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黄石 ---不衰的秘密

 斗柄 2019-03-30

     石空研究田黄石几年了,从刚开始的狂热到现在的平稳,这过程到像是夫妻关系,激情消失了,但是取而代之的是亲情,一种生命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


     在石空之前,田黄石被无数田黄玩家及藏家歌颂过,并且视为 【上天恩赐的瑰宝】,【石中帝王】,【中华神物】,【能驱邪并保佑田黄的主人荣华富贵一生】的宝石,石空认为,在古代(当朝之前)知道【田黄石】或听过的都是当时的非富即贵的人,一般的老百姓是根本无法接触到田黄石的(别说田黄了,连寿山石本身都是有文化的统治阶级专享的物品) 于是 能拥有一块田黄者绝对不是一般人,所以大家反过来想当然地认为拥有田黄者都是上天眷顾的人,荣华富贵平安健康一生等等等。


     到了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已经生活在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以前各种闭塞的信息无限制地打放,通过电视节目及网络大家又重新认识田黄石,了解田黄石,学习田黄石,田黄石似乎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的地标,于是乎 田黄石又被称为杂项之王,寿山石之首等等。


     在石空歌颂田黄的这几年当中,一直在想一个问题,田黄石到底是什么神物,这么会让无数人神魂颠倒,到底是怎么发迹的?为何寿山石上百个品种里唯独田黄石才会形成这种影响力?为何后来的新星石(昌化,河南,印尼,老挝等)非要带一个 【田】字不可?即便被田黄石玩家唾骂和打击,宁肯成为伪田也不想恢复真身(好比清末的假洋鬼子,给自己取个英文名字,喝咖啡吃面包就感觉身份比别人高出一大截似的)


     这段时间,石空因忙于生计疏忽了玩田(不能像以前一样田不离身)出差时带3颗护身田早已成为习惯,在某日路途中突然思考起田黄石的秘密是否在于流行文化上? 于是思路就往这个方向靠拢,一发不可收拾~ 现在似乎找到答案~

田黄石发迹的秘密 在于田黄石的内在和外在特征上。


(1)田黄石的内在特征

         田黄之所以能够成为文人们争相搜藏的对象,以至于“每得一田石,辄转相传玩,顾视珍惜,虽盛势强力不能夺”,原因其实就是田黄石独特的美丽及适合文人亲自治印的柔软易攻的特点,加上田黄石本身的命名。

       田黄石作为寿山石中最优秀的品种,其手感及美丽是独有的,在自然光下散发出来的金灿灿的宝光,加上入手可亲的质地(把玩过后像婴儿的肌肤一般)出油,这些都给喜欢帝王文化的文人心中一种高贵的形象,所以才会被南方的士大夫及官僚发现并把玩。

         明清文人治印风气极盛,在治印的选材上更是讲究到了极致。考究田黄之所以被选为印材的原因,主要由于包括田黄石在柔软易攻。“古印章皆以金玉及铜为之。

         清代陈亮伯在《说田石》中提及“田黄纹理莹细,而石质中往往有大小墨点,并非沙子碍刀者可比,乃弥觉其古润也。”田黄石质温润又富有韧性,纹理细腻,刀感极佳,施以刻刀时毫无迟滞感,也无声响,且石屑成微卷的刨花状,即使再精细的变化也能够全然施展。既不用担心石质太硬难以运刀,也不用担心石质过脆容易崩裂,无疑为治印之妙品。这也符合儒家等传统文化进入成熟、稳定期之后,更加追求细节表达的要求。 

 

         相较硬度大的和田玉,田黄自然更适合精细的加工。当然还由于刚性的玉需要由专业的玉工才能进行雕刻,文人难以亲自参与其中,只能间接地施以影响。而更为柔软的田黄,则可以让文人们自己介入到加工环节中,与文人的关系也就更加紧密了一步。

  除此之外,柔软的田黄石之所以得到文人的器重,与中国文化柔美的审美倾向逐渐盛行也有着一定的关系。自宋以降,对柔美的追求明显盛于对阳刚美的追求。宋词元曲对比于唐诗,偏柔;书法风格偏柔;画风到董其昌时期高调区分南宗北宗,且明显尊南卑北。乃至江南文人的精神诉求几乎已代表了整个时代的文人的精神诉求。在此背景下,以玉文化为代表的柔美审美取向为时人所重,亦不足为奇。田黄的发现及被文人看重,正是在此大文化背景下发生的。总之,无论是文人亲自操刀篆刻,还是求之于石工按其要求进行文人式的钮雕或薄意,都可以算是文人对于田黄乃至寿山石雕刻工艺的介入。

