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楹四期学堂讲义]  第四讲  论联绝句十八首

 江山携手 2019-04-02
[中楹四期学堂]
第四讲:《论联绝句十八首》  
 
2015.9.27      主讲:抱犊散仙

      本来金主任给我安排的是讲挽联,但大过节的,讲挽联实在不合时宜。于是就决定由我随便讲了。
      但这随便讲,却也很为难。我想来想去,也不知讲啥是大家喜欢听的。后来干脆决定,讲一下我多年次写的《论联绝句十八首》吧,先讲明,这个只是我个人观点,对与不对,大家海涵就是了哈。
      先看一段话,是这十八首诗发表前,我写给编辑信中的话,编辑作为小序发在了文前
      仅仅把对联视为和律诗一样的文学体裁或文体,并因此而忽略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是偏颇而不完善的。而且必将会导至对联创作脱离载体,脱离生活。我们的对联理论研究应该重视对联的实用性研究,重视对联与民俗关系的研究。在一些问题上也应该重视其“用”的方面研究。为此写了论联绝句十八首.唯在抛砖引玉。
       这段话比较枯燥啊,但这是我对对联写作的一个认识,我这十八首诗的一个中心,就是重视联的“用”的关切。

先看第一首诗


凡事形成俱有因,莫凭管见即标新。
联从诗律脱胎出,写上桃符才算真。
   
      讲:此诗是说楹联是最初是由律诗演进而来的。没有律诗的成孰发展,就没有对联的产生。这是我的个人观点。另一方面我认为对联的产生,是对仗这种文字形式与生活(也就是题写桃符)结合才最终成为独立文体的。因为,中国的文体除了诗歌,其他文体都是为了“用”而作的。比如碑记、志铭、诔等。对联最初本来是一种实用文体。他的文学性特别是抒情性,是后来才发展起来的。
      这个,大家可以看一下文心雕龙,其中讲的文体,多数是古人实用的。所以我们研究对联,要注意它的实用性特质。我说,“写上桃符才算真”,即是从本源上对其实用性的一种肯定。如果当初没有写桃符这个现象,是不是会有对联形成呢?我认为是不会的。因为要照顾实用性,所以对联在创作时就要考虑很多实用的因素。这个在下文中会说到。


定性文学偏概全,立身原本在楹前。
人家日用寻常物,火燎烟熏年复年。
   
      此诗是承上一首诗而来。还是说明对联的本来特质。如果只定性其文学性,是偏颇的。它最初是用在楹柱上的东东。它是人家日用的寻常物,或春节张贴以增喜气,或结婚以装点门楣,或丧事用以吊挽,总之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实用文体。
      我们看古人对对联的分类便可知道,联首先是“用”的。


余庆长春久惯知,宋前唐后正其时。
滥觞由此实非误,蒂落瓜熟不我欺。
   
       此诗主要说对联的起源,我认可起于五代的说法,主要原因是:一,孟昶的“新年纳余庆”联是至今唯一靠得住的最早写到了楹柱上(也就是用于实用)的。二,五代恰是律诗经唐代发展达至了烂熟的程度,对联由其脱化出来,在这个时期是最合乎客观规律的。
     这段对创作没什么意义,只算个学术观点。


历数唐诗及宋词,元人散曲亦相宜。
清联未必称雄长,恰似群芳竞放时。
   
       此诗主要针对原来有人认为的“清联”是与唐诗、宋词、元曲一样可代表一代文学的东东。我对此不以为然。我认为,清代无论是诗、词、曲、散文、小说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清代没有代表性文学体裁,它是群芳竞放。这个也只是个观点。


仄仄平平仄仄平,调声需要自然工。
休将格律为牢禁,不即不离今古同。
   
       这第五首,是有些意义的。这首讲的是平仄格律问题。相信大家对平仄格律都是知道的。此诗主要针对一些人把对联的平仄格律视如金科玉律、丝毫不肯通融的现象写的。我以为,楹联的调声,不是不要格律,但也要合乎自然。总之,不要因为平仄之协而害得意思拗扭不通或满篇生造词语。对于平仄的把握,还是本着“不即不离”的原则吧。这个观点并非我个人的,其实我们看古人联,很多时候并不是很合乎平仄规定的。这里举个例子,我曾写有一副月老殿的联,是这样的:
求我赤绳系足,其实也容易;
要他白首同心,恐怕不简单。

      大家看这副联,平仄应当是没大问题吧。然而却有某专家指出,说足字的位置,应当用作平声,心字的位置应该用作仄声。我却以为,这联因为是口语联,所以这声调以口语化为宜,不必执着于那屁规则吧
这也就是我诗中所说的:调声需要自然工。
 

文章起转从来有,说到长联道亦同。
屈指几人谙此味?大观楼上问髯翁。
   
      对联也是文章,既是文章,自然就要有其章法。中国的古文写作,讲求起、承、转、合之法,在律诗、绝句的写作上也是如此。
      比如绝句,第一句起,第二句承,第三句转,第四句收。颈句若能回转好,结句便如顺流船。便是对绝句写作的形象诠释。我的看法是,对联也是如此,特别是长联,自有其起转的规律。大家不妨找好的长联分析一下,是不是有这样的规律呢。
      但我们当下好多写联的,特别是较长的联,往往出现堆砌没章法的毛病,让人看了如堕雾中。真正的好长联,绝不是没任何章法的词藻堆砌。要了解其意趣,可以认真地读一读孙髯翁的大观楼长联。希望大家多找些联来研究分析一下。掌握大家写联的章法安排。


