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雷:国家人地关系演进新探

 昵称37581541 2019-04-01

人地关系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且十分沉重的话题。

在人类文明之初,人类的祖先对人与地(自然) 的关系便有了一种基本概念。受制于自身实践的积累和认知能力,古代的先人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尚处于朦胧阶段。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朴素的哲理认识,人们将人地关系定义为上苍对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物活动行为做出的秩序安排,于是便有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之说。只要人守法于地,便可实现“天人合一” 的永续生存和繁衍。

进入现代工业文明后,科学技术的进步彻底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物质能量的掌控能力,从而使人类站在了地球生物种群的顶端。人类似乎有充分的理由将自己视为地(自然) 的主人,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意愿任意安排和重构地球面貌,以致传统的“天人合一” 理念最终被“人地关系” 取代。人类已经无法仅仅满足于“人法地” 的卑微地位,而是要充分展现“人治地” 的主人身份。人地关系的理念很是“精彩”,但是人地关系的实践却很是“骨感”。在不足300 年的时期内,大规模的全球资源环境开发利用便使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从“资源有限论” 到“技术进步论”,再到“人地和谐论” 的轮回。这也恰恰体现了人类对地球认识的深化过程。现代的人类已经开始意识到,地球虽小,却是我们已知宇宙中色彩最为斑斓的星体,其中,以绿色为基调的大陆正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在这个唯一的地球家园中,人类对绿色有着天性的偏好和热爱。然而,自工业革命以来,对财富积累的过度追求和对地球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已使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偏离原有的绿色发展轨迹。为此,人类需要重新审视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努力回归绿色发展,以改善不断恶化的家园环境。

地球资源环境不仅为人类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物质能量基础而且更为人类智力的发育和成长提供了唯一展现的时空演绎舞台在此方面人类必须时刻铭记:可以设想一个完全没有人类的地球但不能设想一个完全没有地球的人类

 

当今世界,人们在享受着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带来的多彩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不断目睹着地球资源环境不堪重负的疲态。地球自然景观的恶化不仅发生在人类的居住地——陆地,而且已经开始殃及占地球表面积70% 以上的海洋。目前,全球每年产生塑料垃圾2. 75 亿t,其中约800 万t 流向了海洋。经历了长期的积淀和汇聚,仅在太平洋东部就形成了一个面积约为160 万km² 的海上巨型塑料垃圾带,超过法国、德国和西班牙三国国土面积的总和,被人们称为“第八大陆”。2015 年美国的《科学》杂志更有论文指出,如果以现有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的速度计算,2050 年海洋中塑料的重量将超过所有鱼类的重量。这就难怪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霍金在其生前提出数百年内陆球毁灭的见解,因为携带自私和贪婪遗传密码的人类无法停止对地球的过度开发。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历了多年的大规模现代化建设后,中国的财富积累达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现代化发展也面临着来自资源环境保障方面越来越大的压力。长期以来的我国优质能源供应紧张、淡水资源短缺、耕地面积下降、草场退化、雾霾频繁肆虐及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诸多事实恰恰证明了这一点。能否确保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的有效改善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战略实施必须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和现实问题。

▲ 中国国家人地关系演进过程

国家人地关系演进状态特征值(NMLE)小于1.0 时,表明该国的人地关系演进尚处于相对宽松状态;相反,当NMLE 值大于1.0 时,表明该国的人地关系演进已进入紧张状态。在经历了长期大规模的资源环境开发后,目前中国的国家人地关系演进已经进入了全面紧张的状态。

从20 世纪80 年代起,中国地理学界便将国家人地关系的研究视为自身学科发展的核心。经历了数十年积极参与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实践的努力,中国地理学界在国家人地关系的认识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面对国家和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的强烈愿望及巨大需求,如何通过深化国家人地关系的科学认识来提高服务整个社会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实践的质量依然是中国地理学界当下与未来发展的第一要务,特别是在基础理论方面。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社会活动分布相对集中、自然地理环境复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对不足的国家来说,正确地认识自身的资源环境禀赋及其地理开发环境,以此展开国家和区域现代化的资源环境保障体系建设,始终是国家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必要前提和条件。这正是《国家人地关系演进的资源环境基础》(张雷,杨波著.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9. 3)一书撰写的初衷所在。

《国家人地关系演进的资源环境基础》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430636) 和面上项目(41571518)的专题研究集成。本书从资源环境基础支撑和人文社会发展需求两者的过程变化,评价与揭示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人地关系演进的总体特征和基本规律;在确定资源环境基础本底特征的基础上,展开人文社会活动过程的总体评价,并进行国家人地关系协调状态的全面分析。结果表明,现代中国的人地关系已进入全面紧张阶段,如何缓解乃至遏制这一趋势的演进,已成为国家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目标和基本任务。

张 雷

2018 年4 月30 日于北京

本文摘编自《国家人地关系演进的资源环境基础》(张雷,杨波著.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9. 3)一书“前言”,标题为编者所加。

ISBN 978-7-03-060594-8

责任编辑: 李 敏 杨逢渤

自有人类以来,就产生了人类文明进步与地球资源环境两者相互作用的关系,即人地关系。这种关系的演进既决定了人类社会对周围资源环境开发利用的深化程度,也决定了人类文明持续进步的总体状态,因而成为现代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领域。本书从资源环境基础支撑和人文社会发展需求两者的过程变化,评价与揭示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人地关系演进的总体特征和基本规律;在确定资源环境基础本底特征的基础上,展开人文社会活动过程的总体评价,并进行国家人地关系协调状态的全面分析。结果表明,现代中国的人地关系已进入全面紧张阶段,如何缓解乃至遏制这一趋势的演进,已成为国家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目标和基本任务。本书可供从事区域开发、环境保护、地理科学教育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国家政府决策者、科研人员、教员与研究生阅读和参考。

(本文编辑:刘四旦)

地球为你而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