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清热方凉膈散
2019-03-30 | 阅:  转:  |  分享 
  
凉膈散

【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大黄600克、朴硝600克、甘草600克、山栀子仁300克,薄荷300克,黄芩300克,连翘1200克。

【用法】:上药共为粗末,每服6~12克,加竹叶3克,蜜少许,水煎服。亦可作汤剂煎服、诸药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泻火通便,清上泻下。

【主治】:中上二焦邪郁生热:胸膈热聚,症见口渴身热,面赤唇焦,口舌生疮,胸膈烦热,或咽痛吐衄,便秘溲赤或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脉滑数。

【方解】:本方重用连翘清热解毒,配合黄芩、山栀清热泻火,薄荷、竹叶发散火郁共泄热于上;而以大黄、朴硝咸寒攻下,以荡涤于中,配甘草、白蜜既能缓和硝、黄之急下,有利于中焦燥热之荡涤,又能解热毒、润燥结、存胃津,使缓下而不伤正气。全方清热、泻下并用,使火热之邪借阳明为出路,体现了“以下为清”的治疗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本方咸寒甘苦并用,深合经旨,能使上中二焦邪热上清下泄,则胸膈自清,诸症可解。方名“凉膈”,即是此意。

【按语】:本方以口渴唇焦、舌红苔黄、胸隔烦热,脉滑数为辩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治疗麻疹、乙型脑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结膜热、钩端螺旋体病、大叶性肺炎、支气管扩张咯血,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阑尾炎、胆道感染等。如咽喉肿痛、壮热烦渴,加石膏、桔梗、山石根;咳嗽痰黄,加贝母、杏仁、瓜萎皮;衄血,加白茅根、丹皮、仙鹤草;咽喉腐烂,加锡类散吹喉;口舌生疮,加黄莲、竹叶;咯血,加白及、白茅根、藕节;胸肋胀痛,加柴胡,川楝子、延胡索;黄疸,加茵陈、郁金;麻疹出疹期见疹色深红、目赤鼻干、喘渴欲饮、脉洪数者,去硝、黄,加石膏、牛蒡子;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加大青叶、板蓝根、蒲公英。

体虚患者及孕妇,忌用或慎用本方。

【同名方】

《外科正宗》凉隔散由防风、荆芥、山栀、桔梗、元参、石膏、薄荷、黄莲、天花粉、牛蒡子、大黄、贝母构成。功能疏风清热,化痰利咽。主治咽喉肿痛,痰涎壅盛,膈间有火,大便秘涩。

《医宗全鉴》凉隔散由芒硝、大黄、车前子、黄芩、玄参、知母、栀子、茺蔚子构成。功能清肝明目,泻火通便,消肿散结。主治睑硬精疼,初患时,时觉疼胀,久则睑胞肿硬,精珠疼痛。

《景岳全书》东垣凉隔散本方去大黄、朴硝、白蜜,加桔梗构成。功能清热泻火,解读透疹。主治痘疹内热。

【附方】

凉隔连翘散(《银海精微》)本方去竹叶、白蜜,加黄莲构成。功能清肝疏风,凉隔通便。主治眼目赤热,珠碜泪出者。

加减凉隔散(《医宗全鉴》)由薄荷叶、生栀子、连翘、元参、生甘草、麦冬、桔梗、牛蒡子、黄芩构成。功能清热解毒,宣肺利窍。主治肺热失音。

凉隔消毒饮(《医学全鉴》)本方去竹叶、白蜜,加防风、荆芥、牛蒡子、灯心构成。功能疏风清热。主治风热壅盛,咽喉肿痛。

凉隔白虎汤(《医宗全鉴》)本方去竹叶、白蜜,加生石膏,知母、粳米构成。功能清热生津,泻火通便。主治肺胃热盛,喘急,口干舌燥,面赤唇红。



献花(0)
+1
(本文系千機閣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