄能到释放,最后才是肢体动作,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尽量放松上肢自然顺畅的去完成动作

2)爆发阶段

甩鞭之后,拍头被大幅加速,需要在最后阶段释放手臂(手腕、手指)的力量,并叠加到身体力量,此时全身肌肉几乎同时收缩发力,下肢动作转胯和卷腹持续发力,肩、肘、腕同时内旋发力。

3)制动阶段

力量爆发后会产生制动现象,也可以避免持续发力和受伤,主动制动有利于对击球发力的体会,初学者量力而行,收少打多,力不用尽,发7分留3分,免得力量反噬伤了自己。

第二部分:身体挥拍动作

羽毛球挥拍发力是有顺序的依次发力,且具有前后的联动性,越大的肌肉发力时间越长和续航能力越强,越小的肌肉发力时间越短,续航能力越差。

一、臀部挥拍动作

臀部作为人体最大的肌肉,可以带动腰部并传递力量给上肢发力击球。

1)第一次发力(臀大肌主发力,腘绳肌、竖脊肌联动)

双脚蹬地起跳,先右侧臀大肌顶胯仰腰(自然展肩),后左侧臀大肌顶肩抬臂(左臂)。

2)第二次发力(四头肌主发力,髂腰肌、腹直肌联动)

先左侧大腿肌收缩转跨撅臀,后右侧四头肌后收缩辅助发力,让躯干完成卷腹转肩动作。(下肢动作表现为双腿蹬踢,左腿先踢出)

3)臀部挥拍动作

二、腰部挥拍动作

腰部是人体解剖学中的核心力量,羽毛球腰部动作主要包括两个方向上的动作:转体和屈体(侧屈体)。

1)引拍拉伸

引拍时(拉伸),向后屈体(向右屈体)和向右转体,完成蓄力。

向后屈体臀大肌、背阔肌发力(腿部和肩部联动),表现为后仰;

向右屈体腹外斜肌发力(背部联动),表现为降肩;

向后转体背阔肌、腹内斜肌发力(臀部联动),表现为展肩。

2)挥拍释放

挥拍时(释放),向前屈体(向左屈体)和转体,完成发力。

向前屈体腹直肌发力(腿部和肩部联动),表现为收腹;

向左屈体腹外斜肌发力(背部联动),表现为抬肩;

向前转体背阔肌、腹内斜肌发力(臀部联动),表现为转肩。

3)腰部挥拍动作

三、肩部挥拍动作

羽毛球肩部挥拍动作是配合腰部动作的的展肩和收肩

四、手臂挥拍动作

羽毛球的手臂动作以肩部肌肉为主,主要有三个部分:架拍、引拍、挥拍

1)架拍动作

架拍是挥拍前的准备动作,是一个过程,具有较强的指向性,拍头需要指向来球(或击球点),肘部需要指向移动方向。

所以后场的架拍动作是第一时间把肘部打开指向后方,以配合步法的移动,或者说给身体指个向后的目标,此时拍头逐渐向上,指向来球。

2)引拍动作

引拍动作是挥拍的前奏,倒拍动作与转体动作基本同步,此时手臂肌肉只需要稍微放松,配合转体的动作完成边抬肘边倒拍,拍面会从头顶掠过,经倒过左侧背部,再回到右侧,完成引拍动作。

3)挥拍动作

身体借助惯性向另一侧倾斜,大臂随肩部内收顶肘,向上甩出小臂,收腕击球时手臂内旋发力。

手臂伸直(不要锁死),同时大臂配合小臂完成内旋动作

4)顶肘动作

顶肘并不是简单的把肘甩出去,而是需要有发力方向的控制,并通过锁肘引导小臂的动作有效的完成挥拍过程实现高质量(线路精准、发力集中)的击球。

注意观察下图中谌龙肘部的动作, 无论是杀斜线还是直线,肘部的运动方向都与击球线路一致 。

防守的时候也是如此

柳岩星在接杀挑直线的时候,肘部是向前送的,而下图中赵云蕾接杀挑斜线,肘部明显拐向了斜线方向

五、手腕动作

挥拍时的手腕动作在挥拍发力时,顺势反向展腕,击球时内旋收腕,锁腕击球。

第三部分:握拍和手指发力

握拍是学打羽毛球的第一课。

一、基础握拍

1)指握法

基础的握拍可以简单的分为两个部分,可以称之为指握:前二指(拇指和食指)、后三指(中指、无名指、小指)。

前二指:拇指第一指节贴住对应的宽面,食指第一指节搭住第三斜边,食指第二指节贴住对应的宽面,食指侧可稍稍高于拇指。

后三指:在拇指和食指握拍的基础上自然握住拍柄,第一指节搭住拇指侧第二斜边,第二指节扣住外侧窄面。

常规握拍的松紧度要保证拍柄可以滑动又不会脱出手指的掌控

2)虎口握和拳握

攻击性击球时为增加力量和握拍稳定性,有些人会用到食指第三指节甚至指根抵住宽面,可以称之为虎口握,如下图。

另一种极端情况的重杀会牺牲食指和拇指的压力,取而代之的是后三指(或四指)的握力,可以称之为半拳握或是拳握(为了区分拳握捏握可能更合适一点)

二、握拍发力

1)握拍转换

挥拍击球时,在基础握拍的基础上需要通过手指动作转换为虎口握或者拳握,并最终完成击球。

2)后三指扣压发力

正手挥拍发力可以通过后三指扣压实现

3)食指扣压发力

习惯指握发力的可以通过食指扣压配合后三指发力

第四部分:制动和包击球

一、弹射制动

弹射击球时在主动制动球拍,击球前制动(减速点)和击球后制动(加速点)效果完全不同。

二、内旋包击球

斜拍面触碰球头化解飞行冲击并调转球头,然后拍面转正,完成对羽毛球的动能传递,在来球剩余冲击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挥拍动能(叠加波)

