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讲与口才♥签约作者 文〡柳随风 生活给的压力已经够大了,好朋友之间还要时时处处有顾忌,那不如散了。 有一同事,本来相处的不错。我把他当朋友。 有段日子不知道为什么他和我疏远了。 我起初也不知道为什么。
知道真相后,我有点哭笑不得。 仅仅因为一句无心的话,就失去一个朋友。我一点也不觉得遗憾。
想一想,你身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朋友: 你无意中的一句话,他就生气了。 你不知道哪里做错了,就得罪了他。 莫名其妙,他就和你疏远了。 他敏感又脆弱、自卑又有强烈的自尊心。和他相处你要小心翼翼,担心自己一句话说的不妥当,就刺激了他敏感的神经,伤害了他脆弱的心灵。 和这样的朋友相处起来,一个字:累! 朋友之间要相处融洽,轻松,愉悦,那双方一定都有相当大的自由度。而不是到处都是雷区,说话做事都要小心翼翼。 黄渤拍《一出好戏》,这是他第一次当导演。极限孙红雷腾出档期,第一个去客串,辛辛苦苦在海岛上拍了几天。可是后来在剪辑时,黄渤把孙红雷的戏份全剪了。 这太不够意思了吧。 我热心,诚意去帮忙,你却把我的付出当成垃圾一样处理。 孙红雷生气没? 没有。 黄渤解释没?
图/孙红雷、黄渤 这才是朋友之间相处的最舒服的状态:我不顾忌你的感受,你不在意我的态度。 黄渤为了电影质量,该剪就剪。他不会考虑孙红雷生不生气,有没有意见。剪得干脆利索! 自己辛辛苦苦的付出,被黄渤剪成0,孙红雷毫不在意,依然为黄渤的戏站台,宣传。 这样的朋友让人羡慕。 朋友之间不应该有那么多的顾忌和考虑,更不应该有那么多计较和在意。要真诚爽快、不客套不俗套。
多么简单直接! 借钱是不是得说上些好话,说说借钱的原因,还钱的时间等等。就两个字“借钱”,听起来像要债。 高晓松没有顾虑朴树的感受,简单直接。朴树也没在意高晓松的态度。爽快答应! 后来朴树缺钱时,给高晓松发短信,也就两字:还钱! 高晓松也回两字:账户。 图/朴树、高晓松 这一次是朴树不考虑高晓松的感受,高晓松不在意朴树的感受。 看起来生硬、冷漠、无情,一点也不符合世俗要求的“温良恭俭让”,但却让人觉得爽快! 如果我们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考虑对方的感受和想法上,相处就累了。 那对方一定不能成为我们的好朋友。 倪匡和金庸的友情众所周知,两大才子之间有太多趣事。 金庸创办《明报》,倪匡为《明报》写稿。无论倪匡写多好,稿费都和其他人一样。其他报刊社给的稿费都涨了,金庸就是不涨。 图/金庸、倪匡 倪匡对此很理解:“跟我涨,别人也得涨,他宁肯送我一万元的礼物,也不愿多给我涨一元稿费。他是一流的朋友,九流的老板。”
还是金庸先生,他和黄永玉也是好友,当年两人在《大公报》一起共事,金庸没少帮黄永玉的忙。 有金庸的朋友去北京黄永玉处求画,黄永玉明码标价不肯相让。 图/黄永玉 此人就说:“我和金庸是好朋友,先生不看僧面看佛面,如何。”黄永玉一听,不仅没降价,反而还涨价。此人赶快给金庸打电话求助,金庸说:“他说多少钱就多少钱,赶快买了吧,你再提我,他还得涨价。”最后只得高价买画。 是不是不可思议?提提朋友,不仅没任何效果,反而有副作用。 黄永玉不给金庸面子,让他在朋友面前没面子。金庸却不生气。因为他知道黄永玉的怪脾气。 大师的风范,其实你我都可以做到。做不到,是因为我们不能免俗而已。 〓〓〓 生活给的压力已经够大了,好朋友之间还要时时处处有顾忌,那不如散了。 朋友之间都心里敞亮,你坦率我随性,你真诚我直爽,我们都自由。这样相处起来才舒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