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为什么儒家思想比道家思想更受欢迎?

 数数数据库 2019-04-03

道家和儒家是传统文化最主要的部分,其实两者难以简单的比较,因为具体的内容很多,最好是详细的了解。这里只能简单介绍一下。道家的核心主要是道德经。源头基本是周易。包含的观点大概是道,辩证,守弱,无为这几条。

历史上,为什么儒家思想比道家思想更受欢迎?

道是一种规律,万物产生于道,遵循道。内在的逻辑是,这些规律也符合道。就是因为这些辩证的规律,所以道德经认为守弱经常是比争强更好的选择。比如知白守黑,以柔克刚等。在守弱里有一个非常典型的就是无为。这个无为的含义比较丰富,大概就像守弱一样,无为的效果反而好过有为。儒家可以大概分两种。先秦的儒家不提倡愚忠愚孝,秦后的儒家提倡愚忠愚孝,因为秦后的儒家主要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这也是儒家后来被很多人严重讨厌的原因。

历史上,为什么儒家思想比道家思想更受欢迎?

实际上不提倡愚忠愚孝的儒家并没有那么多缺点。论语的内容比较分散,可以简单概括几条。首先是关于人际关系,这是孔子的主要观点。前提是反对愚忠愚孝。通过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达到各种好的效果。其中君臣关系可以叫做礼,或者说礼乐,因为那时候的礼节和音乐主要就是为了凸显等级地位。孔子非常看重礼,但是这一点在现代社会已经不太适用,基本可以舍弃。父子关系可以叫做孝,孝也是孔子的另一个重要观点。

历史上,为什么儒家思想比道家思想更受欢迎?

把这些人际关系扩展到普通人之间,可以叫做仁,但是仁的含义还要更加丰富。这些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叫做一种和谐。和谐是儒家的一个比较高的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一种最高级别的和谐,也就是大同社会。很多观点可以说充满了智慧,还有很多内容极有利于提升一个人的能力和素质。这些也可以说是论语里质量较高的部分。有很多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典型的比如仁义礼智信,还有很多君子小人的观点,但是具体内容比这要丰富的多,就不详细介绍了。其中有一点是比较重要的,就是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仁在周以前是个简单的字,代表两个人之间良好的关系。在孔子这里仁的内容变得极其丰富,而且标准极高。可以简单认为,严格做到了孔子人际关系的要求,以及修身养性的要求之后,就做到了仁。然后还有一个贯穿始终的特点,就是中庸。中庸在论语里只出现了一次,是礼记里的一篇,也是四书之一。

历史上,为什么儒家思想比道家思想更受欢迎?

虽然孔子自己说他一以贯之的特点是忠恕,实际上说是中庸更合适。中庸的具体含义比较复杂,可以简单理解为既不能不够也不能过分,类似于一种平衡的特点。但是还要两方面都要照顾到,类似于一种完美主义的特点。实际上注重平衡,追求完美,应该也是孔子的一个特点。所以结合道家和儒家的主要特点,比较异同不是那么容易。因为它们的很多内容不在一个领域。但是有几个比较是常见的。道家肯定是推崇无为,所以儒家可以叫做有为。虽然儒家也提倡国家混乱要保全自己,但是主要是要积极作为。道家的最高标准是道,儒家的最高标准可以说是仁。道是符合规律的,但是不考虑很多道德。

历史上,为什么儒家思想比道家思想更受欢迎?

仁主要考虑的是道德。在道家看来,大道废有仁义,也就是说道比仁义要高一个级别。当然儒家并不赞同。道家大概也就自私一点,主要考虑的是个人利益。儒家大概也就无私一点,因为有大量的道德要求。两者的相同点看起来真是不太多,要说相同,可能都和周易有一定关系。道家和周易的关系非常大,孔子自己很喜欢周易,做了易传,很重视易经哲理和为人处事的部分。所以周易的一些特点可能给了孔子启发,这一点和老子类似。另外周易中有等级的观念,这和孔子的想法类似。而且虽然两者看似有很多矛盾,实际上也可能是比较融洽的。比如论语里其实也有关于无为的观点。

历史上,为什么儒家思想比道家思想更受欢迎?

道家和儒家是传统文化的主要部分。可以说有很多价值。但是也必须承认有一些缺点。在特定的领域里适用,不可能适用于一切情况。肯定有很高的价值,但也不可能是无所不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