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清初画家樊圻笔下在风浪中生活的人们

 山地之仔 2019-04-01

【每天读幅经典21】樊圻《江干风雨图》局部作者樊圻(音qi)是明末清初的画家,生卒年约公元1616—1694年,字会公,更字洽公,江宁(今江苏南京)人。他与其兄樊沂(音yi)均以画出名。

【每天读幅经典21】樊圻《江干风雨图》立轴纸本水墨设色纵146厘米横72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樊圻与龚贤、高岑、吴宏、叶欣、胡慥、谢荪、邹喆等人并称为“金陵八家”。

【每天读幅经典21】樊圻《江干风雨图》局部1此图描绘了江南水乡的一段景色,整体构图与已经介绍过的马远《踏歌图》、夏圭《西湖柳艇图》类似,分为上、中、下,近、中、远三段景色。上段山峦层叠,云雾缭绕,树木繁茂,山下江水荡波,渔船往来。

【每天读幅经典21】樊圻《江干风雨图》局部2画面中段通过水波过渡,将我们的视线带向树丛中的屋舍庭院,一只孤舟正在风浪中向岸边驶来。

【每天读幅经典21】樊圻《江干风雨图》局部3在近景中,樊圻细致地刻画了几组道上的行人和骡马。整体画面布局精巧,用笔工整。对于人物、车窗、屋舍的处理,严谨而简练准确。虽然缺少了一些文人士大夫优雅深远的意境,但在对日常生活的细致描绘中,体现了作者的人文关怀。

【每天读幅经典21】樊圻《江干风雨图》细部1樊圻的山水技法远师董、巨、赵令穰、刘松年、赵孟頫等人,但也能自成风貌。在对山石的处理方面,山头多矾头,苔点细密,营造出水色江天,云雾显晦的特色。

【每天读幅经典21】樊圻《江干风雨图》细部2此画取景源自江南的真山实水以及人们真是的生活场景,作者通过艺术加工,让这些景色、人物、波浪、舟船都洋溢着生机。为我们呈现当时江南水村的景色,同时也流露出画家对普通人生活艰辛充满同情和悲悯。

【每天读幅经典21】樊圻《江干风雨图》细部3樊圻画房舍、舟船、人畜用线精劲,似在兰叶描与铁线描之间,这种规整求细的笔法,体现了他的写实功力。

【每天读幅经典21】樊圻《江干风雨图》细部4对屋舍、院落的描绘用笔工细,皴法细密,风格劲秀清雅。

【每天读幅经典21】樊圻《江干风雨图》细部5樊圻善画仕女图,在此图中,这些神形俱足,别有风致的点景人物中,也可看出他在人物画方面游刃有余。

【每天读幅经典21】樊圻《江干风雨图》细部6。在对近景中这组牵着驴,准备过桥人物的刻画中,樊圻处理的很仔细,人物的动态、关系都做了精心的设计。

【每天读幅经典21】樊圻《江干风雨图》细部7樊圻的绘画师法很广,最能代表他绘画风格的是以师法北宋初北方画派为主,并融合诸家画风而形成的方硬苍健、浑厚沉着的个人画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