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唯一入籍安徽的洋人,说汉语留辫子,所获荣誉令汉臣羡慕

 铁血老枪 2019-04-01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众所周知,中国一直是个包容的国家,虽然我们有着安土重迁的民族属性,不是很喜欢对外开拓,但是本着好客有礼的态度,在对待外来人士方面还是比较友好的。尤其是在盛唐时期,很多其他国家的人前来学习、经商、旅游,他们没有受到任何限制,可以自由地在大唐结婚生子,甚至能一步步当上高官。明清时期,相对而言有些保守,不喜欢与外界过多来往,因此造成这一时期的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潮流。直到清朝后期,大清王朝被列强用枪炮强行敲开国门后,才被动与外界有所交流。

清朝唯一入籍安徽的洋人,说汉语留辫子,所获荣誉令汉臣羡慕

▲琅威理(中)旧照

在晚清时期,有许多外国人活跃在中国的各个领域并产生了很大影响,比如担任北洋海军总教习的英国人琅威理、担任新军陆军教官的德国人汉纳根、管理大清海关几十年的英国人赫德等。其中,法国人毕乃尔最为特别,他不仅主动加入中国籍,成为清朝安徽唯一的“洋女婿”,也是唯一一个被赐予巴图鲁称号的外国人。

清朝唯一入籍安徽的洋人,说汉语留辫子,所获荣誉令汉臣羡慕

▲李鸿章旧照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李鸿章为平定叛乱开始组建淮军。由于他重视洋务,因此对淮军要求训练用洋操、兵器用洋器,甚至还请来外国人当教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法国军官毕乃尔来到中国,成为淮军内部的一名军事教官。作为教官,毕乃尔非常尽职,大力推行改革,增购新式步枪和新式火炮,训练士兵适应火炮掩护士兵突进的新战法。值得一提的是,毕乃尔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看不起士兵,他为人非常真诚平和,因此得到淮军众将士的喜爱,其长官刘铭传也很器重他,将他擢升为管带。

清朝唯一入籍安徽的洋人,说汉语留辫子,所获荣誉令汉臣羡慕

▲清末湘军旧照

经过毕乃尔调教的“铭军”,在战场上展现出了超常的战斗力。与此同时,毕乃尔还经常亲自带兵上阵搏杀,立下赫赫战功,多次受到清廷奖赏。累功到最后,毕乃尔赏戴花翎、升任总兵,并荣获“法什尚阿巴图鲁”称号。在整个清朝,巴图鲁称号的获得者屈指可数,更别说一个洋人想要获此荣誉,难度到底有多大。

▲六安当地的徽派古建筑

由于长期待在中国,这位纯正的法国人变得异常喜欢中国文化。毕乃尔会讲中国话,写中国字,还随时穿着穿中国衣服,甚至留了一条大辫子,并取了一个中国名叫做毕华清。最后,毕乃尔娶了安徽六安的一位黄姓姑娘,入籍大清,成了一位安徽女婿。毕乃尔夫妇二人生活安适,也算是当地豪绅,但他对待乡邻依然非常宽和,没有什么架子,有些人开玩笑叫他“毕鬼子”,他也满口答应,也不生气。

清朝唯一入籍安徽的洋人,说汉语留辫子,所获荣誉令汉臣羡慕

▲清军士兵及捻军士兵形象

要知道在那个时候,中国在国际上早已不复往日荣光,几乎都是挨打受欺负份。当时洋人们根本看不起中国人,如今难得有这样一位喜爱中国的洋人,消息传开后,慈禧太后虽然大为惊奇,但细想之下也非常欣喜,毕竟洋人主动归化令清朝颜面有光,自然是欣然恩准。令人唏嘘的是,毕乃尔没过上几年安逸日子,就于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2月随铭军前往湖北剿捻。由于主官贪功冒进,毕乃尔所在部队伤亡惨重,他也在激战中不幸阵亡。战争结束后,毕乃尔被送回六安白塔寺乡桱树庵村严小庄子安葬,算是叶落归根。1958年,毕乃尔坟墓被当地群众捣毁,如今只剩一张石质供桌,令人感慨叹息。

参考文献:

《淮军“洋教头”毕乃尔生平探析——基于新发现的史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