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依赖手机会对你的生活造成如下影响: 1、生活圈子变窄 沉溺在手机里的人们就像活在气泡里的一代,一个又一个气泡把我们包裹起来,我们只需要盯着那一小块屏幕,而无需理会周遭的一切。 2、孤独感增加 通讯录里上千人,能谈心的却找不到一个。尽管手机为我们打造了一个惬意的心理空间,让我们跨越时间、空间知晓世间万事万物,但心理上的孤独感却与日俱增。 3、影响人际关系 没有人喜欢和你聊天时,你还在不停地摆弄手机,让对话延迟,这样的社交太缺乏诚意了。 4、丧失注意力 手机会让你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处理工作时注意力明显下降,甚至会导致「注意力缺失」,变得越来越懒于思考。 5、导致疲劳 青少年频繁地使用手机,将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引发感应性疲劳和神经衰弱,特别是对于儿童来说,手机可能造成的健康危害和烟酒一样严重。 6、影响新陈代谢 手机上丰富的功能会扰乱你的正常生活规律,该睡觉时、玩性正浓。长久下来影响新陈代谢、情绪、免疫力,导致疾病多发。 7、削减思考的能力 过度关注手机会让人处于应激状态。外间的一切变化,随时都可以接收得到,让人难以安定。即使是在休假的时间里,也与手机形影相伴,让自己的行踪时刻掌握在每一个想与你联络的人手里。根本无法做到真正休息。 还有一项研究让我看了很痛心,《中国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里的数据: 有58.5%的爸爸妈妈每天会留出固定的时间陪伴孩子,而且每天陪娃的时间也是相当长,即使在工作日也能达到平均3.7个小时。 看起来真的很不错,但随后的调查显示,陪伴时间里,家长们要么在开小差,要么玩手机,总之全心全意陪伴孩子,几乎不存在。 这种「假装陪伴」看似给了孩子很多时间,实则是自己在边上玩着手机,着实让孩子们心痛。 还记得那篇9岁小学生写的作文《爸爸,我想对你说》: 「爸爸每天都会在吃早饭、起床、睡觉等时间来玩他的宝贝——手机,好像没了手机就活不下去了一样;又像一只饿了三天三夜的恶狼正盯着一块又大又肥的肉一样……爸爸,只要您能放下手机,我愿意用东西换,哪怕是我的生命。」 多少父母看到这篇作文眼泪刷拉拉下来,过了两天,转过头又回到了从前。 身体是智慧的,你的每一次熬夜,每一次沉浸,每一次思考都被无声的记录着,当他无法承担重负,也会用生病的方式告诉你:我受不了了! 孩子的身心也是智慧的,坐在你身边,她能感受到你是否此刻真的愿意陪着我,假装的陪伴只会让孩子烦躁,那些孩子看似「无理取闹」的桥段,背后都在说「爸爸妈妈看看我,陪陪我!」 放下手机,去真实的感受一下生活,抱抱边上的爱人,亲亲玩闹的孩子,生活会更美好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如果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童年、过去, 是不是可以试着靠自己, 选择自己的未来? 你赚的钱, 有时确实能改变你的命运, 它甚至能弥补一些不可逆的伤痛。 如果真的要治愈童年, 躺在大房子里哭, 和蹲在大街上哭相比: 还是前者好一些吧。 这样的苏明玉, 最后治愈她的不仅有自己, 还有被人爱着的那份幸福。 有人说,扯上钱,爱情就不纯粹了。 难道没钱的爱情,就纯粹了吗? 有了钱,可以不用去各大网站发帖子: 房产证上不写我名字是不是不爱我? 女友要求在房产证上加名字, 她是不是另有所图? 现实累吗?无奈吗? 可它就是那么残酷地折磨着我们 但假如你我都有钱,一人一套房, 问题解决了。 努力赚钱后, 才能实现真正的财务自由。 努力赚钱后, 能用最好的保养品精致装扮自己。 努力赚钱后, 两个人不用为了做家务争吵, 找个打扫的阿姨就好了。 努力赚钱后, 能没事儿出去吃个烛光晚餐, 犒劳奋斗的自己。 生活水平提高了, 家庭气氛和谐了。 有情调、有美貌、有时间。 你我都有钱的爱情不好吗? ——我看挺好。 一段经济独立的爱情本身和普通人无异, 但他珍贵在: 当风险来临时,即使你再狼狈, 也不会丧失安全感。 因为这份安全感和底气, 是你自己的,别人拿不走。 所以我们喜欢苏明玉的人设, 强大又细腻。 她有足够的有能力, 一切都可以按照自己所想的去做。 苏家很多经济上的问题, 她一手包揽的样子真的很帅。 是那个单薄的小女孩从悲剧的家庭中, 咬牙拼出来的。 那个活得光鲜从容的她背后, 付出了多少? 有钱人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有钱人的努力,你也很难想象。 《都挺好》有一场戏看的让人很想哭: 有一次明玉喝了很多酒, 回去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歪倒在浴缸里。 