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圈:f/5.6 快门速度:1/200s 焦距:135mm ISO:250 逆光是外景拍摄用光中极富个性的一种光线处理手法,逆光影像有着细腻的质感和独特的表述方式。逆光的魅力在于它是一种完全主观化的呈现方式,当你选择了逆光,那么拍摄主体也就不仅仅是人物,更是光线以及它所营造出来的独特氛围。 摄影:欣如Rach,Emily 文:蕊晴 斜射光线有利于对人物的刻画,逆光低角度的斜射光线更是具有一些特别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逆光能够勾勒人物主体的轮廓、渲染整体氛围、增强画面质感和视觉冲击力。 夕阳时段的逆光,光质柔和、光色温暖,逆光会在人物周围产生一圈耀眼的轮廓光,逆光下的树叶也会呈现出晶莹、通透的美感。此时段光线变化迅速,低照的斜阳、温暖的色调、明暗渐变的天空是唯美气氛的最佳烘托,画面极具视觉美感和艺术氛围。 逆光的8个特质 1、勾勒明亮的边缘轮廓 利用逆光可以让人物的头发或者身体轮廓边缘产生高光,可以很好地表现出人物的线条美感,增强人物的立体感,画面更加生动、美妙。 明亮的轮廓线在深色背景上效果会更加鲜明,利用这种方式可以让人物从背景中凸显出来,同时强调出画面的空间层次,增加了画面的纵深感。 轮廓线的宽窄取决于光源的位置(高度和角度),例如,傍晚时分,太阳的照射角度比较低,轮廓线就会显现的比较狭长。逆光拍摄时,要仔细观察轮廓光的表现形态,为被摄者选择合适的位置。 光圈:f/4 快门速度:1/200s 焦距:200mm ISO:320 这是两个孩子奔跑的场景,他们跑得很快,其实应该设置较小的光圈和更快的快门速度,但是事发突然,来不及更换。不过孩子们的状态更胜一筹,弥补了妹妹略微失焦的遗憾。 光圈:f/2.8 快门速度:1/200s 焦距:130mm ISO:640 这张照片的重点是找准光线,让孩子刚好处在树林里洒下来的光束下方,翅膀是后期添加的,增加梦幻效果。 2、充分表现暖调氛围 正午以后,阳光的色温开始降低,到了夕阳时分更是呈现出强烈的暖色。此时,光线的色彩表现能够成为重要的画面元素,它能够传达出极为情绪化的视觉感受。 逆光拍摄会削弱物体本身的色彩,这是依赖色温表现画面感受的重要理由之一。一般来说,为了表现出真实的色彩感受,在色温控制上不必把相机的白平衡数值调的太低,可以使用晴天模式来拍摄,展现温暖的色调。 光圈:f/4 快门速度:1/250s 焦距:200mm ISO:400 非常好看的夕阳时段拍摄的这张照片。动态照片一定要用较快的快门速度。后期根据前期的色调进行了适当的增强。 光圈:f/3.2 快门速度:1/250s 焦距:200mm ISO:100 拍摄距离越近越容易令前景和背景产生虚化,另外前景、背景与主体之间的距离越大,虚化就越强烈。前景中植物的叶子被抽象化,远景中的叶子也形成了一道亮斑,夕阳时段营造出十分温暖的意境。 3、空气透视增加空间深度 逆光能够很好地表现出空气介质对画面的影响,构成细微的影调变化。空气中的湿气和尘埃在逆光的照射下增强了空气透视效果。即远景的色彩饱和度和清晰度逐渐降低,与清晰且色彩趋于饱和的前景形成对比。空气透视感增加了距离感,从而造成整个画面由远及近、色彩由淡而浓、由亮而暗的视觉效果。这种变化能够很好地表现画面的纵深感和空间感,在使用长焦拍摄时会更加明显。 光圈:f/3.5 快门速度:1/200s 焦距:190mm ISO:200 抓拍到一个非常有感染力的笑容的场景。光线正好均匀地洒在了两个孩子金黄的头发上,使得他们笑容更加明媚,仿佛凝结了时光的温柔。 4、利用反射光消除阴影 在面对光比较大的逆光的时候,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使用反光板或者闪光灯补光,然而人造光源难免会让补光显得生硬。此时,摄影师可以尽量依靠环境中自然的反光来对暗部进行补光。下图中,阳光从人物右后方射过来,让模特把反光率很高的白纸靠近脸部,就可以对右侧较暗的脸部补光,消除面部的阴影。 光圈:f/1.8 快门速度:1/500s 焦距:85mm ISO:100 孩子手上的纸张成了脸上最好的反光板。静态肖像可以用到大光圈1.8. 后面场景更虚化、更梦幻。逆光拍摄时尽量欠曝,以保留高光区的细节。 