       接下来就是田黄石本身的命名,田乃象征土地,财富,黄色本身就是名贵的帝王专属颜色还象征着黄金的金黄,由于这些内在特征就是被上层(如皇帝)看上的重要原因~


(2)田黄石的外在原因

      田黄石其实就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奢侈品流行文化的符号。

      田黄石发迹的外在原因其实是 流行文化的传播,流行文化分为自下而上的传播和 自上而下的传播2种途径。

      田黄石刚开始是被福建当地的士大夫及官僚圈子中流行的,曹学佺作为当地的名士,发现田黄石后逐渐影响周围的官僚,周围的朋友争相收藏田黄石并进行治印成为当时的一种流行,后被靖南王之子耿精忠大量收藏,其身价大大增加,耿精忠为了巴结皇室权贵,更是役使成千上万的福州人在不足一平方公里的水田中大量采掘田黄,几乎到了挖掘殆尽的地步。而这些由自然所赐的珍宝,在这个时候已经源源不断地被送入了清代宫廷皇室之中,再由内务府的造办处制成印材,数量自然极为丰富。

     加上明末清初的雕刻大家杨玉璇及周尚均等人鬼斧神差的雕刻逐渐影响皇亲国戚,导致田黄石在最上层社会开始流行开来。



      康熙皇帝即位以来为了安抚汉人官员,大量学习汉家文化,当然也少不了接触周围官僚中流行已久的田黄石文化,加上宫廷内务府造办处的雕刻的吸引,到了康熙晚年田黄石印章等嫣然成为康熙皇帝的心爱之物,这个时候 田黄石的地位已经与流行几千年的和田玉并驾齐驱了。

     到了雍正皇帝,随着皇帝心中寿山石成为天下第一石,田黄自然而然地成为最名贵的石种,这个时候皇帝主要把田黄石作为御赏,赏赐给臣子。

      到了乾隆皇帝,更是把田黄石推崇到石帝位置,独爱田黄石。


      这种在最顶层形成100多年的上层文化深远影响着下层(逐级影响),田黄石这种自上而下的奢侈品流行文化,可以说在整个清朝200多年的一个朝代都是田黄石文化忠实的传播者。

      到了清晚期,虽然皇室的统治力量弱化了,但是这种自上而下的文化渗透深远影响着中华大地,到了晚清,文化名人,地方巨富纷纷以收藏一枚田黄石为骄傲,田黄石成为身份的象征,越有权有势 越容易收藏到更多的田黄石。于是乎在民国初一两田黄三两金,到民国末变成一两田黄十两金。


      到了现代,田黄石文化能够得到延续,主要归功于台湾藏家,台湾保留了大多数中华文化基因,随着台湾的经济腾飞,台湾藏家心中的那种挥之不去的田黄石文化之瘾又重新点燃,加上大陆实行改革开放,大量台湾商人通过香港扑到大陆来进行投资,这一批又一批带着文人情怀的台湾香港商人纷纷到寿山去寻找祖先的瑰宝,于是大陆的田黄石行情也开始带起来了,高昂的价格和高涨的田黄石行情影响着大量的大陆石友进行投资及收藏。


     现在田黄石早已失去了 往日的那种色彩,几乎沦落为商家们获取高利的商品,在物质社会急剧发展的这几十年,早已没了田黄石所承载的文化符号,由于中国人的盲目崇拜,导致田黄石里的水深不见底,各种人间悲剧频发,也没见有几个真正爱护并守护老祖宗的那份情怀的藏家。


     田黄石其实就是再普通不过的石头,但是为何经久不衰?说明现在有很多很多像石空一样的石友已经摆脱了利益的诱惑,真心喜爱着这种石头,并且了解了田黄石真正的价值来源之后愿意守护这份文化及文人情怀~把老祖宗的瑰宝传承下去~总之老祖宗的那份文人情怀还活着,这就是一种希望。

     为何田黄石会值钱? 是因为 田黄石所承载的文化符号,明清民国到当朝延续下来的情怀,大家愿意相信田黄石的价值随着文化的发展与日俱增(不是因为绝产了才有价值)大家更愿意相信田黄石具备神奇功能的那份真诚。

说一千道一万,田黄石是最后一个自上而下的奢侈品文化的流行

新星石,你们有这些吗?

石空-yuaihe1018 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