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内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发展概况及与国外的差距

 鞅牛 2019-04-01

  (九)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1、磨细矿物掺合料的应用

  近年来,磨细矿物掺合料主要在现浇混凝土工程商品混凝土中得到较多的应用,但在水泥制品中还未得到充分的推广应用。实际上磨细矿物掺合料应用在水泥制品中不仅能等量取代部分水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能力;而且还能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改善混凝土的内部结构,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后期强度等;尤其是采用蒸养的管桩,若应用磨细矿物掺合料(矿渣微粉),其配制的混凝土性能和技术效果将优于自然养护下的混凝土性能,所以磨细矿物掺合料在管桩中的应用是可以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在大量试验验证基础上,不少厂家采用磨细石英砂等量取代20%~30%的硅酸盐水泥,配制C80高强混凝土,经压蒸养护,生产PHC桩;采用此项技术后,可使管桩生产成本降低6~8 元/m,同时还可提高混凝土强度,管桩的耐锤击性能亦得到提高,目前已有1/3以上的企业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2、余浆的综合利用

  管桩生产采用离心工艺,必然会产生许多余浆,如何处理余浆已成了各生产厂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据统计管桩每m平均产生约8~10 kg余浆,若年产100万m的生产厂计算,则每年要产生约1万吨余浆,按全国管桩产量1.5亿m计算,则将产生150万吨余浆废料。因此许多管桩生产厂对离心混凝土产生的余浆综合利用进行了开发工作,在分析余浆组份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工作;目前已经把余浆用于生产地面砖、排水管、加气混凝土,有的生产厂已开展了管桩废浆回收再生产的试验研究,这不仅有利于环保,而且亦为企业利废,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效益,开辟了新路子。

  3、碎石砂(人工砂)的应用

  建筑用砂是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材料之一,现在全国全年建筑用砂产量达到6亿多吨,随着建筑市场的扩大,对砂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砂的用量也越来越大,而合格的天然砂的资源却越来越少,为保证生态平衡,水土不流失,对天然砂亦不能无限量乱采乱挖;同时,在石材采矿中每吨矿石约产生0.15~0.30 吨石屑,可见全国的石屑量是非常可观的,若不利用,就造成大量堆积,占用土地,污染环境,浪费资源;若经过适当加工就可成为人工砂,代替天然砂,从经济上亦合算,可降低管桩的生产成本。研究和实际应用表明:利用碎石砂代替天然砂可配制高强混凝土,且混凝土和易性、强度都有较大的改善和提高,利用碎石砂生产的PHC桩,其混凝土强度和抗弯性能均能达到GB13476的要求。因此碎石砂在管桩行业中推广应用,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降低生产成本,且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