5、眩光营造的梦幻氛围 光线直接进入镜头产生的眩光,会使画面产生白雾、低反差、低饱和的现象,有时还会出现光斑。适当控制画面的眩光效果,比如只摄入太阳的局部、调整镜头的角度等,会得到理想的眩光效果,从而增添画面迷蒙、梦幻的感觉,为照片带来生动的视觉元素,使画面产生独特的艺术氛围。 光圈:f/2.8 快门速度:1/200s 焦距:185mm ISO:200 女孩追泡泡的场景非常可爱,左上角的眩光和女孩背后的轮廓光使画面表现出温暖的意境。 光圈:f/2.8 快门速度:1/200s 焦距:200mm ISO:200 公园夕阳下很多蚊虫,逆光下的蚊虫都变成了晶莹的斑点。背景适当压暗,画面表现出丰富的明暗层次。 6、明暗对比增强视觉冲击力 逆光拍摄时,画面中暗部的比例会增大,相当一部分细节会被阴影所掩盖,逆光可以简化画面,使画面表现出一定抽象的意味;与此同时,逆光也强调了一部分细节,比如人物的发丝、轮廓等也得到了强调。概括地说,逆光使暗部更暗,使亮部更亮,拉开了画面的明暗层次,增加了明暗对比。这种大光比、高反差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后期也可以对影调做出调整,如本例中,原片的背景主要呈现出绿色,后期压暗背景,使其呈现为墨绿色,这种色彩富有古典韵味,并且强化了光影效果,拉开了明暗层次,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视觉效果增色不少。有时候还会为照片增添暗角,这样画面背景整体上暗过主体,更好地突出了人物,也增加了画面的神秘气氛。 光圈:f/2.8 快门速度:1/200s 焦距:135mm ISO:200 树荫里的光线非常柔和,背景中的光斑营造出梦幻般的意境,金色的逆光把人物从背景中分离出来。 ![]() 光圈:f/4 快门速度:1/200s 焦距:135mm ISO:250 构图饱满的一幅体现母女亲情的照片。人物表情到位,光线也非常好地勾勒出漂亮的光边。 7、低角度拍摄增添透气性 为了和孩子平视,采取了低角度拍摄,一般人像拍摄中都是镜头对着胸部高低,所以当孩子坐在草地上时需要更低的机位。除此之外,低角度拍摄还可以从天空中获得更多的光线,增强画面的透气性。在构图上,可以纳入更多的天空,背景更加干净、简洁,也会获得一些色彩斑斓的眩光。 ![]() 光圈:f/2.8 快门速度:1/160s 焦距:190mm ISO:500 夕阳时段的暖光、飘散在空中的黄叶、大光圈营造的光斑、女孩身上美丽的轮廓光构成了一幅完美的画面。树林里拍摄能非常好的运用树木挡掉一些不必要的光线,并且能找到前景使画面层次分明。 ![]() 光圈:f/2.8 快门速度:1/160s 焦距:142mm ISO:500 画面中的明暗关系处理得当,后期在草地上加了几朵蘑菇,增添了画面的趣味性。 ![]() 光圈:f/2.8 快门速度:1/160s 焦距:102mm ISO:500 当背景有漏光时才能虚化出明显的光斑,整个片子看起来也比较的通透。暖色的光线与墨绿色的树荫交叉在画面中,使得画面包含了丰富的冷暖层次。 8、光斑营造的梦幻感氛围 光线在物体上形成的反光、漏光、折射光等会在镜头的虚化下呈现出各种光斑;焦距越长,光圈越大,形成的光斑就越明显。这是半透明物体的折射光、反射光,半透明前景的遮挡,树缝的漏光、散光都有利于形成光斑。 选择逆光低角度,借助树叶间隙的漏光、反射光、折射光,就能形成光斑。而在人像摄影中除了把背景虚化成光斑以外,更多的是应用前景遮挡制造朦胧的前景光斑。 ![]() 光圈:f/2.8 快门速度:1/200s 焦距:160mm ISO:640 光圈的大小与拍摄距离对光斑的形成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光圈越大,拉长焦距靠近拍摄才能获得明显的虚化效果。 ![]() 光圈:f/4 快门速度:1/200s 焦距:100mm ISO:640 孩子们表现出这种亲密瞬间,一般用长焦镜头远距离拍摄,不要打扰到她们。 ![]() 光圈:f/2.8 快门速度:1/200s 焦距:160mm ISO:125 应用前景遮挡制造朦胧的前景光斑。为了和女孩的发色和衣服颜色达成协调,后期颜色调成白色,更加突出了发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