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不起,我们不是真朋友

 阿福根 2019-03-31

近日,一个社交新词走红网络,“气球式社交”。中青报报道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习惯于“气球式”社交,迅速熟络又迅速冷淡,交流时不用太走心,不需花心思对这段关系进行维护,可能在聚会中或者在群聊中快速认识的朋友,见面没多久就一口一个“宝宝”“亲爱的”,聚会结束,关系也戛然而止。

有人说,现代都市人生活节奏快,一段亲密关系意味着占用过多的时间、经济成本。微信朋友圈里的自我营销、交友app中的速食感情、陌生人聚会的不走心式狂欢……密集化的社会将每个人的生活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带来了众多人际资源,当然也带来了更为随意的亲密关系。

也许,对于年轻人来说,找到一个合心意的社交模式并不容易。生活步调快、时间碎片化、浮躁的心理使得人们在生活中习惯了浅尝辄止,追星社交、饮食社交、运动社交盛行……不需要时间的沉淀、不需要过多的磨合,对私人空间干扰较小,“气球式社交”在一定程度上,快速满足了人们空虚的情感诉求,只需短暂片刻即可收获内心欢愉

然而,“气球式社交”似乎并不是一个长久的方式。

在这个以效率著称的社会,很多人交友会从一个务实的角度出发,以“有用”论来交友,不免显得过于功利。“气球式社交”中,由于没有情感作为铺垫,交流所占的比重较少。“你好,再见”,短暂的热络之后便是情感的淡漠。这种浅社交终究难以抵达内心的深处,也无法慰藉人们的内在情感。“气球式社交”看起来是一剂摆脱孤独的速效药,但实际上可能在加剧孤独。

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血缘、地缘为基础的礼俗社会,人际关系建立在“生于斯,死于斯”的熟人社会。在“气球式社交” 中,短暂的熟悉模糊了熟人和陌生人的边界,毫无基础的假意亲密可能会让友谊的小船经不起检验说翻就翻。多年之后遇到一张熟悉的脸,却怎么都回忆不起你们的从前。

社交中最本质的问题不得不直面:我们到底为什么需要交流?我们从社交中又能得到什么?在这种美好转瞬即逝的“气球式社交”里,每个人都热络如多年旧友,转身却陌路相忘。从一个现实角度讲,当你遇到困难,谁会过来帮你?显然,那些“气球”友人,很难向你伸出援手。

在以前车马邮件都慢的时代,古人把友情看成是人的“五伦”之一,常以笔墨寄托深情。“人生德业成就,少朋友不得“。古人的社交情谊就显得尤为浓烈,许多关于友情的佳话流传千古,钟子期和俞伯牙的高山流水,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管鲍之交,杜甫写了近二十首思念李白的诗,共患难的元稹、白居易……

钟子期和俞伯牙

人生不息,社交不止。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社交需求占据人类需求很大的一部分。真诚对待社交,多留出一点情感交流的时间和空间给友人。毕竟,相处,才是友情的粘合剂。

希望读到此处的你,

和光明君的关系可以长长久久,

不要像气球一样易胀易缩,

一戳就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