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四川郡”

 思明居士 2019-04-01

第一眼看到“四川郡”这个名字,有人可能会望文生义:“不会就是现在的四川省吧?”

并非如此。

这个四川郡,在《汉书·地理志》中名为“泗水郡”。后代沿袭此说法,均认为“泗水郡”就是该地的名称——比如《水经注》里的说法就是:“宋灭属楚,在泗水之滨,于秦为泗水郡治。”看来泗水郡当时是以“泗水”得名的。

不过在《史记》中,“泗水郡”又被称为“泗川郡”。《史记·高祖本纪》中说道:“项氏起吴,秦泗川监平将兵围丰,二日,出与战,破之。”《史记·绛侯周勃世家》里也说:“因东定楚地泗川、东海郡,凡得二十二县。”无论“川”“水”,在此处的意思都差不多,但由于缺少更确凿的证据,一直以来大家往往还是以《汉书·地理志》里的“泗水郡”为准。

然而随着新的考古出土物不断被发现,尤其是简牍、封泥等方面的发现,有关“泗川郡”还是“泗水郡”的问题又重新被重视了起来。

在岳麓秦简中有“泰原署四川郡”,出土的秦代封泥中也有“四川太守”“四川水丞”这样的发现……以此看来,不论是“泗川郡”,抑或“泗水郡”,都不准确——“四川郡”才是这个郡在秦代的正确的行政区划名称。

话说“四川郡”

引自《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秦汉卷》

翻开《中国历史地图集·秦汉分册》,找到泗水郡,便会有一连串熟悉的地名跃入眼帘:大泽乡、留县、沛县、彭城、垓下、下相等等……一幕幕风云际会的故事,在这里上演。咱们且来看看这些地方在秦汉之交都发生过些什么,以重新回味秦亡汉兴的历史过程。

话说“四川郡”

引自《中国历史地图集·秦汉分册》

一、大泽乡:

秦末的苛政,使得许多人难以生活下去。陈胜、吴广面临着“失期,法皆斩”的尴尬局面。无路可退的陈胜同吴广商议:“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起义就此发生,拉开了秦亡的序幕。

随着睡虎地秦简的发现,人们注意到狱吏喜所记录的有关徭役“失期”的惩罚,并不如司马迁所记录的那样——于是便有人指责陈胜欺骗了同伴。这些指责者只看到了表面,却恰恰忽视了问题的实质。【1】

注1:睡虎地秦简所记录的是秦始皇初期的法律,同秦二世的时代相去数十年,秦律在此期间并非一成不变的。

二、沛县:

秦亡汉兴历时不到十年。这十年间,风云激荡,名人辈出。譬如沛县,便是汉高祖刘邦的龙兴之地。

根据《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的考证,沛县应当是四川郡的郡治。萧何是沛县的县吏。刘邦势力进入咸阳后,萧何能够首先意识到“亟需将有关户籍、地形、法令等的秦朝图书、档案抢先保存下来”,这种政治意识很可能来自于他之前作为首县(一郡郡治所在的县)县吏的工作经验。

三、下相:

下相是项羽的故乡。项羽和刘邦都是楚人,一亡一兴。

有人说,秦灭于楚,楚亡于汉。实则,不过是楚人与楚人之间的相互竞争。

四、留县:

《史记·留侯世家》记载——(作为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其在获封的时候,希望将留县【2】作为自己的封地。有了张良的助力,刘邦得以自战略层面弥补自己战术层面的不足。

注2:留县正是张良初遇刘邦之地。

五、彭城:

曾经叱咤一时的西楚霸王项羽(项籍),其在大封诸侯时,选择了彭城作为自己的国都。《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有人劝说项羽以关中为自己的封地,他却回答:“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这个选择,在某种程度上为项羽的悲剧结局埋下了伏笔。

在彭城发生的另外一件大事则是“彭城之战”。此战中,刘邦方的56万联军被项羽的3万骑兵击溃。项羽得以以少胜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他以自身骑兵的威力,打了刘邦一个措手不及。骑兵的重要性,在这一战例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六、垓下:

四面楚歌、霸王别姬——垓下一战,项羽兵败自尽,这是楚国最后的悲歌。李清照有诗曰:“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用以讽刺南宋小朝廷的苟延残喘。可即便项羽过了江东又如何?大势已去,再多的后路,也不过是为历史留下更多耐人寻味的悲剧罢了。

话说“四川郡”

秦亡汉兴,以大泽乡起,以垓下终。

读历史,不仅仅读的是一篇篇文字;看地图,也不仅仅看的是一个个地名。在历史中看地理变迁,在地理变迁中发掘背后的故事,这不正是历史地理永恒的魅力所在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