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诊手记:慢性腰痛一例

 武医同修 2019-03-31

H女士今年40多岁,大约十年前第一次犯腰痛,发作时不能走路,不能正常如厕,卧床十多天,后经过推拿逐步恢复。

此后每年都要发作一二次,慢慢开始出现弯腰不适症状。这两三年愈发严重,平时基本只能直立,洗衣洗碗等家务活,几乎都是“扎马步”。

H女士的患处集中在命门至尾闾区域,辐射至左右臀部,同时伴有两侧大腿外侧麻木酸痛,上下车、起立困难,右大腿尤甚。首诊时让她弯腰,前倾不到30度,就弯不下去了。

不适症状主要在下焦,涉及的经络有督脉、带脉、太阳经、厥阴经、少阳经。

主症在腰,右大腿不适症状相对明显。右病左治,取患者左手。

先在督脉后溪穴、太阳经腕骨穴、厥阴经内关穴刺入一针。嘱其弯腰试试,H女士说松了一点,但还是酸痛。

取后溪穴,主要是对治其督脉区域不适;取腕骨穴,主要是考虑臀部太阳经区域不适;取内关穴,主要是针对其腰“不能俯仰”之症。

继而阴阳倒换,督脉后溪穴前后倒换至任脉列缺穴;太阳经腕骨穴表里倒换至少阴经通里穴;厥阴经内关穴表里倒换至少阳经外关穴,外关穴这一针同时对治其大腿外侧不适症状。

在此基础上,针刺阳明经偏历穴、太阴经经渠穴加强调中。

进针完毕,嘱其继续尝试弯腰,患者可以弯到90度左右。

第二天,H女士反馈说,除了腰部正中还有脱节感、右大腿外侧还有麻木感以外,其他已无不适。

二诊,依然是随证治之。腰椎正中不适,直接后病前治,在前额督脉印堂穴一针,同时上下倒换左手后溪穴一针。然后让H女士弯腰,她一下子弯到差不多120度。

接下来还是右病左治,刺入少阳经外关穴一针,表里倒换厥阴经内关穴一针。这两针,既是对治大腿外侧不适,又是针对腰部不能俯仰之症。

然后是阳明经偏历穴、太阴经经渠穴调中。

留针结束,H女士腰部运转已十分自如。临走时感慨不已, 这几年尝试了好多方法,终于第一次可以轻松弯腰了。

隔天反馈,腰部的脱节感还有,大腿外侧麻木感消失。一个好消息是,多年来如厕时脚跟没法着地,现在没问题了。

三诊,依然是按此思路行针,留针结束患者感觉更为舒适。不料回家后晚上睡觉受凉,隔天早上症状又有加重迹象。H女士忽然记起我的交待,赶紧穿上袜子睡觉,并注意腰部、足部保暖。

那几天正好我比较忙,没时间帮她扎针。保暖措施跟上后,H女士的不适症状很快得到改善。

很多人常常问,不适症状好了以后会不会再复发?

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大多数病其实是患者自己养大的,如果不改变原来的生活、饮食、作息、锻炼等习惯,不好好调整自己的情绪、性格等因素,病会不会再来呢?

四诊是四天后,H女士说其他都好,就是上午,尤其是起床后那段时间,腰部还有脱节感,到中午开始好转,越到晚上越舒服。一边说着,一边弯腰给我看,双手很轻松就按到了地板。

这一次用针,除了在督脉、厥阴经用针以外,更多的是在阳明经、太阴经进行上下倒换,掌部合谷穴和鱼际穴、腕部偏历穴和经渠穴、肘部曲池穴和尺泽穴都用了针。

督脉的不适症状基本已消除,近十年的腰部不适,我觉得还是要在中上下功夫。从阳明经、太阴经着手,既是后病前治,又是调中大用。

果然,隔天反馈,早上起来时,原来腰椎正中脱节的不适症状没有了。

针治腰痛不适症状,有时候要用“文火”,有时候要用“急火”。至于用针多少,根据临症情况灵活把握,不必拘泥或刻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