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徜徉友情

 惠风徐来 2019-03-30

      江西玉山 徐明飞

人活一辈子不可能一个朋友也没有。如果可能的话,要么是怪的离谱,要么是坏到极致。

四海之内皆兄弟,那是一种诗意。 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那是子瞻的气度与胸怀。

人与人之间相遇,相识,相知,便是一种缘分。有人说一切随缘,但我更注重的是惜缘,因为随缘多少有点无奈的感觉,我会珍惜每一份天赐之缘。如果对方实在不惜时,那就随缘吧。

我总感觉自己身上多少有点诗人的气质。智慧和情感有点早熟,但人际关系处理永远也成熟不了。因为我会禁不住有感便发,不平则鸣,结果总是会得罪人。同学吴光文与我很像,所以我们成了同学中难得的挚友之一。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疏,是由各自的心性以及双方的契合程度决定的。

同学光文,长我一岁。我在玉山一中求学两个月就转回樟村中学,后来光文又从一中转回樟中,我们成了同班同学。

大学时我们同吃两年,不离不弃。在家里,父母称呼他单个字,在他家闹腾得多,我也称呼他为,接打电话时总让人狐疑。学校发来的饭菜票放在一起,饭票不够就一块去女生寝室,找吃不完的女同学要去。在食堂窗口前,光文买菜,我买饭。买菜的地队伍很挤,我自然得到兄长的照顾。寒暑假回到家,我们也经常挤一床,暑假时打个赤膊抵足而眠。      上大学期间,我们也会偷票去南昌看同学玩去。大学毕业,光文分配到必姆中学,我被分配到下镇下仓带帽初中(以小学为主,初中只有两个班,初一初三各一个班)

八八年秋季开学情景记忆犹新,从樟村坐汽车到县城,从县城坐火车到下镇,然后从下镇沿铁轨走约两公里到下仓。 走进校园,吃惊不小: 两栋瓦房,一栋教室,一栋教师宿舍兼食堂。房间有电灯,但没电,发了一盏煤油灯。当晚一夜无眠,蚊子热情作伴,蒙上毯子热的够呛。安顿下来,静心教书育人,我亦乐在其中。虽然条件很苦,但我把它过得很充实,很沉淀,过成了人生美好的回忆。

夜深人静之时,寒灯相对记愁昔,夜雨何时听箫瑟,确有子瞻、子由风雨对床之思,在发出邀请的第二天就接到光文来信,说要来看我。那份激动一直持续到光文和兆贤(光文必姆中学同事,樟村人)的到来,那份感动持续到今。

一个学期的积攒,我竟然买了一辆永久牌载重自行车。放寒假时,急忙忙、兴冲冲骑上自行车直奔必姆中学。约四十公里的路,骑行如风,在必姆中学大碗喝酒后挤着聊上一夜。第二天,驮着光文带着欢快上、下沙溪岭,屁颠屁颠回家过年了。

我们成家之后,不再像原先那么常相聚。今天,光文带着妻子梅英与我夫妇四人再度相逢,相逢于同学老九儿子的结婚典礼上。相聚时的无话不谈,分别时的轻松挥手,那感觉很醇,很美。

真诚的友谊永远无需靠礼尚往来维系,更不需要特别的表白。因为我们对彼此的友情信而不疑 ,哪怕几年别后,再度相遇,友情如故。

    一切好的友谊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唯有如此,才会有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的境界。王维专程访友,却因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而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事后又带信相邀游玩。如此的真诚与洒脱,无怪乎成流传佳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