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

 醉牛988 2019-03-31


老子毕生强调的是一个“道”字,那么道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呢?大道无名,并非一般凡夫俗子心中的常道,人们为形而上道建立起一个至真、至善、至美的名相境界,反而偏离了道的真义。“善之与恶,相去若何”善与恶若是往深一层去观察,也许是划分不出距离的。善恶之间,很难分辨。往往做了一件好事,反而得到恶果。比如有时以为做了善事,救了别人,后来思量,他们继续的生活方式对于其他人来说,反而是更大的伤害。因此,善恶之间,难以捉摸,没有绝对。
   
从前有一个和尚跟一个屠夫是好朋友。和尚天天早上要起来念经,而屠夫天天要起来杀猪。为了不耽误他们工作,他们约定早上互相叫对方起床。多年以后,和尚与屠夫相继去世了。屠夫上天堂了,而和尚去下地狱了。为什么?因为屠夫天天做善事,叫和尚起来念经;相反,和尚却天天叫屠夫起来杀生。

    这则故事看似荒谬,却也有几分道理。你所做的事情,在自己看来都是对的,但对于其他人来说却不一定是对的。

   “通往地狱的路有时候是用善意铺成的。”善心人会好心做坏事,不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也会好心做坏事。天地自有其道,人不要自作聪明,妄加干涉。

    有真善美,便有假恶丑;有天堂,便有地狱;有极乐净土,便有无边的苦海。有人甘愿沉沦于罪恶的地狱,有人情愿沐浴在无边的苦海,二中取一,便是背道而驰;两两相忘,才是道有所成。不执著与真假、善恶、美丑,便可得其道而逍遥自在。

      其实美丑与善恶没有绝对标准。建立一个善的典型,善便会为人利用,成为作恶多端的挡箭牌;建立一个美的标准,便会出现东施效颦的闹剧。“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引申开来便是庄子所说的“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有一则小故事,其中蕴藏的哲理从另一个角度讥讽了世间“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的现象。

    从前,有一位文明遐迩的画家,备受赞誉,画家受到了许多肯定与赞扬,希望自己能在艺术上的殿堂更上一层楼,于是决定创作一幅圣人孔子的画像。由于没有真实形象参考,因此画家花了数年时间,慎重寻找自己理想中的模特,最后他找到一位相貌庄严、轮廓分明、清净明澈的年轻人,画家认为这就是他所想表达的圣人形象,于是他重金聘请这位年轻人当模特。果然,这幅画展出后,轰动了艺术节,画家被更多的鲜花与赞美包围。一段时间后,画家又想:如何能够突破自己已有的高度呢?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与丑的极端对比营造出强烈的艺术效果。圣人是最庄严的,而恶人是最丑陋的,那么接下来是不是应该画一幅最丑陋的恶魔像?

      坚定信念后,画家开始寻找一位相貌极端丑恶的人,誓要画出人间最凶恶并让人看了就心惊肉跳的邪恶形象,这一找又是多年。就在画家寻找未果想要放弃的那一刻,他终于经人介绍在监狱中找到一名与他心中所想十分契合的死刑犯。当画家快要画完之时,这位死刑犯忍不住哭了出来,说:“几年前,我就曾经当过你的模特,那时你画的是圣人;几年后,你画的恶人竟然再次选中我。”

      画家听了整个人都愣住了,他说:“怎么会这样啊?你以前看起来那么庄严光明,为什么会沦落到如此境地?”死刑犯告诉他:“那时你在画完那幅画之后,许多人都十分推崇我,名利随之而来,我想要充分享受人生的快乐,谁想到吃喝玩乐,将钱财挥霍一空后竟染上了种种恶习,造下无边罪孽,才落得今天的下场。”

      我们都通过一个词叫做相由心生。昔日这位年轻人的心清净明澈,无私无欲,没有迷失,所以能偶成为圣人的模型;后来迷失于善恶之间,一遭沦陷,无法自拔。画家为了将善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求善之举最终却造就了一个迷失的灵魂。

   其实每个人都本性都没有差别,所谓“人之初,性如璞”,人一生下来本就具有纯真的心灵,只不过被后天的欲念所玷污,变得争权夺利、事事计较,或因一时糊涂一步踏错,步步皆错。然而在这茫茫尘世中漂泊,又有几个人的心能够不被欲念沾染?保持一颗原有的“初心”,不要为世俗制造善恶美丑的标准,才能避免人们在标准钟迷失自我。若无西施之美,又哪会有东施的闹剧?自然而然,保持初心,坚守本性,若人人皆能如此,世间必定是一片祥和。

   而这个从后天返还先天的过程就是修行人的修行过程。有的人在大山中修行,为躲避六尘之幻,而培养自己的清净心。有的人在庙中修行日日诵经拜忏,而为培养自身的道根善芽。而让很多人都认为的是最难的也就是在俗世中修行,所谓小隐与山,大隐与世,说的便是如此。也许很多认为在俗世中修行难得原因是,天天接触俗世被乌烟瘴气晕染着,又有一堆人事物牵绊着,还要保证自己的清净心便很不容易。

    其实说难也挺难的,说简单也很简单。一切只是看你如何去转心。我们不乏都听说过一句话叫做;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说一个人在涉世之初纯洁无暇,目光所及之处一切都新鲜有趣,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因为随着年龄渐长,阅历渐丰,日渐发现世事的繁杂,不愿再轻易相信什么,山不再是单纯的山,水也不再是单纯的水。如果一个人长期停留在人生的第二重境界中,便会这山望着那山高,斤斤计较,与人攀比,欲望就会越来越深,就在此境界中到达了人生的终点。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在俗世中因为一些名利物欲迷失了自己,在疲于奔命的路上终结了自己的一生。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第三重境界并非人人都能达到,这是一种拨云见日的豁然开朗,是本性与自然的契合。心无旁骛,只做自己该做的,面对芜杂世俗之事,面对一切名利与欲望,一笑而过,唯求从从容容、平平淡淡,如此看到的当然是山水的本来面貌,而不是被心灵的欲望所勾画的山水。对山水没有形容,才是真正领略其美的真谛。但愿每个人都能回归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自然本性,不要让表面的美与丑遮掩住原本的纯净心池。且把心池扫的干干净净,活出一个真我。所以这一切皆是心得一个升华过程,当一个真正看透之后才会真正懂得生活中修行并不难,更难得的也是在生活中修行。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把修行的意义彻底提升到最大。

来源:微信国学公共平台【启悟儒释道】只为带给你一份正能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