但她后来又挣扎着起来, 把身上的西装外套脱下来挂好, 又去翻出自己的手机, 紧紧的攥在手里。 做完这一切, 她才松懈着倒在浴缸里睡着了。 即使这样, 她还是害怕错过重要的工作电话。 就算生活狼狈到了极致, 就算已经很累很疲惫。 她还是不允许自己的工作有一丝懈怠。 她和男朋友休假中, 也不过分沉溺恋爱, 接到公司电话,转头就走。 大嫂来她家住, 看到的是她天天坐在工作台上, 抱着笔记本不停打字、 熬夜到天亮的背影。 为什么苏明玉「有几个臭钱」 还这么招人喜欢? 因为我们都知道——她配得上。 有钱真的很爽, 但是大前提一定不能搞混了。 「有钱」很爽 不等于「花钱」很爽。 钱要是自己的,不是父母的、配偶的。 花钱一时爽, 花的不是自己的钱, 代价是很惨痛的。 曾经有一个调查: 那些中了福利彩票的人, 最后都过的怎么样? 我们想象中这些人的日子一定爽爆了, 但实际上,有80%的人都过的非常不快乐。 甚至还有一大部分人, 没钱的时候活的还不错, 自从中了彩票, 生活反而支离破碎了。 很多人因为有了钱去吃喝嫖赌、 有的陷入和亲戚的金钱纠纷, 有的无法控制欲望, 500万一会儿就花光了, 还欠了一屁股债…… 当实力不匹配财富,下场是无比凄惨的。 「匹配」——是这个社会为我们制定的规则。 曾经在小红书上看到一个姑娘 发了这样的一段话: 月薪两千,但想要个爱马仕, 被老公一句话堵了回去。 👇 底下的评论都还算三观正: 「我一个月薪三万的人都没想爱马仕,你想什么呢?」 「少上网,多赚钱。」 「你老公说的很对,你月薪两千,背着别人也不会认为是真的。」 当你在想要一个东西的时候, 不妨问问自己: 你配的上吗? 如果你真的想要, 那你自己应该怎样去努力? 想买什么, 就先让自己具备驾驭那样东西的能力。 想要别人送爱马仕,自己得买得起LV。 不然有什么底气去索取? 花不是自己的钱,终究不靠谱。 「这个世界上,钱是唯一的权力。终有一天,一笔可观的钱,能让你自由。」 ——英剧 我们从小被教育: 不要把钱看的太重, 钱不是衡量一个人成功的唯一标准。 却没有人告诉我们: 钱有什么意义。 人没钱不如鬼,汤没盐不如水。 所以很多人在看到别人成功时, 会拿着「钱不重要」这个借口, 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懒惰着、嫉妒着…… 我们总是喜欢拿「安贫乐道」 来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荆棘坎坷, 却很少承认真正的安贫乐道, 其实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 而非两手一摊的懒惰。 钱重不重要, 从来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 评价它之前,你要先拥有它, 才有评价的资格不是吗? 我们家门口曾有家早餐店, 一对夫妇开的,主要是炸油条。 我从来不知道他们每天要起多早, 只知道哪怕我赶最早的飞机 清晨五点钟下楼, 他们的摊子已经在准备了。 除了过年,我从没见过这家店休息。 就这样过了十六年。 突然有一天,这家店关门了, 听街坊邻居说了才知道, 他们的女儿考上了很好的大学。 这对夫妻也决定休息一阵子,陪着去看看 后来女儿上了大学很努力,毕业找到了一份工作。 几年时间,从一个小职员开始,拼啊,干啊。 加薪升职,把积蓄攒攒付了首付。 经常看到老两口喜笑颜开, 日子一天天在变好,就值得。 如今谈起来,邻居的原话是: 「女儿大学毕业了,工作很努力 辛苦赚钱买的房子也升值了 老两口积蓄有一些了, 兜里有钱了,剩下的日子都是享福咯。」 这个“享福和有钱”, 可能不是苏明玉动辄一百万的大气。 但不知道为什么, 我也感受到了一种踏实和底气。 那种日子通过自己努力一天天变好的快乐, 真的是任何词语都无法描绘的满足和幸福。 有钱了,真好。 瘦是自律的代名词, 好皮肤是控糖戒辣内服外用堆出来的 , 钱是努力工作学习赚的 …… 有些事,直到成年后才真正明白:“痛苦是美丽的土壤”。 有钱,真的可以解决世上百分之99的烦恼。 我们在社会上摸爬滚打, 拼劲全力去实现梦想。 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拿到属于自己的报酬。 解决父母、家人的烦恼、 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 做完这一切后,你才会感受到: 钱确实不重要,但得到它的过程, 以及在这个过程中 尽自己最大努力的你: 才是最有意义的。 很多无能的人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 「有几个臭钱了不起啊」 可现实告诉我们: 你拼命赚钱的样子, 就是了不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