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埃及南部,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之一,全年日照长达3000多个小时。 一望无际的贫瘠沙漠,如今正变成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生产地。浩瀚的沙海被一片片银光闪闪的太阳能板覆盖。 不久前,埃及投资和国际合作部官方账号在推特上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来自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企业在埃及完成了三座太阳能发电站的建设工作。 推文配上了一个太阳的表情包,配图中还展示了这三座发电站的规模:单个装机容量均达62兆瓦。 该项目所在的埃及本班光伏产业园是埃及第一个太阳能村。 这座占地37平方公里的园区地处沙漠腹地,全面投入运营后,其预计总装机量可达近2000兆瓦,使它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光伏产业园之一。 ▲埃及本班光伏产业园 在不少埃及人看来,这座太阳能村将在该国的能源转型中发挥“大作用”。 据当地报道,埃及国内超过90%以上的电力供应都来自传统的发电模式。但发电的成本也一直在增加,使得民众和企业都倍感压力。 为此,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埃及希望将这一清洁能源利用起来。 埃及终年阳光普照,一年四季干旱少雨,其全境96%的面积都是沙漠,每平方米每年的太阳直接辐射达2000至3000千瓦时,利用太阳能的条件可谓得天独厚。 埃及《第七日报》2018年的一篇报道称,当下埃及可再生能源在本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占比太低,仅约8%,因此,2018年有望成为埃及太阳能“强劲发展的一年”。 尤其是本班光伏产业园的建成,有望大幅提升清洁能源的供应。 ▲工人在光伏产业园中工作。 埃及电力和可再生能源部长沙克尔曾表示:到2020年,埃及计划实现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总电力装机容量的20%。 ▲工人在安装太阳能板支架。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有着雄厚技术背景的中企参与,为埃及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助了一臂之力。 埃及前总理伊萨姆·沙拉夫对此寄予厚望:“借鉴中国的光伏技术非常重要,不仅可以减少基础设施投资,还可通过快速发展以消除贫穷。” 2015年8月,中埃签约筹备可再生能源国家联合实验室,迈开了具有实质意义的重要一步,推进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深度合作。 2018年4月,本班光伏产业园首个由中国企业承建并参与融资的光伏发电项目举行奠基仪式。 当时出席该仪式的一位中方代表表示,太阳能是埃及战略发展项目,而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量已连续5年位居世界第一,在光伏产品和安装方面都经验丰富。该项目的推进也显示出中国企业与埃及在新能源领域有巨大的合作潜力。 ▲中国工程师在本班光伏产业园现场 据报道,中企承建的太阳能发电站目前已经开始部分向周边地区输送电能。 负责建造发电站的中国工程师表示,在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公司还为当地提供了约5000个工作岗位。 ▲光伏产业园内的工人 又帮忙建设又提供就业,外国网友看到中国的努力后纷纷点赞: “这是小步快跑带来的巨大能源。” “沙漠是巨大的能量来源,希望中国和埃及的合作更紧密。” “来自中国的正能量!” |
|
来自: 徒步者的收藏 > 《科学,技术,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