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建筑知识 | 屋顶(一)

 茶香飘万里 2019-04-02

对于建筑,世界各国的设计师都着力表现外立面,将设计重点放在建筑外墙的里面装饰上。中国古建筑却不同,因结构所致,装饰着重在屋顶。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由屋顶、构架和台基三部分组成,无法营造特别宏大的空间,大多为一到两层,因此屋身大多被掩藏在屋顶之下,较为平淡。然而屋顶却大不相同,建筑中屋顶所占比例几乎和屋身一样大,一般可达立面高度的一半左右,又屋顶居上,比屋身更加显眼,于是屋顶自然而然成为了建筑外形塑造的重点。

在欧洲,屋顶的样式往往是一种建筑流派的明确标识和精神内涵的集中体现。雅典人在造型简洁的人字顶的两侧山墙部分,以他们最优秀的雕塑家的作品来展示希腊民族的精华所在;罗马人在万神殿的拱顶上贴满了黄金,表现了他们宏伟和豪华的文化特质;哥德式教堂曾用极富向上动感的尖顶,引导人们对天堂的向往;布鲁涅列斯基一个充满张力的集中式大拱顶压在一个中世纪的十字形平面上,宣布了在建筑领域内文艺复兴时代的到来和神权的中介。欧洲人以断代性极强的各种屋顶造型表现出轰轰烈烈的建筑发展过程,中国的建筑却以极强的统一性和承继性,延续和发展出属于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

纵观中国历史,儒家礼制贯穿其中,成为支撑封建体系的基石。其核心是宗法和等级制度,尊卑贵贱、贵族庶人,一切都依照礼制规范划分。这个观念不仅贯穿于朝堂政治、家族门第、行业贵贱等各个方面,同时也体现在建筑上。

唐代,对住宅有着这样的规制:“王公之居不施重拱藻井。三品堂五间九架,门三间五架;五品堂五间七架,门三间两架;六品七品堂三间五架,庶人四架,而门皆一间两架。常参宫施悬鱼,对凤,瓦兽,通栿,乳梁。”

可以看到,在千年前,中国建筑就已经有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而礼对建筑的制约表现在了建筑类型、建筑规制和屋顶上。

屋顶的等级,决定了屋顶的结构、饰物、颜色和使用材料等。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从屋顶体现出来的。

这里先讲讲不同等级制度的屋顶种类。

1.庑殿(宋称四阿顶)

在封建等级制中,是第一等级的屋顶式样,一般用于皇宫、庙宇中最主要的大殿,可用单檐,特别重要的用重檐。

单檐的有正中的正脊和四角的垂脊,共五脊,所以又称为五脊殿。重檐的另有下檐围绕殿身的四条博脊和位于角部的四条角脊。

在商代的甲骨文、周代铜器、汉画像石、明器及北朝石窟中都可见到,实物则以诸汉阙和山西五台唐佛光寺大殿为早,典型事例有北京北宫的太和殿。

2.歇山(宋称九脊殿)

歇山的等级仅次于庑殿,一般用于宫殿中的次要建筑和住宅、园林建筑中。歇山是由两坡顶加周围廊形成的屋面式样,因由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组成,故称九脊殿。若加上山面的两条博脊,则共有脊十一条。

两建筑作丁字相交的,其插入部分成为“抱厦”或“龟头屋”,通常此部分之长度及体积均较短小。也有十字相交的,成为十字脊。

歇山的山面有博风板、悬鱼等,是装饰的重点所在。山花面与博风板见有一定的距离,可形成阴影。山花面上通常钉以有护缝条的垂直木板,或开窗或用雕刻、彩画装饰,变化甚多。

在汉代明器、北朝石窟的壁画和石刻等可以见到,最早的实例有山西五台南禅寺大殿。

3.悬山

悬山在等级上次于庑殿和歇山,在宋代《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一般用于酒肆和民居。悬山是两坡顶的一种,是中国建筑中最常见的形式,也许还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屋顶样式。它的特点是屋檐两端悬伸在山墙以外,又称为挑山或出山。

悬山一般有正脊和垂脊,较简单的仅施正脊,也有用无正脊的卷棚。山墙处常露出木构架的柱、梁或枋,若围以土、砖墙,其山尖部分多作成五花山墙。

悬山
卷棚

在汉画像石及明器中的民间建筑可以见到,实例有山东肥城孝堂山汉郭巨石祠、山西大同下华严寺海会殿。

4.硬山

硬山大多用于南北方的居住建筑中,它的出现可能与砖的大量生产有关。硬山也是两坡顶的一种,但屋面不悬出山墙之外。其山墙大多用砖石墙,并高出屋面,墙头作出各种直线、折线或曲线形式,或另在山面作出博风板、墀头等。

5.攒尖(宋称斗尖)

攒尖多用于面积不太大的建筑屋顶,如塔、亭、阁等。特点是屋面较陡,无正脊,而以数条垂脊交合于顶部,其上再覆以宝顶。平面有方、圆、三角、五角、六角、八角、十二角等,一般以单檐的为多,二重檐的已少,三重檐的极少,但塔例外。

攒尖最早见于北魏石窟的石塔雕刻,实物则有北魏嵩岳寺塔、隋神通寺四门塔等。此外在宋画中也可看到不少亭阁用攒尖顶的,不过坡度都很陡峻。《营造法式》中也有关于斗尖亭榭的做法。明清这方面的实物就很多了。

6.单坡

单坡多用于较简单或辅助性建筑,常附于围墙或建筑的侧面。可以说单坡屋面是斜屋面的最基本单元,一切较复杂的斜屋面都可由它组合而成。

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晚夏宫殿遗址中,即有单面廊和复廊。前者无疑使用了单坡屋面,后者可能合用一个两坡顶,也可能在高墙的两侧各用一个单坡顶。汉建筑明器中也有不少单坡廊和杂屋的例子,直至今日,陕西等地农村民居还有很多用单坡的。

7.平顶

在我国华北、西北与西藏一带,由于雨量很少,建筑屋面常采用平顶。

平顶是在橼上铺板,垫以土坯或灰土,再拍实表面。在它四周加短檐,称为盝顶。

盝顶

除上述屋顶样式,中国因为地域广大,气候差异,地形地势复杂,不同地域还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屋顶样式。

囤顶

藏族平顶

毡包式圆顶

拱顶

穹窿顶

扇面顶

万字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