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座陵墓出土一块玉璧,因上面写有三个“神秘”的字,成一级国宝

 历史解密坊 2019-04-02

“黄金有价,玉璧无价”。“玉璧”是一种中央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的玉器。在我国古代,玉璧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它不仅是权利等级的象征,更是最好的馈赠品。1982年,文物专家发现一座陵墓,在墓中土一块的玉璧,但为何这块玉璧,仅凭借玉身上的三个“神秘”的字竟“摇身一变”成为一级国宝呢?下面小编就给您从头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

1982年,一位文物爱好者去青州市谭坊镇马家冢子村走访亲戚,在街上行走时,他发现有一个顽皮的小孩,正用绳子拖着一块东西乱跑,这块东西与地面接触时,竟发出响脆悦耳的声音。他走近一看,这块东西竟是一块玉片,上面的花纹极具年代感觉。

这位文物爱好者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连忙将情况用电话,讲给了在青州市博物馆工作的叔叔。他的叔叔得到消息后,便领着相关工作人员,赶到马家冢子村进行调查。经过一番打听,工作人员得知村东头有一座陵墓,而孩子们拖着跑的玉片,就是在里面找到的。他们便在村民的指引下,很快找到了陵墓。当工作人员见到陵墓后,一颗急于发现陵墓的心,就好像掉进了冰窖一样,他们全都傻眼了。

从这座陵墓的封土和散落在墓外的墓砖上看,它非常符合东汉陵墓的特征,但该陵墓早已被破坏,根本没剩下什么有用的信息。经过抢救性发掘后,工作人员共发现298件文物,其中有九块玉璧,它们被带回博物馆后,负责鉴定的老专家,就开始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出土的九块玉璧,有八块只是平常文物,其中有一块比较特殊,这块玉璧高20.8厘米,外径15.4厘米,内径2.6厘米,呈现圆状,环与外廓间交互浮雕夔龙与乳丁纹,可以负责地说,这块玉璧的雕刻手艺,真的是非常精美。

接下来专家还从专业的角度,将这块玉璧与国内其他两块珍贵的玉璧,进行一个对比,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很快就显现了出来。

商周有领玉璧:现收藏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这块玉璧体型较大,采用通体抛光的方式制作而成。但从玉璧的材质上看,有领玉璧为灰白玉质,马家冢子村出土的玉璧采用珍贵的和田墨玉雕刻而成。和田墨玉是稀有资源,它的形成时间是和田玉的两倍。

出廓玉璧: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玉璧的两圈之间对称分布着四个龙首,而马家冢子村出土的玉璧,外壁也饰有龙纹,两者进行对比后,马家冢子村出土的玉璧制作较精美,做工更加细致,对工匠的技术要求较高。

除了材质和做工外,马家冢子村出土的玉璧还有“独一无二”的优点。在这块玉璧的中央,我们可以看到用楷书题写了三个神秘的字:“宜子孙”。在我国古代,人们将美好的寓意赋予玉璧,而“宜子孙”就是“子子孙孙,宜家宜室”之意。汉代的王室雕刻这块玉璧,希望后人能将其当成传家宝,代代相传,并让家族世世代代繁荣昌盛。

因为玉璧上的“宜子孙”三字,专家将这块玉璧命名为“宜子孙玉璧”。

专家在考古发掘的过程中,会出土很多珍贵的文物,虽然,有些出土的文物都很珍贵,但有一部分并不能成为一级文物。在文物界讲究“流传有序”,也就是说,文物珍贵除了本身固有的价值外,它还需有一个明确归属,毕竟,来路不清的人,永远上不了台面,来路不明的文物,也无法成为“国宝”。

如今,宜子孙玉璧被收藏在青州市博物馆,如果各位读者感兴趣,可以前去看一看。如此精美,又自带寓意的玉璧,实在是太珍贵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