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关键在“得气”

 yuyuntao 2019-03-31

一、什么叫得气

得气是在针刺一定的穴位上,在医生不加任何暗示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的正常反应。凡病人在计刺时自觉有酸、麻、胀、重、触电、烧灼、传导、虫行、跳跃等感觉均为得气。但要求出现以上针感中的1?2种感觉,就是达到了得气的目的。对医生来说,只要感到针下沉涩、紧滞的感觉,就是得气的感应,但需要长期锻炼,耐心体会,细心观察才能掌握其要领。

二、得气的重要性

得气一词,早源于《内经》就有明确的记载,它是预测疗效的依据。正如《灵枢_九针十二原》指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这说明得气的重要性。

在针刺过程中,得气还可预知疗效的进展程度,如《标幽赋》云:“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由此可见,得气是针刺治疗成效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对于痛证和实热证,均要在得气后才能达到镇痛及改善症状的作用。如不易得气的患者,一般多属不是针刺的适应证。

《针灸大成》说:“用针之法,候气为先,……只以得气为度,如此而终不至者,不治也”,就是这个道理。

三、如何体验得气

(一)辨气已至与未至:

气已至:针下沉重、涩滞、紧实的感觉,是真气已来的象征。《标幽賦》云:“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气未至:凡针下轻浮,感觉不灵,是真气未至的反应。正如《针灸大成》所指的.“若气不朝,其针为轻滑,不知疼痛,如插豆腐者”之意。

(二)辨正气与邪气:

正气:《内经》云:三刺至谷气,即具有充实的意义。一刺入浅,则阳邪出;二刺较深,则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则不再深,所谓“谷气来也徐而和”(《灵枢·终始》)。

邪气:当邪气来的时候,针下的感觉显得紧而急迫,宜深刺,但必须辨证分部进行,以达到辅正除邪为目的,这所谓“邪气来也紧而疾”(《灵枢·终始》)。

(三)辨虚实:

虚证:针下松弛,如插豆腐感,患者每多针感迟缓,这不属于针治的适应证,可用灸治。凡“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得出,以养其脉,独去其邪气”(《灵枢·终始》),故应浅刺不留针,而急闭其孔。

实证:针下沉紧,甚则捻转每多涩滞不利,是邪实或体实的表现,以泻实驱邪为主,并酌情加用刺血法。凡诸痛多属实证,本“刺诸痛者,其脉皆实”之意(《灵枢·终始》)。

(四)辨寒热:

寒证:在留针过程中,针体自动向穴位深入为“吸针”,吸针为寒,寒则温之,当以灸治为主,留针时间较长效好。故“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灵枢·九针十二原》)。这强调留针对一些寒证疾患的重要性。

热证:针刺时针体自动向穴位的外部移动为“顶针”,顶针为热,多属实热证,当浅刺不留针,热则急之。“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灵枢·九针十二原》)之意。如热甚者,加肺、胃经井穴点刺出血,助以泻热祛邪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