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为P30镜头4800万像素是逆天还是噱头 想干掉单反还为时过早

 太行森林 2019-04-03

日前,华为在法国发布了最新的手机产品P30系列,包括P30和P30pro。好好的一场手机发布会,赤裸裸变成了一场相机发布会。半数以上的时间在介绍P30的拍照功能,4000万像素,大光圈,高感光度,这些曾经是相机专用的卖点要素,变成了一台手机的要素。

号称“改写影像规则”,可以“替代甚至超过单反”的手机,到底底气在哪儿?可惜的是,蜘蛛君看了价格以后,默默闭上了嘴,本以为卖肾换iPhone已很难理解了,没想到国产机卖肾也不一定买得起。拆箱测试,甚至是拆机测试,那是大号们的权利,我们这种小号没人会送来工程样机,更没人会送来实机测试。算了,理论上拆解一下仅供参考吧。

像素万能论的误区

首先,像素有多重要?明确地说,像素确实很重要。简单说,像素由图像的小方格组成,这些小方块都有一个明确的位置和被分配的色彩数值,小方格颜色和位置就决定该图像所呈现出来的样子。像素的呈现方式和马赛克差不多。

像素是图片上不可分割的单位。每一个像素格都代表单一颜色,而一张照片是有很多个像素格组成,而手机和相机说的像素就是在拍出的照片中最多能分割成的像素格。也就是说,单位面积上,这种小方格越多越密集,图像质量越好。

当然这里的质量仅仅指图像的理论清晰度及输出图像的画幅大小,并不是成像画质的主要条件。而且,像素有时候和画质会出现反比情况,像素越大在弱光条件下,反而会造成更多的噪点。这个问题,需要从相机的感光器件上分析,后面就可以看到。

那么,影响图像质量的重要条件还包括哪些呢?

镜头的光学性能

当然,作为P30宣传卖点的莱卡镜头,在摄影圈内,被奉为神一样的存在。简简单单来说,一枚最普通的莱卡单反镜头,低于2万的算你抄上了。用几千块钱,买几万块钱的莱卡镜头,你是不是赚到了?

等一等,如果先被牌子拐走就彻底跑偏了。影响镜头质量的因素还有很多,摄影爱好者都知道,定焦头永远比变焦头好,对变焦镜头的评测要从很多方面来看,比如变焦头的镜头组,镜头并不是只有一个镜片,而是由很多片透镜组成,以实现更好的成像,光线通过时,镜片会层层过滤杂光(红外线等),这是非常复杂的工艺和运算方法。多层镜头组合,它们会互相矫正过滤。每多一片最终成像就会更趋向完美一些,但相应造价也更高一些。所以,理论上镜头片数越多,成像就越真实。

再比如镜头的材质,是塑料的还是玻璃的,成本和质量显然不同。镜头的工艺如何,你配个近视镜还得问问有没有防蓝光防眩目贴膜呢,更何况是相机镜片。

很可惜,在P30的发布现场,如此被当作颠覆性的镜头,没有更详细的说明。

感光器件的关键因素

感光器件说简单点,就是以前胶片相机感光成像到胶片上,而数码相机感光后成像到这个感光器件上。相机圈一直有种争论,CCD和CMOS到底哪个好。普遍意义认为,感光元件越大成像质量越好。

业界一般认为,CCD的优势在于成像质量好,但是由于制造工艺复杂,只有少数的厂商能够掌握,所以导致制造成本居高不下,特别是大型CCD,价格非常高昂,而研发成本高昂且画质提高基本已到瓶颈。而在相同分辨率下,CMOS价格比CCD便宜,但是CMOS器件产生的图像质量相比CCD来说要低一些。

我们回头看像素和感光器件的关系。画质由传感器上像素的感光面积决定,像素越大颗,那么感光面积就越大,得到的信号就越准确,生成的图像画质就越好。相应的,像素越多的相机,那么传感器上挤下的像素就越多,像素感光面积就被挤得越小,得到的信号就越弱,最终相机由于得到的信号有所缺失,会采用猜测插值来处理,得到的图像就会有伪色、噪点或画质变差。

那么,如何通过一种手段或者技术,平衡像素、感光器件、镜头和图像的关系,那么就要继续往下看一个名为图像处理器的东西。

但是无论如何,对数码相机来说,感光元件的品质是十分重要的。可惜,这一点上,在P30的发布会上也没有揭开面纱。换一种看法,手机就那么大,镜头就那么小,感光元件能做多大?工艺能有多复杂?

图像处理器的技术水平

在数码成像的工作流程中,镜头和感光元件的工作都是基础性的,影像处理器的工作则是决定性的。数码相机最终能拍摄出什么样的图片,图片色彩的丰富性和饱和度、图片的整体层次感、图片效果的细腻程度、细节部分的表现力等,都要经过影像处理器的处理之后,才能展现出来。

不论是小米的超感光AI双摄、还是P30的超感光AI图像引擎,提高的感光度对夜摄功能的提升是会有一些帮助的,但与真正的图像处理引擎相比,基本属于两套系统,根本无法做到追上或者超越对方。

起码目前市面上可以叫得出名字的图像处理器厂家也就那么几家,基本都在日本。其中C系、N系两大阵营,追赶最快的S系,和半死不拉活的注入O系、S系等。

反正目前为止,这些厂家没听说有一家能做手机图像处理器,别的不说,单单一个功耗问题就不是手机那块可怜巴巴的电池可以承受的。可能美图专门做的手机图像处理芯片更靠谱一些吧。

写在最后:

以上是一些关于手机和相机拍照在硬件功能上的对比。可能不尽详细,诸如光圈快门、曝光、影像处理逻辑、图片存储格式、后期调整等更细的因素,实在太过庞杂和专业。不仅手机和相机在争,在相机和手机的各自行业内的各派各厂家也在争,多说也无益。

智能手机改变了人们生活,智能拍照手机改变了影像世界,这都是不可否认的现实,未来智能手机会越来越重要,功能越来越多,拍照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但如果说,谁会替代谁,还为时过早,说谁全面超过谁,也有点吹牛X之嫌。

手机拍照的优势在于便利性,功能越强大,衬托的越是便利性。一位娇小可爱的女性,扛着几公斤的摄影器材爬山,恐怕谁也舍不得,一台高水平的拍照手机完全能满足某些需求就可以了。

而相机的优势在于可玩性,不论功能是强大还是简单,可玩性都很高,特别是越低端的相机,如果想拍出好片子,就需要对影像有全面深刻的理解。你能想像得到,同样拍一个风景,你能拍出十种不同的风格,靠的不是滤镜,而是一顿天花乱坠的操作。

简单总结一下,拍“到此一游”手机足够了,搞专业摄影或者图像创作,相机目前还不能被取代。

你可以拥有一台P30,也可以只用“黑白屏”。

你可以拥有一台单反,也可以只有手机拍照。

这些都不影响什么。

如果你有一颗跳动的心,哪里都是风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