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正声明:本文素材来自《民国史》一书,反对转载,拒绝伪史,保证没有任何政治联想! 虽然清朝覆灭后百姓们开始觉醒了,到了民国时期很多陋习已经摒弃掉了,可是关于包办婚礼这条陋习却还保留着,当时大多数男女都没有办法自由恋爱,最终都婚姻大事都交给了媒人。因此在那个年代媒人是很吃香的,王明华在当时就是这样的一个媒人角色。 王明华的身份可不简单,她是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原配,因为梅兰芳的缘故,有很多青年俊才叫她一句师娘。其中一个名字叫做程砚秋的男子到了18岁还没对象,因为平常和王明华走得比较频繁,她对这个孩子也是很中意,于是就跟程砚秋说要当他的一次媒人,程砚秋高兴的答应了师娘。就这样,王明华就开始到处去物色谁家的女儿比较优秀。 王明华后来看上了果家的两个女儿,因为这两个女儿和程砚秋的岁数都差不多,而且也是大家闺秀类型的。这个果家也是个梨园世家,因此对于程砚秋也是比较满意的,毕竟是该行业的后起之秀。果家拖王明华介绍大女儿给程砚秋认识,因为果家大女儿的岁数比程砚秋大了三岁,王明华一开始有点排斥,不过后来想了想“女大三抱金砖”也就释怀了,于是就一口答应了。 后来王明华就应邀去了果家看下大女儿,可是到了果家之后王明华发现二女儿果素瑛更加的漂亮,而且还是和程砚秋同岁,她明显是更加合适的人选。王明华一开始碍于情面不敢说出来,可是又害怕耽误程砚秋的一辈子幸福,于是鼓起勇气说希望能够让二女儿去结婚。果家夫妇顿时不乐意了,毕竟两个女儿都是自己的宝贝,被别人这样像挑白菜一样,自然不舒服,结果这次会面不欢而散。 不过王明华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三番两次去晓之以情,她对果家夫妇说了程砚秋的很多好话,说错过了这个青年才俊的话以后可就后悔了,并且拍着胸膛说以后肯定帮大女儿找个更好的。听到这里,果家夫妇的心情平复了一些,最后商量了下就决定了这桩婚事。 事实证明,王明华的这次决定是正确的,因为果素瑛和程砚秋结婚之后十分的恩爱,两人一直相敬如宾。后来两人还生下了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程砚秋的事业也越来越红火。当时很多美女靠近程砚秋,不过都被程砚秋委婉拒绝了,他对外表示自己最爱的只有妻子一人,果素瑛也很庆幸当时代替了大姐结婚。 |
|
来自: cxag > 《京剧名剧名段名家名票文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