第五部分:挥拍注意事项

一、初学挥拍的必要条件

作为羽毛球初学者来说,首先要进行柔韧性和平衡性测试,否则挥拍练习将会变得较为困难,甚至有受伤的可能性。

1)柔韧性测试

主要先检查一下自己的手臂以及身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度是否正常,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动作来测试一下手臂的活动度,这些动作都跟挥拍击球有直接关系。

手臂的旋转能力

手臂的屈伸能力

如果感觉自己达不到要求,那么首先要做一些必要的拉伸练习,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损伤。

2)平衡性测试(核心力量测试)

主要测试躯干的核心力量是否有欠缺,以保证侧身转体时的稳定性

(注:左右交替伸臂抬腿,坚持5-10秒保持身体不摇摆为最佳)

二、挥拍常见错误

初学者通常会出现很多挥拍的误区,使蛮力,抠细节等等,导致挥拍不正确,即使天天努力练习,最后还是会发现在实战中发力脱节、击球无力。

1)驾拍不要超过90度

初学驾拍小臂与大臂的角度不要超过90度,小臂与大臂的角度也不要小于45度。

2)发力顺序混乱(是动作不协调,发力不集中的主要原因)

一是提前倒拍;二是同手同脚。

3)尽量将身体打开

一是腰部没有打开形成反弓姿态;

二是肩部没有打开形成展肩姿态。

4)要注意重心转换

错误动作:忽略了重心转换,从架拍到挥拍结束重心始终在持拍腿一侧。

正确的做法是在蹬地转胯后将重心转移到另一侧,右手和左脚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注:以上两图主要为了帮助大家区分重心的区别,第二图也可以作为辅助练习体会右手左脚的发力感觉)

5)一定要收拍

错误动作:顺势向下将拍子带到身前或者身侧。

在击球完成后第一时间将大臂向下收回,然后再带动小臂转到身侧,完成收拍。

三、合理的挥拍计划

合理的制定训练计划可以提高挥拍效率,一般来说初学者可以分四个阶段:动作成型阶段、肌肉记忆阶段、动作连贯阶段、瞬间发力阶段,初学挥拍四个阶段要循序渐进的交替进行,反复体会每个阶段的要点,直到可以完全掌握身体发力。

1)动作成型阶段(分解动作)

对于陌生的运动,肌肉会比较羞涩,所以这个阶段是要将相近的肌肉动作联系起来,也就是简单的分解动作,帮助快速形成简单的记忆,比如:架拍动作、跳转动作、转胯动作、挥拍动作,收拍动作等等。

这个阶段一般不需要什么工具,完成动作体会每一个动作的肌肉发力,形成临时记忆有助于下一阶段的练习。

2)肌肉记忆阶段(负重挥拍)

这个阶段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需要对肌肉进行力量刺激(负重挥拍),以帮助增强肌肉记忆,由于增加了力量,动作一定要放慢,让肌肉去感受力量刺激。

这个过程需要用到有一定重量的工具,比如网球拍、壁球拍、哑铃、拍套等等,方法很多,只要能刺激到肌肉就可以了,切忌不可用蛮力,因为增加了负重,用力过大容易受伤。(注:青少年儿童处在发育期,过多的力量刺激会影响骨骼生长,只要用普通的拍子即可,女生则可以选择较轻的壁球拍进行练习)

3)动作连贯阶段(加速挥拍)

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使用普通的球拍进行快速挥拍练习,主要体会动作连贯加速后是否有不协调的地方。

这个阶段虽没有力量刺激,但因为没有击球点传递能量,依然容易受伤,所以快速挥拍次数不宜过多。

4)瞬间发力阶段(实战练习)

在击球点设置打击目标,比如挂个羽毛球、挂上棉被等等,成年人也可以直接进行原地高远球练习。

5)分解动作详解

架拍动作:大臂与小臂的角度在45-90之间,保持适当的放松,蹬转之前持拍肩稍稍压低(非持拍肩稍稍抬起),有利于转体时抬肩向上。

跳转动作:需要注意重心转换,并且非持拍腿要向后摆,以防止将来在移动中跳转受伤。

注:转体时脚尖要略微偏向,不要直直的向前,会引起跟腱伤病)

转胯动作:练习时可将肘部靠墙,或在同伴的帮助下进行,转胯时要将腰部和肩部打开,才能获得更多的能量。

(注:核心力量较弱的爱好者请谨慎练习)

挥拍动作:这个动作发力从左腿开始,经收胯、收腹、夹胸、摆臂等动作完成整个鞭打过程,可以参考张连营关于挥拍部分的教学。

收拍动作:前文已说过不论是高远还是杀球,请第一时间回收大臂。

6)挥拍练习计划

初学者日常练习的重点主要在前两阶段,并通过后两阶段进行验证,发现问题后再回到前两阶段找寻答案和解决办法,大家也可以参照下面的训练计划进行练习,每次练习时可以拍摄小视频进行比对,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

(注:前两阶段需要紧密相连,分解动作形成的临时记忆,要第一时间去完成连贯动作,不然临时记忆就会失效)

挥拍练习是打好羽毛球的必经之路,也是慢慢长路,初学者要持之以恒,反复规范动作,合理安排练习计划,多多利用身边的工具,方能事半功倍快速成长,祝大家早日成为球场高手!

答疑请添加QQ群:10723812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