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解:重道轻器

 资源868 2019-04-03

【题目】

2019.4福建省质检·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有关毕昇的历史记载仅见于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宋仁宗)庆历(1041-1048)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共274字。毕昇的生平如籍贯、家世、经历、生卒等均无记述,而其他稗官野史也未发现任何线索。1990年,湖北英山发现一古墓碑,刻有“故先考毕昇神主、故先妣李氏妙音墓”“孝子:毕嘉、毕文、毕成、毕荣。孙男:毕文显、毕文斌、毕文忠”和“皇祐四年二月初七日”(1049年宋仁宗改元为“皇祐”)等字样。根据墓碑的形制、花纹、结构,专家确认其为宋碑。在墓碑出土地附近至今存有毕家坳、毕家铺、毕家畈等地名,相传为毕、李、肖三姓聚居地。这一带还保存着一些宋元以前的毕姓坟墓。如今该墓碑被认定为毕昇墓碑,成为国家二级保护文物。

——摘编自孙启康《毕昇墓碑鉴定及相关问题考证》等

1)根据材料,归纳英山古墓碑被认定为毕异墓碑的证据。(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籍中对毕昇记述很少的原因,并说明毕昇墓碑被定为国家级保护文物的理由。(9分)

参考答案

1)碑文标明墓主为毕昇;碑文与《梦溪笔谈》记载相印证;墓碑的形制、花纹、结构为宋代样式;周边有毕家坳等地名;当地有毕姓家族的坟墓。(6

2)原因:重道轻器的文化传统;毕昇社会地位低。

理由:毕昇墓碑的史料价值高;毕昇的发明影响深远。(9

知识拓展

“道”即“形而上者”,是非物体的、抽象的精神因素;“器”属于器物层面,也可以理解为追求物的手段或技能,即“形而下者”。

在春秋战国时期,也就是我国传统文化奠基时期,“重道轻器”的思想观点已经确立。所谓“重道轻器”,就是重视人伦道德,轻视科技发明和创造。那一时期的思想家基于对“器”的片面认识与对“道”的过高评价,认为治国安邦、稳定战乱的关键是用道德学说去熏化人的心性,使其进行自我约束,达到以“道”平治战乱、安民济世的目的;“器”乃“奇技淫巧”,“不为士齿”,甚至要求极力压制。

RECOMM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