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人最大的涵养,就是让步

 山东义兴963 2019-03-30


作者 / 韩九叔  图 / 网络

本文系国学文化堂原创,转载请注明

《菜根谭》中有言:“遇事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一个人,懂得让步,才能为未来的进步留有余地;一个人,懂得宽厚,才能为日后的福报留下根基。

很多时候,能说能争未必会赢,能容能忍才是英雄。

让步,并不是退却,也不是一味的妥协,而是一种胸怀,是一个人为人处世最大的智慧。

   01   

态度强硬的人,容易吃亏

《道德经》中说过:“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老子曾敏锐地发现,人在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之后,才会变僵硬。草木万物,生之时,是柔软的,死之后,是枯槁僵硬的。

由此可见,坚持己见,个性刚强,态度强硬的人往往是死亡之徒,性格温和,知变通的人反而才是生存之徒。

人生在世,逞强好胜不可取,柔顺谦虚才是良好的处世修养。

孔子诸多弟子中,子路的性格最为强硬,勇敢好斗,甚至有点粗鲁。

这些孔子都看在眼里,所以他便预言子路最后的结局可能会“不得好死”。

果不其然,子路在兵乱之中顶撞了一个叫蒯聩的人,被其砍成肉泥。

很多时候,态度强硬往往会为自己招致祸难,为此付出无法估量的代价。子路当时若能服软一分,也不至于被人杀害。

宁折不弯固然突显高尚人格,但一味强硬未免愚蠢;为人处世,应该用更柔软的心来表达自己的坚持与想法,如此一来,才不会害了自己,伤了别人。

   02   

聪明的人,懂得让步

让步,不是懦弱,更多的是宽厚大度的美德,彰显出一个人人格的崇高;

让步,不是畏惧,更多的是深谋远虑的抉择,突显一位智者的卓越。

聪明人知道卑躬屈膝的让步只会带来尊严的丧失与无尽的嘲讽,因而真正的智者都懂得如何让步,何时让步。

在那个英雄辈出的战国时代,当蔺相如在渑池之盟立下汗马功劳之后,赵王封其为上卿位居廉颇之上,武将廉颇傲气十足,心有不甘,多次恶语相向。

然而敢在渑池会盟中与秦王针对相对、据理力争的蔺相如,却并未因此与廉颇计较太多,而是选择以一颗宽容之心相待,最后以他的宽容换来了廉颇的负荆请罪,并传为千古佳话。

试想一下,蔺相如若是与廉颇斤斤计较,争个高下,肯定会被对赵国虎视眈眈的秦国乘虚而入,那么赵国的灭亡也将不远矣。

所以,蔺相如的让步,是无比睿智的选择,是成全国家大义的必要忍让。

正所谓“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适当的让步,可以为我们造就一定的进步空间,但若是这个让步涉及到自身原则和国家问题的话,就绝不能委屈求全,应该据理力争,维护自己或国家的尊严。

故此,让步更多的是一种智慧,这是一种对事件的洞察与把握。

   03   

夫妻之间的让步,家庭才美满

张爱玲说:“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

婚姻也是如此,当爱情脱去华丽的外衣之后,走进柴米油盐,那么这一切,除了醉人的浪漫之外,就只剩下一地鸡毛。

所以,好的婚姻,不是一起享受浪漫的时刻,还能够忍受着日常的琐碎。

鲁迅和许广平是一对恩爱夫妻,但也会因某些日常琐碎小事而吵架的时候。

可事后,鲁迅总会及时地让步:“唉,都怪我这人不好,脾气暴躁,老惹你生气。”

许广平一听气就全消了,噗嗤一声笑道:“要不是看在你以前是我老师的份上,我才不原谅你呢。”

其实,我们都明白一段婚姻中争吵是在所难免的事情,这个时候,身为男人,就应该做出主动让步。

一个男人,向自己的妻子服软,向爱人认怂,这不是窝囊,而是一个男人博大的胸怀与真挚的爱。

毕竟,彼此走到一起本就不易,那么又何必为一点小事争吵不休。

婚姻生活从来都不是比赛,没必要分个胜负。婚姻里讲的是情,而不是理。把姿态放低,学会让步,家庭才能赢得幸福。

中国向来讲究“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而想要维持这个“和”的局面,就应该懂得适当的让步。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

让步,不是懦弱,是选择以更智慧的方式面对问题;让步,不是服软,而是以更为善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

让步,是一种不与人争的涵养,更是一种为人着想的善良,让步的人,最可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