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许昌:免费的自驾游景点,真实的禹州画圣故里景区

 闲庭斋阁 2019-04-03

这个景点位于河南省许昌禹州市的鸿畅镇。从鸿畅镇出来,沿贺神线向东走约三公里(或从禹州出发,向西南方进入贺神线向西),可见到有个向北的路口,立有牌坊大门,上面写“画圣吴道子故里”。

由此向北,走上大概一公里半,有个山底吴村,这个村据说就是吴道子出生的地方。

吴道子是盛唐时期的画家,大约与李白同时。他虽然生前就很著名,但史书对他的事迹记载甚少,所以今人只是大概知道,他出身穷苦,少年时就展现了非凡的绘画天赋,后来被召入长安,成为宫庭画师,只为皇家作画,名重于当世。

画圣纪念馆

山底吴村里,有个“画圣吴道子纪念馆”,也叫“吴道子国画院”。纪念馆的大门高高耸立于马路南边,装饰考究精美,庄严气派。

大门对面有片空地,能停下几辆车。不过农村交通管制不严,倘若停满了,你就是停在路上,别堵住老乡的门,也没什么妨碍。

我刚到的时候,纪念馆的大门还没开。正彷徨间,马路对面有一位老人,拿着钥匙过来开门了。

纪念馆很小,大概就两进院子深。进到院子里面,两侧最前面有碑林,内容是与画圣相关的评论、诗文,或书法、绘画,或是捐建者名录之类,没有古碑。

这是从碑林处回望纪念馆的内景。纪念馆布局紧凑,严整有序,建筑均为仿古建筑,营造的氛围很应景。

碑林前,两侧各有一座厢房。

厢房里面,墙上悬挂有字画和图文资料。屋子周围布置有展柜,不过此时展柜里空空如也。

纪念馆后方,高台之上,便是该纪念馆的主殿。殿上方匾额上题写着“万世师表”,倒也符合吴道子绘画宗师的身份。

殿内有立有吴道子的金像(照片欠奉),下方陈设有蒲团、功德箱,以供人跪拜。

实际上这并不唐突。吴道子不仅是“画圣”,在道教中也算是一方神明,号称“吴道真君”或“吴真人”。再加上吴姓后人也可来此磕头,烧香,所以如此陈设,似也妥当。

纪念馆不大,很快就看完了。

吴道子山

从纪念馆出来,向北走(路有弯曲,并非直走),有座小山。山上有吴道子墓及石碑。听村民讲,这座山就叫“吴道子山”,不知是否属实。

吴道子死于四川,葬于四川,其墓在今天的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李家沟,而禹州这个是其衣冠冢,实际上是当代所立。

关于这两个墓,一真一假,其实还有一些纠葛渊源。1990年吴道子的后人曾到四川真人墓处寻访、祭拜,然后,从墓旁取土,带回禹州山底吴村,建起了衣冠冢。

2000年时,吴道子后人及禹州市政府人员,前往四川,欲将吴道子石棺迁回河南,为当地村民所阻,未能成功。

驱车向北,走到尽头,迎面是高耸的画圣铜像。铜像手执画笔,挽袖上视,颇有动感。铜像后方,便是上山步阶。

停好车,在铜像前瞻仰、拍照过后,步行上山。山不算高,山坡也较平缓,不过台阶直冲山上而去,走上来也不免有些汗意。台阶由水泥板砌成,维护不好,有些损坏、移位的现象。

台阶尽头,是一个平台,平台前立有碑墙。中间碑文记述吴道子生平及该墓由来,两侧刻对联,上方横批“叶落归根”,联想到该衣冠冢的由来,倒也恰当。

碑墙之后,便是衣冠冢了。四周以红石围起,高一人许,上面衰草丛生,而春芽刚刚萌出。

衣冠冢再向北,有未铺装的羊肠小道可通山顶。由于有其它景点要去,霞客就此结束了画圣故里的游览。

霞客诗词

朋友们知道,霞客老是在文章里“厚着脸皮”自诩诗人,不过现我不用这么做了。感谢组织的赞赏和招安。

【访吴道子纪念馆】

祠馆落吴村,老叟为开门。

金像堂中立,蒲团槛下陈。

有心表虔敬,无事堪扰君。

感昔发奋意,磨剑周随身。

待得云开日,列缺天下闻。

霞客点评

虽说画圣故里算是古迹类景区,但实际上其景观基本为当代所修。

不过修得也算用心,毕竟吴氏后人心怀敬祖之意,与商人只为赚钱所修的景点不同。

景区不大,适合周末游、骑行游、自驾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