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激荡保险三十年】太保进化:固步保险

 亲斤彳正禾呈 2019-04-02

2006年中,太保更换主帅,换来新的希望。

2006年8月初,高国富成为太保新一任董事长。当年刚满50岁的高国富被寄予厚望,他曾担任过上海万国证券代总裁,上海久事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及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丰厚的政经从业经历,使得外界对于高国富“拿政府项目”的能力格外看好。

媒体言之凿凿,“例如高国富曾掌管的上海城投拥有上海世博土地控股有限公司31.9%的股份,而后者受上海市政府委托,负责收购储备和经营管理世博会控制区域的地块及一系列土地开发利用及工程建设。将于2010年举行的上海世博会将创造保费约1亿元的保险商机,正成为众多保险公司争夺的目标,太保无疑占有先天的优势”。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经过一个多月的调研,高国富首先出手的,不是保险业务或者投资项目,而是正本清源,直指太保的战略,成就了太保战略的一次大回归。

2000年至今,仅仅从公开的资料看,太保的战略就发生至少三次大的调整。

2000年前后,太保的战略异常简单,即“产险上市,寿险合资”。这一战略极贴合太保的实际情况。因为太保旗下的寿险公司和产险公司,相当长的时间以来都是产险的经营优于寿险。

不过,2001年太保产、寿险分业之后,提出了一个更具诱惑的目标——“集团上市,寿险合资”。平安保险的经验表明,集团上市有利于资源配置。不管是外资参股,还是海外上市,平安都把它限于集团层面,旗下子公司绝无参股,或者合资之可能。

但是,太保集团上市和寿险合资存在冲突。因为寿险合资之后,寿险的投资者和集团,以及集团股东的利益是不一致的,这导致这两个战略目标无法共存。

就在寿险频频“相亲”之时,优质的产险也开始尝试引入外资——“集团上市,寿险合资”的战略,进化为“集团上市,产、寿险分别合资”。

加入了产险合资的目标,太保战略的矛盾越来越明显。甚至于2006年年中,太保依然在为“尽快完成太平洋产险引进外资工作”,以及“要积极推进太保集团整体上市”而奔命,上市先机丧失殆尽。

高国富到任之后,8月8日、18日、25日三日,太保集团的巨头们闭门造车,畅所欲言,定位太保的“集团定位与运营模式”。

太平洋保险要成为以保险业为主、兼营其他金融业务、面向国际的金融控股集团。”剔除了教育等枝蔓,太保回归金融、回归保险的战略再度被明确。

高国富解释其逻辑,“保险是我们的看家本领,是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我们的专长。放弃保险,我们就放弃了根本”。

高国富颇为惋惜地称:“无论是起步做寿险,还是五年前的分业,我们都在前面;但今天与平安相比,我们确实落后了。”

“未来的三至五年可能是我们保险行业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面对这样好的时机,我们绝不能失手,一旦失手,要想翻身就不是三五年了。”

战略回归的同时,太保集团发起了2002年之后的一笔大私募。

2007年6月,中国保监会批准太保集团增资扩股的计划,总股本由43亿股增至67亿股。

本次私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对原有股东进行定向募集,资本金由43亿元扩大至53.6亿元左右;然后对凯雷定向增发,总股本增至67亿元。实现凯雷和保德信持有的24.98%的寿险公司股份上翻,对应持有太保集团19.9%的股份。

同时,太保集团向太保产险和太保寿险进行了增资,分别注资约7亿元和20亿元。

太保此次私募可谓一箭三雕。

其一,赶在上市之前,扩充集团的资本实力,不仅有利于上市,同时能够在保持发行计划不变的情况下,卖出更多数量的股份;其二,实现了凯雷的股份上翻,扫清了集团整体上市的最大障碍;其三,既增强了产险和寿险子公司的资本实力,又加强了对其的绝对控制。本次增资后,太保集团控股太保产险和太保寿险的持股比例分别为98.14%、97.83%,控制力远胜于前。

2007年6月,相亲者澳大利亚保险集团(IAG)发布了关于搁置和太保集团就入股太保产险谈判的公告。至此,困扰太保经年的战略冲突问题完全消弭殆尽。

意外的收获是,这期间“兼营其他金融业务”的太保捕到一条大鱼。

2007年5月19日,长江养老保险公司正式开业,而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实现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直接参与股权投资的突破。

