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家”本期推出婺源诗人方跃明先生。方跃明是婺源县诗词楹联学会会长,在其带领下,婺源县诗词楹联团队活跃,创作成果丰硕。方跃明本人多喜倚声,所作气势浩然,虽偶有粗头乱服之处,然才情颇高,格局不小,值得学习。首届鲁奖获得者、厦门市作协副主席何况先生推介。 跃明兄是一位执著歌咏家乡的旧体诗人,他像山泉奔向大海一样眷恋家乡。他的《乡村吟草》情思奇诡,笔力坚劲,音节高亮,堪称佳构。读他的诗词,无不感受到字里行间都饱含着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他的作品,无论是写景诗,还是唱和之作,都具有不俗的格调。这让我想起钱锺书先生《谈艺录》里的话:“即谓诗分唐宋,亦本乎气质之殊,非仅出于时代之判,故旷世而可同调。” 我看重跃明兄的旧体诗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读他的作品能感觉出一种难得的真诚。现代人写传统格律诗词,常常流于文字游戏,或故弄玄虚,显得既矫情又空洞。但跃明兄的诗风是朴素的,他从生活中得到启示,然后真诚地把自己的心灵的声音向读者倾诉,读者能从他的作品中感觉到他的坦诚和明朗,没有居心。换句话说,他不炫技,不卖弄才华,不设陷阱,而是用心灵呼唤心灵,以求得到心灵的呼应。这样的作品才是有生命力的。 作为一个乡村文字的忠实记录者,对家乡始终充满了浓浓的感情和深深的敬畏。我虽然不是专业的文学工作者,但在工作之余,也喜欢吟诗填词和写写随笔、游记。几年来,先后在《中华诗词》《中国诗赋》《中国文化报》《江西日报》《江西诗词》等报刊上发表了不少诗词、楹联、散文、游记和专题文章。 我始终认为:文章是让人读的,文字是用来表述作者思想的,能用最浅显晓畅的文字来表达高深睿智的文学思想,这样的作品才是最好的。因此,我从来不喜欢用华丽的辞藻和扭捏做作的语句来装点文风。对于格律诗词,我认为一定要讲究平仄押韵,注重音节语言,追求起承转合,注意文学修养。学古不泥古,崇拜不迷信。既能写如大江般不舍昼夜磅礴气势的句子,也能写如杨柳春风、小鸟依人般缠绵情怀的文字。 望海潮 浙源行 桃秾梨灿,风清云逸,门前紫燕穿杨。查记酒香,龙天塔耸,凤山世外天堂。人物古来强。有铁路之父,武侠书王。浙岭巍峨,泉分一线造钱塘。 东风更续祯祥。乐郑公寨古,沱口医良。岭脚洗心,虹关赏墨,庐坑什堡如琅。樟桂隐民房。景美流俗朴,海外牵肠。异日来归乐土,应允让安床? 水调歌头 游白石坑 东风本无事,搅起漫天春。高湖山下俯仰,水木有精神。陌上梅花千树,门外经年竹槿,最适读经文。路转石亭见,风过淡香闻。 朝来霞,晚来雾,去无痕。几家人事相守,笼箧得遗存。昔有疑庵志节,今遇陶潜复垦,桃谷隐烟云。一任嚣声远,笔底不沾尘。 注:余绍祉(1596-1648),字子畴,号元邱,又字疑庵。江西婺源人。明代南京太仆寺卿余一龙之孙。著有《晚闻堂集》等。《元邱素话》见《晚闻堂集》,另有《啸园丛书》本。
鹅峰扶翠,环溪澄碧,山川满目菁华。杨柳依依,夭桃灼灼,引来笑语喧哗。画里泛仙槎。绿野烟林侧,粉黛如花。成义堂前,桂秾鱼跃鸟无邪。 莺歌燕舞风嘉。忆书香奕代,泽被千家。心系四民,行彰五德,名扬海角天涯。煮酒话桑麻。兴落无常态,莫负流霞。一任云遮隼扑,薪火试新茶。 望海潮 瑶湾 亭台摇翠,舟桥横碧,芳林一路逶迤。烟柳缠绵,荷塘荡漾,稀疏小院黄鸡。白鹳舞长堤。峻岭村庄谧,气爽神怡。古庙新篱,唐风宋韵各呈奇。 曾邀帝子长栖,有明经发轫,朱子传玑。文笔塔前,维新水畔,簪缨累世冰肌。妙理诉祥基。沐雨熏风处,日焕霞迷。