联虽小技欲精深,比似干将百炼金。
但得功成神鬼泣,莫教粗制易消沉。
   
      这首说写联要精而且深。要立避俗滥。就仿佛冶炼干将莫邪之剑一样,只有千锤百炼才能写出动人的作品。
      许多初学写联的朋友,往往追求速度和数量,不肯下苦功去推敲构思,不肯去炼句,结果写好多联,真正的干将莫邪一个没有。


为联巧妙趣无穷,最怕牵强句不通。
好把枯肠搜索遍,匠心别具是神工。
   
      此诗仍是承上一首诗意而来。此诗讲的意思是说虽然对联讲求巧妙有趣,但为了追求联的巧妙而弄的句子牵强不通,或生出歧义来,就是弄巧成拙了。真正上好的联,应是作者“枯肠搜索遍”得来的别具匠心之作。只有这样的好联,才能称得上“神工”。 这样的反面例子,在现实写联中是有的。有些朋友的联,不是让人看着似是而非,就是容易生出歧义来。总之是推敲不够的原因,或是为了搜奇弄巧,结果弄巧成拙了。


搜奇弄巧莫矜能,器识卓然最上乘。
语是平凡方透彻,胸无丘壑不崚嶒。
   
      此诗所讲,乃写联的格调。与所有文学作品一样,从对联中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境界和胸襟来。有的作者,一味追求奇巧,或炫其才能,结果反倒把联弄的“小器”了。
      还有的朋友一味追求句子的奇异,结果弄的语言生涩,佶屈拗牙。影响了全联的感染力。所以,我们写联,一定要有一个一个大胸怀,要有卓然的器量和认识,只有这样写出来的联,才不落俗套。另外,好的联语,并不是越艰深越好,而是寓深奥之理于平凡之语中,能以平凡之语把深奥之理写明白透彻,这才是联家的真功夫。


佳联贵在能实用,因事因情制所宜。
谁见人家楹柱上,迎春遍写败兴词?
   
       此诗仍从联的“实用”特质上来讲。这个不用我讲,相信大家都明白。我发个图片,大家看是不是很不合时宜呢。
经忏可超生,难道阎王怕和尚?
纸钱能赎命,分明菩萨是脏官。
      这联算写的不错吧,说理透彻,也问的有理。但这联挂在观音殿上,是不是在骂菩萨的意思了。这样总是不合时宜吧。所以我们写联,一定不能忽略了联的“用”。这是我一直强调的。

十一
赠人未必嵌人名,刻划人情或事情。
赞不由衷徒见笑,骂如精彩亦蜚英。
   
      此诗写赠人联。我们写赠人联往往喜欢嵌上受赠人的姓名,这当然很好。但如果只是为嵌而嵌,而又嵌的毫无意义。这就不好了。好的赠人联应当是能写出受赠人的特点来,夸也夸到实处。要不然就写成具有启迪意义的格言联,算是赠人以言吧。总之,你写联赠人夸人,如果夸的不切实际,那还不如骂到切实的更让人受用呢。
       比如你写联赠我,说我是玉皇大帝下界,孙大圣再生。我只好当一块笑料看了,别人也会说:屁!那你还不如说我是个穷小子实在呢。这样是说,写联要切合实际,要让受赠人能接受。

十二
漫言和寡是清高,深入人心方自豪。
联外功夫勤练达,何愁元白不折腰?

       这诗还是从联的立意构思上来讲。有的哥们说:你看不懂我的联,是我曲高和者寡。我说:屁!好的联应当是让人略一看,就能产生共鸣。
能打动人心的才是好联。只有把联外的功夫练好了,世事洞明了,写出来的联,才能是真正好联。

十三
九流三教道非一,谁识灵机楹上题?
唯有通才如健翮,浓情淡写亦堪奇。
   
      这一诗,仍是立足用字。
      我们写联,不一定会写什么题材的。有的是写佛教用的,有的是道教用的,有的许是基督用的,还有的是特种行业用的。这就要想到,九流三教道非一。
       要写好各类联,就要对各类事情都有所会心再落笔,这样才能保证不说外行话。所以,联人要做通才。比如你写佛寺联,写的让和尚看出笑话来,就丢人丢到方外了哈。可不慎欤?这也是讲个联外功夫。

十四
联与诗词一脉承,兼收骈散意相仍。
兴来莫忘思高致,格调清新第一层。
      前两句说联是在继承诗词精髓的基础上,兼收了骈体文、散文甚至白话文的优点,终成大观的。但无论什么风格,写的时候不要忘了要有“高致”,要“格调清新”,才不致俗滥。

十五
济济联朋莫诩夸,先成风格后成家。
标新领异开生面,占尽芳春是此花。
      第一句联朋,是说我们大家哈,也包括在下了。希望大家“先成风格,事成名家”哈。路径也有:标新领异开生面。这里偷了板桥先生的意思: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十六
联书厚厚积成山,圈外几人仔细看?
毕竟不如楹上好,一人写出万人传。
      这个写时,好像还没网联哈,意思是:你写那么多联装在书里,圈外几人看啊。毕竟不如题到楹柱上好,一人写出万人传。

十七
联论论联格律多,谁从意境探婆娑。
黄金万两求珠玉,漫把空函费琢磨。
      这个是说对联理论书多的是讲联律的,但却少讲意境的。这是十几年前的情况了,此诗好像过期了。学联,总是要从立意写境上下真功夫。

十八
诗词原亦籍歌传,戏曲还从台上妍。
叹息风光都不在,惟余好景看楹联。
      诗词原来也是借着歌唱流传的,戏曲则是在台上演的。然而,现如今都成象牙塔中的玩艺了。只有咱楹联,还有好景哈~

                         ——摘自《中国楹联论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