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豺:天才猎手也难逃“濒危”

 零壹贰012 2019-04-02

在动物界,有一种计谋、速度超群的物种,它们是天生的杀手,战力彪悍,也是集体主义的忠实践行者,能合作猎杀比自己体型大几倍的动物。它们就是名声响亮、位居“豺狼虎豹”之首的“豺”,不过却鲜有人了解它们的真面目。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它们的威力并没能让其家族逃离“濒危”境地。

 豺:天才猎手也难逃“濒危”

从外观上看,豺就像灰狼和赤狐的混合体。

豺:吾非狼!

豺的英文名字为“Dhole”,由印度卡纳达语的“tola(狼)”一词演化而来。后来有人把一些表示“疯傻”的词发音和tola混在一起,形成了“Dhole”这个词,表示“傻了吧唧的疯狼”,或者是“疯了吧唧的傻狼”。但其实豺并非狼的一种,二者只能算亲戚。

豺也叫亚洲野犬、豺犬、红狗或红犬,体毛红棕色或灰棕色,杂有少量具黑褐色毛尖的针毛,腹色较浅。我国犬科动物共有4属,即犬属、狐属、豺属、貉(音hé)属。豺是豺属下的唯一物种,狼属于犬属,二者并非同一属。

从外观上看,豺就像灰狼和赤狐的混合体,外形与狗、狼相近,体重约18公斤。其额部隆起,鼻长,吻较狼短而头较宽,耳短而圆。体长约110厘米,比狼略短,四肢也较短,尾巴比狼略长,约50厘米,但不超过体长的一半。

豺属与犬属的基因关系很近,但在身体结构和行为上明显不同。豺的躯干和四肢结构更类似于猫科动物,这使它们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和行动能力;豺较短的前后肢各有四趾,比其他犬科动物少一趾;更大的不同在于,它们不用尿液划定领地,气味腺退化严重,是“最不臭的犬科动物”。

“吹口哨狗”

豺拥有一种与狼和狐狸等犬类不同的独特交流方式——吹口哨。依靠这种传播范围较广的声音来向远处的同伴发出信息,可以防止族群在穿过密林时走散。它们经常发出一系列口哨声、咯咯声,以及刺耳的高频尖叫音。除了相互打招呼以外,在围攻体型较大的猎物时,这些让人不安的豺叫具有调整策略和配合攻击猎物的作用,所以它们又被称为“口哨猎人”。

 豺:天才猎手也难逃“濒危”

豺被称为“口哨猎人”

住哪都行的“栖息地通才”

豺是一个“栖息地通才”,适应各种栖息环境,森林、丛林、山地乃至高山草甸、高山裸岩……几乎从极地到热带它们都能生存,唯有沙漠地区没有豺的记载。豺在历史上曾广泛分布在中亚到我国华南、贝加尔湖畔到苏门答腊岛地区。它们既抗寒又耐热,但以南方有林的山地、丘陵为其主要栖息地。

 豺:天才猎手也难逃“濒危”

豺是一个“栖息地通才”,适应各种栖息环境。

在印度,豺形成相对较大的种群(通常是5到10只,最多25只成年豺),以有效捕获大量猎物、保护幼仔;在东南亚的热带常绿森林中,豺群较小,可能是由于这些栖息地中体型较小的有蹄类动物居多。作为“超级食肉动物”,其首选猎物是体重40~60公斤的有蹄类动物,足够数量的有蹄类猎物(尤其是鹿类)是豺对栖息地的主要要求。当然,猎物对象和数量也会发生季节性改变。

除了猎物数量,可能影响豺选择栖息地的其他重要因素包括人类干扰水平、水源可利用性、老虎是否存在以及繁殖地点的合适性。

严格的一夫一妻制

在一个豺的大家庭里,一般以一对成年夫妻为核心,其他成员包括它们的幼仔以及核心夫妻的兄弟姐妹。和很多动物喜欢在春夏繁殖不同,每年9月到次年2月才是豺的交配季。

其繁殖方式很特别,家庭核心的豺夫妇会想办法阻止较年轻的成年豺出去另立门户,比如“内当家”雌豺会与群里“未婚”的成年雄豺搞“暧昧”,笼络它们的心,以免它们离开豺群。这么一来,豺群里所有成年豺都会尽全力养育它们的幼豺。

“内当家”只与豺老大交配,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雌豺经过约两个月的妊娠期后,在靠近河床或岩石中的巢穴产下4~6只幼仔,多时有八九只。繁殖力的大小,取决于自然环境的优劣和动物资源的丰歉,还往往与被食者维持一个相对平衡状态。幼仔通常在11月到来年3月出生,初生时背上有深褐色的绒毛。

 豺:天才猎手也难逃“濒危”

怀孕的雌豺。雌豺经过约两个月的妊娠期,在靠近河床或岩石的巢穴中产下4~6只幼仔。

幼豺出生后,不到一个月内就开始吃豺老大反刍出来的肉。前一年出生、亚成年的豺可以负责给更小的幼仔当“保姆”和“导师”。幼仔70~80天后可随父母外出活动,5月龄开始跟着家族学习捕猎技巧,8月龄就可独立猎食。幼豺1~1.5岁达到性成熟,寿命约15~16年。但性成熟后能不能顺利繁殖,还得看族群规模以及它在家族中的地位。如果族群单薄,内当家为了确保捕猎效率,会笼络“豺心”,不让未育的成年豺离队找对象。

切腹、掏肛,捕猎手段猥琐

豺是一种智力水平相当发达的动物,每个团队始终不渝地贯彻集体主义,组织严密,讲究战斗策略。它们的听觉、嗅觉、视觉都非常敏锐,犬齿尖锐,还擅长跳跃,高能达3~3.5米,远可至5~6米。这样的身体素质和社会性让它们有能力合作围捕鹿、水牛等大型猎物,而且成功率高。