更有桃溪西子,相顾两离离。 帝子:据《婺源县志》(1993年版)记载,考川(今考水)人胡昌翼,系唐末皇帝李柷之子。因唐被后梁朱温灭,皇子流亡,被在长安为官的婺源人胡三遇见,将其掩带回籍,更名改姓为胡昌翼。 明经:后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胡昌翼考中明经科进士但不做官仍隐居乡里。尝捐资在朱源建有一桥,其地故更名为“太子桥”。朱子传玑:朱熹当年回婺源扫墓,曾造访考水,并留下“明经学校,诗礼人家”的题辞。桃溪西子,分别指十八里桃溪和西冲,都在瑶湾附近。 望海潮 西冲 六川流碧,南山横翠,西冲自古神奇。脂井画楼,金阶古庙,俨然玉骨冰肌。岭峻白云栖。淑气盈绣谷,虎啸猿啼。据说当年,也曾掩越女香泥。 员峤媚影清姿,更花灯绚彩,百姓康熙。万笏朝宗,千烟出岫,摄郎骚客应迷。龙凤降丹墀。月出秋林染,王孟难题。最爱乡村谧景,蓑雨助春犁。 水调歌头 江岭观花 诧看花千树,犹敛半天云。梯田谁辟万顷,佛道俱惊魂。昨夜苏杭空巷,今日京津塞路,海外也登门。江岭倾人国,绮丽不沾尘。 上琼台,临高阁,趁良辰。繁弦急管相接,鱼水寄金樽。莫问林间鸟事,休听城中消息,芳草醉王孙。谁唱江南好?归梦有啼痕。 临江仙 癸巳春与兆辉兄游石门洲 小醉云川才揖别,这边遍野葱葱。黄鹛啼唱绿林中。清溪浮竹筏,白羽舞苍松。 莫畏红尘多险恶,冰心岂改初衷?平生矢志谢疏庸。当年牛背客,今日沐春风。 虞美人 邻园花落 辛夷昨夜新开树,却恼西风妒。邻园无力把花留,任凭短芽新萼落枝头。 年年总将佳期赴,梦死咸阳路。人生何处不相逢,但解旧愁今恨几重重。 一剪梅 上坦抒怀 巷陌幽深戗角伸。老屋新楼,冷寂无尘。山溪澹澹了无声,古树葱茏,不厌冬春。 小院梅花二月芬。暖意融融,生意纷纷。蔬园野径好藏身,朝读流霞,晚醉黄昏。 奇坑百坞歌 在婺源县珍珠山乡,有一地名曰“奇坑百坞”,这里的人们是“三里一人家,两户一个村”。在号称有一百个坞的偌大的山林里,星罗棋布地居住着一些靠伐木、狩猎为生的村民。他们祖祖辈辈就居住在这深山老林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里,没有汽车,没有公路,没有农田,没有学校,没有一点现代的繁华和喧闹。人们居住的房屋大多也是竹木结构,没有山外粉墙黛瓦的妩媚和多姿。仿佛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 婺西绿谷四季春,水激山明叶缤纷。奇坑百坞画景深。一去十里农田杳,清泠水中跃青鳞。岭头坳里闻犬吠,左盘右转不见村。万顷丛林满山珍。君不见袅袅炊烟孤云直,野果香蕊伴酒斟。君不见金乌有情月有德,树下花前接朋宾。渴饮朝露伐古木,饥生篝火煮竹荪。日猎长蛇和狡兔,夜说朝堂卑与尊。木耳香菇灵芝草,俯仰即可抱满身。辣椒豆荚和韭菜,屋后房前吐芳芬。晴少烈日犯肤白,雨无浮泥淹柴门。冬来石炭升暖气,夏里清风徐徐分。东一家来西一户,从来星罗不聚囤。南一声来北一句,隔坞呼应是比邻。穿山越岭腰腿软,登阶越涧老眼昏。此地虽少人间厌,不舟不车苦骨筋。至若求医或上学,进出更是费精神。我歌乡野风水好,我悲豺狼路断魂。我叹世上多险恶,我忧斯民多苦奔。但期来年南风烈,杯杯先敬桃源人。 熹园宾舍四首选一 (新韵) 宾舍起当垆,熹园似画图。江郎才气阔,山谷仕途孤。出郭携三友,围炉品一壶。文公应笑慰,无愧草庐初。 阅读方跃明婺源诗词选之后,欢迎在本页面最末端点击“写留言”蓝色链接,留下您的评论。您的评论,经后台确认之后,能为所有读者看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