公开资料显示,长江养老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亿元,股东包括上海国际集团、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上海世博集团、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宝钢集团等11家中央及上海国有大企业。

这是一笔好买卖。

因为长江养老不但整体承接了上海超过150亿元的地方企业年金存量,而且部分上海的镇保资金也委托其管理,这部分资金估计高达数百亿元。照此规模,长江养老几乎一夜之间就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养老保险公司,并且极有可能实现开业就盈利。

战略回归余音未了,太保集团就启动了自2000年以来最大的一次组织架构改革——农历春节前悄然降临,2007年3月底左右基本落定。

这次组织架构的再造,希望能够再造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并且实现“集团化、扁平化管理”。

但是,这毕竟是一场可能引起波动的大动作,因为太保已经八年没有对组织体系动“大手术”,而这样的调整必然会触及某些个人的晋升算盘。

平衡这些问题,无疑需要智慧和勇气。

2007年12月7日,太保展开A股路演。上海路演之时,高国富称:“未来五年之内,太保集团将专攻保险主业,不走多元化的金融集团路线。”

这区别于国寿的卖点“政策”和平安的卖点“团队”。

高国富表示,专注保险更有利于提升太保的集团价值。因为中国的保险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太保应能够分享到保险市场快速增长的红利。另外,多年以来,太保也是以保险见长,其人才积累也主要是保险。

根据太保上市的资料,太保集团上市之后,旗下只有纯粹的保险系资产,包括寿险公司、产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合资寿险公司和布局于海外的香港公司。

三大保险集团发展战略对比(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不过,“当然,我们也并不排除在这样一个战略选择过程中,会对银行、证券、基金作一些财务性投资”。

其实,究竟是坚持专业还是布局多元,于保险行业的理论界与实务界都存在广泛的争议,其争论的核心问题无外乎“多元化是否能够产生协同效应”,“多元化是否能够实现规模经济”,“多元化是降低管理成本,还是增加管理冗余”等。

时至今日,这场争论尚没有结论。既不能认为一种战略一定胜于另外一种,也不能因为国际保险公司鲜有多元化成功案例而断定“多元化”之路在中国市场是一条死胡同。专业化、多元化之争,在竞争战略中已经持续百年,可能还将延续下去。

或许,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而“业务结构均衡,提升空间较大”也成为太保的卖点之一。

路演之后,市场对于太保热烈追捧,询价对象普遍给出了25元以上的高价。最后上市定价为30元。当时,国寿和平安的价格都位于50元之上,太保的定价并不冒进。

12月25日,圣诞之日。

9点28分,高国富敲响了2007年资本市场的最后一锣。太保集团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闪亮登场”,开盘价格为51元/股,较发行价30元上涨70%。

至此,中国三大保险公司,中国人寿、平安和太保集团先后成功登陆A股。索绕中国保险行业十余年的上市梦想,不仅逐一实现,而且开启了一个从“产业保险”跃进“资本保险”的新时代。

当日,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冯国勤祝贺道,“2007年1月9日,中国人寿回归A股市场,敲响了资本市场的第一锣;今天,中国太保又敲响了资本市场的最后一锣”。

他称赞道,中国太保成功登陆A股是公司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一件大事。

莅临上市首日,曾在上海工作多年的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也寄予厚望,作为第一家整体上市的保险集团,整体上市体现了A股市场的价值,也必将强力带动保险板块实力的增加,为其他保险公司上市起到示范效应。

对此,高国富则用“忐忑不安,无比激动”来形容当天的心情。

他坦言:“整体上市,我们是有压力的。但经过前一阶段的路演和集团务虚会,我们相信能够把这份压力转变为动力,用我们的创造回报投资者的信任。”

上市之后,A股市场开始步入深度调整。

不过,2008年半年报,低调的太保却用实在的业绩“惊”动市场。

率先公告业绩的中国人寿、平安表现不妙:中国人寿利润同比下降近四成,而平安则下降一成多;太保却表现惊艳,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4%,远远超出了所有投行的预期。

资本市场大牛转大熊,也打乱了太保的计划。

受困“H股发行价不低于A股发行价”的硬约束,2008年9月14日的期限一过,太保H股发行彻底搁浅,其外资股东凯雷打通H股的退出通道尚需要时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