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一朵伸手可摘的花朵 迎春花 连翘花 春天是一朵伸手可摘的花朵。 不得不提结香花。那天寻香进入盐渎公园,一阵阵芳香馥郁,比腊梅的香来得更加浓烈,是名副其实的“积香”。结香花树又名梦树。因花在未开之前,所有花蕾都是低垂着的,像是在梦中一样,人们据此称其为'梦树'。还有一种说法是,民间传说清晨梦醒后,在结香花树上打花结可以有意外之喜;若是晚上做了美梦,早晨的花结可以让你美梦成真;若是晚上做了噩梦,早晨的花结可以助你解厄脱难,让你一帆风顺。所以就被人们称为了'梦树'。它的花自然也就成了'梦花'。鄂西地区的少女习惯将结香树的枝条打结,并对着结许愿,以期寻到梦中情人。在黔东南农村一带也称之为'解梦花',村中老人说,若是经常做一些不好(噩梦)的梦,可以把花朵放在枕头下面,这样可以把梦给解了并且睡觉的时候不会再做噩梦了。 红梅 白梅
玉兰 桃花 自梅花之后先花后叶的当算玉兰和桃花。“净若清荷尘不染,色如白云美若仙,微风轻拂香四溢,亭亭玉立倚栏杆。”玉兰简单又纯粹,有着玉一般的质地和高雅,大大的清透的花瓣,在春阳下是如此的轻盈美好。 桃红柳绿,一直是明媚春光的典型写照,而春水也常常被形象地称为桃花水、桃花汛、桃花浪。桃花的凋零也往往和春天的逝去联系在一起,提醒爱春的人们要怜花惜春。 以桃花比拟美人,或将美人比作桃花,在古代桃花诗中屡见不鲜。首唱以桃喻人先声的是《诗经》里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亦是耳熟能详: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寅当属最爱桃花之人了,“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与其为了荣华富贵奔波劳碌屈己下人,何如在花酒间快活逍遥?“世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道出了封建文人不屑功名利禄追求内心自由的心声封建文人清高的心声;桃花源,是东晋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构建的世外仙境,是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理想世界。那里与世隔绝,民风淳朴,人们安居乐业,无忧无虑,千百年来一直令骚人墨客心驰神往。因此,桃花往往和桃源联系在一起,成为文人雅士避世隐居的理想处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