 豺:天才猎手也难逃“濒危”

豺的食量不小,成年雄豺一餐可以吃下4公斤的肉。

捕猎时,豺群盯住目标后会接力追逐猎物,追上后包围猎物,从各个角度展开攻击,这样的目的是让猎物感到迷惑和慌张,以便制造机会攻击猎物的薄弱部位。其中一两只豺会伺机咬住猎物的口鼻部位或眼睛,使其找不到方向不能逃跑,其余的豺则重点攻击猎物的体侧和尾部,靠切腹、掏肛这种不致命但很“下作”的手段拖垮猎物。对大部分犬科动物来说,爪子往往是有效的捕猎工具,而豺的指爪更胜一筹,不但是一把利刃,而且还带倒刺,能划开猎物的腹腔,拉出肠子,令其肚空血尽,活活疼死,可谓场面惨烈、行径猥琐。因此历史上豺的声誉很差,被称为“丛林害虫”。在同域分布的麂类、鹿类、麝类、鬣羚、斑羚、羚牛和野猪等大、中型有蹄类动物,它们几乎都能对付。据说在危急情况下,规模较大的豺群甚至和老虎火并。

 豺:天才猎手也难逃“濒危”

豺的身体素质和社会性让它们有能力合作围捕鹿、水牛等大型猎物,而且成功率高。

和狼群中由地位最高的头狼优先享受猎物的做法不同,豺群捕到猎物后会先让幼仔进食,成年成员负责守卫。幼仔吃饱以后,成年豺才会过去吃。这种行为给这些冷酷的猎手增添了些许温情。

豺的食量不小,成年雄豺一餐可以吃下4公斤的肉,相当于其体重的1/4。必要时,它们可以连续3天不吃东西,然后再去打猎。中午时分,豺会尽可能地躲在阴凉处小憩,为了应付速度极快的狩猎尽可能保存体力。

 豺:天才猎手也难逃“濒危”

豺的猎物和虎、豹等其他大型食肉动物的重合度较高,所以它们不得不面对种间竞争的压力。一般只有面积广阔、食草动物种群数量比较丰富的栖息地,才能维持豺种群的存续。

分布范围锐减3/4

豺的威力并没有让它们远离濒临灭绝的名单。上世纪90年代以来,豺在全球的数量急剧减少,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估中,豺被列为“濒危”级(EU)物种,其数量下降趋势还未被遏制住。根据IUCN官网信息,2015年5月7日评估后的资料显示,豺的分布范围已经缩水了75%之多。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阿富汗在内的一些国家,已经有30多年没有豺的确切记录,被认为在这些地方已经绝迹。根据IUCN的统计,全球估计只剩4500~10500只豺,其中有繁殖力的成年个体只有949~2215只。

 豺:天才猎手也难逃“濒危”

根据IUCN的统计,全球估计只剩4500~10500只豺。

在印度森林里,绝大多数动物都不爱在与人类活动有交集的区域生存,它们(尤其是豺)提防人类是有道理的。英国殖民统治印度时,豺被归为“害兽”,它们的地位与犯狂犬病的狗一样低贱,因为它们会杀死英国人想猎杀的动物,所以也遭到无情屠杀。直到20世纪末,猎杀豺仍是可以领取赏金的。现在人类才终于意识到自己错了,在豺濒临绝种前总算是停止了对它的捕杀。

 豺:天才猎手也难逃“濒危”

豺是一种智力水平相当发达的动物,每个团队始终不渝地贯彻集体主义,组织严密,讲究战斗策略。

我国1989年开始施行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豺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栖息地减少、盗猎、猎物数量减少、种间竞争、家犬传播疾病以及自然灾害等多重打击下,豺不知不觉间已成为中国的稀有物种。它们很容易受不同疾病的影响,特别是在与其他犬科动物共同生活的区域,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犬瘟热等。由于长期以来对豺极度缺乏关注,我国关于豺的野外观察研究和监测数据太少,提供不出多少有效的资料,IUCN就用“高度不确定”来描述中国豺的分布和种群数量,大部分信息来自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的豺亚种,而豺在高原地区的分布、活动及种群信息非常匮乏。

目前我国仅见于青藏高原周边

根据近10年内野外调查的结果,中国只有6个省份有豺的确切记录,分别为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黑水河自然保护区、卧龙自然保护区)、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疆(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保护区)和西藏(墨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们基本都环绕在青藏高原边缘。曾经生活过豺的东北、华北、华南和华中地区,近年都未见有豺的踪迹报道。

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6年曾拍摄到两组豺的画面,一组位于保护区内的查干布尔嘎斯河谷地带,清晰记录了豺觅食和撕咬猎物的场景。另一组拍摄于山涧,记录了豺群经过的画面,最多的时候超过10只。这也是迄今为止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记录到豺数量最多的一次。

 豺:天才猎手也难逃“濒危”

豺的躯干和四肢结构更类似于猫科动物,这使它们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和行动能力。

2017年6月,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白扎林场首次记录到豺的活动影像。囊谦地处青藏高原东部,青海省南部,境内大小山脉纵横交错,峰峦重叠,作为青藏高原向横断山的过渡地带,生态地位特殊,有金钱豹、雪豹等珍稀动物。

2018年12月26日,云南临沧市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首次正式对外公布,该局安装在保护区内的红外相机拍摄到了豺,这是该保护区成立32年来首次记录到豺活动的珍贵影像资料。这些资料将为研究和保护豺这一世界濒危动物提供重要依据。

豺是豺属唯一的物种,若失去了它,地球将失去一个完整的进化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