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EBioMedicine:大连医科大学邵淑娟团队等发现肺癌诊断和预测标志物及有希望的靶向治疗策略 |...

 生物_医药_科研 2019-04-01

2019年3月25日,大连医科大学邵淑娟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姜涛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 Lancet 子刊 EBioMedicine 杂志发表了题为:PDIA6 modulates apoptosis and autophagy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ells via the MAP4K1/JNK signaling pathway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发现 PDIA6 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证实PDIA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起到癌基因的作用,通过MAP4K1 / JNK信号通路调节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凋亡和自噬。

该研究表明,PDIA6可以作为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和预测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并且靶向PDIA6可能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有希望的治疗策略。

该研究的通讯作者为:大连医科大学邵淑娟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姜涛。第一作者为:白宇新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预后不良。我们以前发现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家族6(PDIA6)在肺鳞状细胞癌中上调(LSCC)。本研究旨在阐明PDIA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意义、生物学功能和分子机制。

研究人员发现PDIA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而且与患者的预后不良相关。

通过shRNA敲低PDIA6的表达,可以显著降低非小细胞肺癌癌细胞的增殖。过表达PDIA6的表达后,可以显著增强非小细胞肺癌癌细胞的增殖。

体内裸鼠成瘤实验发现,通过shRNA敲低PDIA6的表达可以显著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生长。

进一步研究发现,PDIA6抑制顺铂诱导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凋亡和自噬。

PDIA6敲低增加了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的JNK和c-Jun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而不是总蛋白水平,而PDIA6过表达降低了JNK和c-Jun磷酸化蛋白水平。用AP-1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AP-1-Luc)共转染PDIA6 cDNA质粒,结果显示PDIA6过表达后荧光素酶活性降低。

表明PDIA6通过JNK / c-Jun信号通路抑制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和自噬。

最后,该研究通过共免疫沉淀(Co-IP)实验鉴定了PDIA6相关作用蛋白,发现并证实PDIA6通过与MAP4K1相互作用以抑制JNK / c-Jun信号传导途径。

总的来说,该研究表明PDIA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上调,并且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不良相关。发现PDIA6通过与MAP4K1相互作用抑制JNK / c-Jun信号通路,从而抑制顺铂诱导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细胞凋亡和自噬。证实PDIA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作为癌基因起作用。

这些研究表明,PDIA6可以作为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和预测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并且靶向PDIA6可能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有希望的治疗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使用了吉满生物科技(Genomeditech)提供的过表达、干扰慢病毒质粒,以及Luciferase报告基因质粒

通讯作者介绍

邵淑娟

邵淑娟,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辽宁省攀登学者,辽宁重点学科带头人,省创新团队带头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全国二级学会(组织胚胎学)副主任委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