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蜕变——灵魂的智慧之灯

 投机者的江湖 2019-04-02

蛇因蜕皮而使生命得到了延长,鹰因蜕变而再次飞向长空,大部分人都会完成人的形成,但很少的人会形成蜕变,终其一生也是碌碌无为。

蜕变是痛苦的开始,这是一个选择大于努力的时代,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时代,曾记何时,我们还认为80后的人还不谙世事,现在谈论的却是00后人的未来了,蜕变就是选择新的开始,忘记曾经的荣耀,抹去曾经的记忆,割舍历史的沧桑与沉重,何其之难!思想的惯性像魔咒一样捆绑着我们的行为,但又不得不去放下,因为明天比今天更重要,张爱玲女士也发出了“出名要尽早”的感叹。

1

人皆爱智慧,但智慧又是什么呢?智慧是理解,也是希望,如果说知识是一种积累,那么,智慧就是一种蜕变,没有智慧指引,人生就在黑夜中,“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蜕变是希望的开始,当任正非脱下军装,面对几间深圳的出租房和几个同样迷茫的兄弟时,他们知道等待他们的无情的蜕变考验;当马云不得不去推着他的那辆破自行车和客户谈业务时,他也知道这是蜕变时的痛苦,也是梦想开始的地方,世界永远都是赢家通吃的世界,“一将功成万骨枯”,当一个人到达成功尽头时,回望这条路上,一路尸横片野,这就是蜕变在引领着一路前行,任正非反复告诫自己的员工,华为离破产只有一天,马云也如此。

成功光芒会掩盖手段的黑暗,失败阴影同样也会掩盖人性的光辉,这就是消费主义的时代,也是一个物化的社会,我们都不断追问富人的原罪,我们又都在不断巴结权贵,总是以自己能够结交权贵而自豪,不断晒出自己高质量的朋友圈,蜕变何其之难?

2

当好奇心成了我们生活唯一的动力,行为和欲望只是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旅游也好,娱乐也罢,只是为了满足了“我去过”、“我玩过”,这和去动物园看一些平时看不到新奇的动物有什么区别呢?人性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被异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被异化,就像我曾经问一个推荐给我文章的朋友,“你认为这个文章有思想、有深度到底体现在哪里呢?”,没有想到得到却是长久的沉默,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能枉下判断呢?是满足他自己虚荣心,还是好奇心呢?不得而知。

当“我买故我在”成为一种消费象征时,人自然就会变得虚无而躁动,灵魂就会因此被悬置,德伯家的苔丝就是在这种环境中选择了出卖和背叛,当再次去追求光明和自由,不得不面对着毁灭。

蜕变也是一种安详。内心安详,从不荒凉,当机器时代到来,我们已经脱离了农业时代那种天然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人都变成了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浮躁成了人的必然选择,安详却成了蜕变的内容,内心安详才能回归人的本性,才能发现美的存在,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3

人生的终极目的就是自由,其它都是路径,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多少人一生挣扎所为何来?只是为了获得一点点自由而已,时间的、身体的、财务的、心灵的……

安详是一种自由,让心灵得到了释放,迷茫得到了沉淀,世界在你的眼中不再匆忙的奔波,心就像一湖平静的水,虽然偶尔会因为进入石子起一些涟漪,很快又恢复了平静,那个时候,我们离自己的幸福就会越来越近了。

4

蜕变是一种自省的智慧,当人们都在沉迷丛林法则时,用“见死不救和趁火打劫”来面对市场的竞争时,我们则开始关照自己的心灵,战场上的法则是不能用于平常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那样我们心又能归何处?

中国哲学从来都是追求天国在人间的,不管是孔子的“为仁由已”,还是禅宗的“顿悟成佛”,他们都是在强调一种自省的智慧,反求诸已,方知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蜕变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接受预定的失败,大凡做事情,都是在寻找一种成功的概率,失败也是一种经常的事情,未经蜕变之心,往往都是在无限夸大成功的概率,一旦遇到失败的情况,就去无限制的抗争,结果就是引起更大的失败,愉快接受失败,蜕变就在眼前。

5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化的社会中,是我们的幸运,也是我们的不幸,物化给我们提供一个标准,也容易让我们沉沦,当听到Nana Del Rey用她磁性的嗓音深情地演唱“young and beautiful”时,我们不得不去深深思考人生的意义,生命终将去向何方?

《易经》上说,人到中年后,就到了无师无友的年龄,也过了聪明的年龄,未来还有很长的路都需要通过自己蜕变来改变自己的人生了,用智慧引导自己的人生,人生方有出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