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楹联基本知识

 江山携手 2019-03-31

第一讲 认识楹联

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人类艺术的珍品,短短两行文字,寥寥数语,功能无限,美不胜收。它能描景、状物、说理、言情,述志,几乎具备一切文学形式所应有的功能。千百年来畅行于文坛,盛行于社会,显示出它经久而不衰的强大生命力。

楹联的定义

楹联,也称对联。俗称对子,简称“对儿”或“联儿”,也有称楹帖,联对等。是利用汉字特征撰成独有的一种民族文体,其特点是一副两幅,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形对意联。而且可贴、可镌、可吟。

联律的定义

联律,顾名思义,即楹联的格律。是楹联写作的基本规则。具体来说就是:准确地运用楹联的六条基本规则,即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形对意联。辅之以其他技法,充分反映楹联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所固有的对立统一的规律。

楹联如何张贴、悬挂、镌刻

以张贴或悬挂及镌刻的春联为例,必须竖着书写,竖着读,竖着张贴或悬挂。

必须自右而左,先上联,后下联。即上联(应在读者面对方向的右侧),下联(应在读者面对方向左侧)。

最简易分辨上联与下联的方法是:上联尾字仄声(即三声四声);下联尾字平声(即一声二声)。

第二讲 学习楹联传承优秀文化

楹联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史上的一株奇葩,是大众实用文化,是最短小精悍的文学艺术。在经济腾飞的今天,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十分重要的。开展楹联教育,以古今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塑造人,是培养广大青少年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绝佳形式。特别是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楹联教育,对提高学习语言文字兴趣、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有显著效果。

我国古代私塾乃至一些学堂中一直把“对课”作为学生的必修课,视“对课”为语文学习登堂入室的一项基本功。塾师在传授对课知识时,并没有讲词性和词的内涵及外延,而是让学生熟读《声律启蒙》《笠翁对韵》之类的书籍,然后让学生从单词(语素)、词组(短语)、句子或句段进行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语文能力训练,凡受过这种训练的人,旧学功底深厚,语文基本功也十分扎实牢靠。因为对课本身就是一种综合训练方式,能有效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语言的精炼性,想象的丰富性。音韵知识、语汇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写作知识在这里都一齐被调集起来,还能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和陶冶思想情操。可以说,楹联的知识性、趣味性会大大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就近代而言,在很多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哲学家、文学家的成才经历中,也曾出现过和对联有关的传奇小故事。鲁迅先生少年在“三味书屋”学对课,寿镜吾老师出句“独脚兽”,鲁迅对句“比目鱼”,老师点头说:“好,对得好!”毛泽东八岁在韶山南岸读私塾,邹春培老师出句“濯足”,毛泽东对“修身”。不但平仄协调,而且颇有意境。周恩来少年时,塾师何殿甲出句“不为列强之奴仆”,恩来对句“誓做中华之主人”。老师夸奖“周生年少志大,真了不起!”郭沫若六岁上私塾,老师钓鱼归来,戏写了两个字“钓鱼”令学生属对,郭沫若立即对以“打虎”。老师听后特别高兴,从此为学生增加了一门对课。起初是两个字对,再后是五字、七字对。鲁迅先生还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对课也渐渐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以上故事中的名人、前辈在少年时代就成为了楹联高手。处在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我们少年儿童更有条件学好楹联,我们教育工作者也应为传承、发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

第三讲 简述楹联的起源与发展

楹联的起源,相传来自神话故事。

传说,远古的时候,东海渡塑山有大桃树,其下有神荼、郁垒二神,主管查看万鬼,遇到为祸作祟的鬼,就用芦苇绳索捆起来喂老虎。

玉帝见他俩除害有功,便封他们为专惩邪恶的神仙。后来,人们一到春节,为祈求平安,消灾灭祸,就在家门前立大桃人:左神荼,右郁垒,还画老虎,悬挂苇索。

以后,为了简便,就把桃人改成桃板,在板上画神像,或写“神荼”“郁垒”两个名字,悬挂在门的两边,这就是“桃符”──最原始的春联。

以上传说,虽然带有迷信色彩,与楹联的产生却有着渊源。

春联是楹联中的一个种类,正式写春联,还是从后蜀孟昶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起始。孟昶系五代时后候蜀国君,据《宁史蜀世家》记载:孟昶喜爱文学,他觉得每年春节在门上挂桃板,悬门神来祛邪,没有新意。公元963年除夕,他命学士辛寅逊题桃板,可是学士写了几副,他都不满意,于是,便自己写下了这副春联。这就是我国第一副春联,距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从楹联的发展来看,楹联源于偶句,律诗,少数源于骈文,而又是脱离了古诗词,独立形成一种民族文学形式,所以楹联不同于修辞知识中的对偶。凡楹联均系对偶,而对偶不等于都是楹联。对而不联或联而不对者,都不是楹联。

