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毕业了,她带着国奖、专利、SCI论文跨越2000公里,为了......

 jdycs1234 2019-04-03

毕业了,她带着国奖、专利、SCI论文跨越2000公里,为了......

作为交大学子,

发表SCI论文、获得专利授权,

她在科研路上努力开拓;

作为2019届毕业生,

投身装备制造业,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她选择为国家振兴贡献力量

......

她就是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专业2019届硕士生朱彦楠

毕业了,她带着国奖、专利、SCI论文跨越2000公里,为了......

毕业了,她带着国奖、专利、SCI论文跨越2000公里,为了......

朱彦楠,师从机电控制与物流装备研究所王旭永,硕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1篇SCI、1篇英文EI、1篇中文EI级别学术论文及1篇第二作者的EI文章,一项发明专利授权,她还曾获得SMC一等奖学金、康明斯奖学金及柳工成绩优异奖学金等荣誉。

与机械“一见钟情”,

她说:“越努力,越幸运”

日新月异的交大,带给我的不仅是专业知识上的提升与沉淀,还有视野的开拓与精神层次的升华。我相信,越努力,越幸运。

朱彦楠来自黑龙江省,因为从小的兴趣,本科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初入校园,一度也因身边的男女比例很不适应。但深入接触后,她逐渐积累起对专业的热爱,投身工科六年,她说自己“变得吃苦耐劳,从不矫情和挑剔,能够更加理性地对待周遭世界”。本科期间,除了成绩优异屡次获得奖学金外,她兼顾科研,热心公益,更连续一年利用周末时间义务为农民工子弟小学及残疾人家庭的学生进行课外辅导。

2016年,朱彦楠选择以考研的方式进入交大。对于备考的那段时光,她十分感谢曾经那个拼了命的自己,用“越努力,越幸运”来概括。

毕业了,她带着国奖、专利、SCI论文跨越2000公里,为了......

逐梦交大,

工科“软妹子”开发程序,也能开马达

初次见到交大的场景仍在她心中历历在目:黄昏时候,坐在学校大草坪上,抬头看那湖水和远处的钟楼,感慨万千。她在心里悄悄告诉自己:曾经的努力没有白费。朱彦楠沉浸于浓厚的科研氛围中,感到无比幸福。

毕业了,她带着国奖、专利、SCI论文跨越2000公里,为了......

研一期间的研究生复杂机电竞赛带给了她全新的体验,她负责一款针对人口老龄化的多功能医护床的核心电控技术的开发和调试工作。在实际项目的锻炼下,她不断积累了控制器及程序开发的经验,也获得了课设一等奖的荣誉。

在导师王旭永的指导下,她先后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装配预研教育部联合基金项目,专注于凸轮转子叶片马达的液膜厚度设计优化、单叶片摆动式液压马达动密封摩擦机理研究。

毕业了,她带着国奖、专利、SCI论文跨越2000公里,为了......

毕业了,她带着国奖、专利、SCI论文跨越2000公里,为了......

为了梦想,

回到2000公里外的老工业基地

忠于内心、适合自己,那便是最好的决定。

朱彦楠说自己在择业时更注重自己内心真正的追求。面对外资、合资企业的高薪诱惑,她最终选择去往哈尔滨电气集团。

本科期间就到哈尔滨电气集团参观实习过的她,折服于哈电“承载民族工业希望,彰显中国动力风采”的历史使命,也想起了上海交大“选择了交大,就选择了责任”的教导。

毕业了,她带着国奖、专利、SCI论文跨越2000公里,为了......

无论在哪个城市,从事何种行业,只要踏实肯干、兢兢业业,就一定能做出一番成绩来。回到家乡就业,朱彦楠希望让自己放下包袱,去追求自己向往多年的生活,为家乡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投身建设祖国装备制造业,把自己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朱彦楠觉得这是交大人的使命。回报家乡,回报社会,她会在融入职场的同时,也在企业导师的支持下,继续在学术道路上不断追求,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

毕业了,她带着国奖、专利、SCI论文跨越2000公里,为了......

她是众多选择前往重点行业

就业的毕业生之一。

用青春热血努力拼搏,

在立志报国中实现梦想,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一己之力。

交大人,

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