楹联发展到明清时期,各类楹联数量繁多。明太祖朱元璋爱好楹联,曾亲自为臣民撰联,联坛代表人物有解缙等。清代,大批联家出现,以梁章钜的专著《楹联丛话》系列为典型。

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楹联文化犹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壮大,出现了空前的楹联热,全国各地各种征联活动频繁,楹联广泛参与到经济生活。各省市编辑《中国对联集成》的地方卷先后出版,楹联教育基地,楹联文化城市不断涌现,楹联文化已成为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楹联文化已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第四讲 楹联平仄声的区别

掌握汉字的平仄声,是认识楹联最基本的,没有平仄就没有楹联。楹联是一种讲声律的文学艺术,具有音乐的旋律。试想一句平仄不协调的联句,读起来会有抑扬顿挫的节奏美吗?凡是不讲平仄对仗的称不上楹联,这是由楹联的基本规则所决定的。

汉字的声调,依现在普通话新四声读音,较容易辨别平仄。大家都知道汉语拼音的声调共有四种: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其中阴平、阳平,也就是一声二声为平声;上声、去声,也就是三声四声为仄声。如(应ying为一声)这就是平声,楹(ying为二声)影(ying为三声)映(ying为四声)。应、楹、为平声。影、映为仄声。其余以此类推,非常容易掌握平仄声的规律。这里特别强调,必须用普通话读音,切不可用方言土语。

第五讲 楹联的应用范围

根据联文的应用范围,大致可分为:春联、婚联、寿联、挽联、广告联、行业联、名胜联、居室联、庆典联、题赠联……

春联 是楹联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个品种,每年新春佳节来临,全国城乡家家户户张贴春联,给神州大地披上了火红的节日盛装。

春联的主要内容是辞旧迎新,表达春的气息,企盼吉祥如意,颂扬时代风貌,抒发情怀等。如“和谐社会春光美;富裕家庭喜事多。”

婚联 是为结婚庆典增添欢乐、热烈、喜兴气氛,张贴的大红对联。婚联的内容主要突出誌喜、庆贺。如:“彩车迎淑女;喜酒宴嘉宾。”

寿联 是祝寿时题赠的对联,主要内容突出祝贺、颂扬为主。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挽联 是哀悼逝者专用对联,主要内容以评价其功勋业绩,追思其道德品行及往日情谊等,挽联用语庄肃、凄婉。如,何香凝挽夫廖仲凯联:“夫妻恩,今世未全来世再;儿女债,两人共负一人还。”

名胜联 名胜联应用范围较广,包括著名风景、旅游胜地、历史文物、园林、寺庙、楼阁、殿宇、祠堂、山亭、水榭以及名山大川等。这类楹联,多出自名家手笔,不仅是精品,尚具有较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如,武汉黄鹤楼联:“搁笔题诗,两人千古;临江吞汉,三楚一楼。”      

第六讲 从题材内容划分

按联文题材内容划分,楹联可分为:抒发情感的、写景状物的、格言哲理的、勉励鞭策的、歌颂赞扬的、道德理论的、讥讽抨击的、陈述典故的、技巧构思的、诙谐成趣的……

抒发情感 直接抒发人们的思想情感,表现喜、乐、悲、哀、怒、仇、愤、恨等各种方面。

写景状物 以描绘自然景物,摹状事物为主要内容及特色方面,多见于风景名胜联等。

格言哲理 具有言语精辟,思想深刻,内容健康向上,多用于自勉、警策、题赠等。

讥讽抨击 对某些丑恶陋习,对缺点弊病予以教育、评论、讽刺、劝解,其特点用语尖锐泼辣、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发人深省。

技巧构思 采用修辞技法,组词方法巧构成联,以诙谐幽默见长,常见于口头即兴发挥之作。

第七讲 字句对等

字句对等,是指一副楹联,由上、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楹联可长可短,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使其对称、整齐、美观。就像鸟有两翼,牛羊各有一对角,人的耳、眼、手、脚都是成对,每对器官都在身体上匀称分布一样,给人以对称美的观感。字句对等体现出楹联的形式美。

根据楹联的字数可划分三种模式:

1.单句短联:每边只一句,从一到十余字。

如:

一言对:“富”对“穷”;“地”对“天”;“古”对“今”;

二言对:“夏雨”对“春风”;“国泰”对“民安”;

三言对:“孙行者”对“祖冲之”;

四言对:“望梅止渴”对“画饼充饥”;

五言对:“座上客常满”对“樽中酒不空”;

六言对:“秋水长天一色”对“落霞孤骛齐飞”;

七言对:“咬定牙关求知识”对“放开眼界看春花”。

2.双对句:每边两个短语,短语字数不限。

如:

对地对天,天地有情皆可对;

联今联古,古今无事不能联。

3.多句联:指三句以上到若干句子组成的楹联,短语字数不限。如:

五十年两首歌,歌唱东方红,歌唱春天故事;

九万里千张画,画描中国美,画描世纪新图。

由以上短、双、多句三类例子说明,上下联不仅总的字数相等,每个句子(分句)也必相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