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太监,大家的印象都不会太好,毕竟赵高的指鹿为马、魏忠贤号称九千岁、李莲英阿谀奉承的负面宦官形象已深入人心。其实,历史上也有许多形象正面的太监,下面将进行盘点。 蔡伦(汉朝) 蔡伦是东汉时期的宦官,在汉和帝时期担任十常侍,成为传递皇帝号令、管理文书的高等宦官。他心性正直,不肯攀附宫中权势滔天的窦太后,并且帮助汉和帝收回窦氏家族手中的兵权。蔡伦对中国历史最大的贡献当属发明了造纸术,也就是“蔡侯纸”。后来,造纸术传遍世界,为世界的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汉安帝时期,蔡伦最终因权力斗争自杀而亡。 王承恩(明朝) 王承恩是明末时期的宦官,深得崇祯的信任,官至司礼监秉笔太监。1644年4月,李自成兵围京城,王承恩奉崇祯之命,提督京城兵马。王承恩见李自成军进攻城墙,急忙下令用炮击之,连毙数人。此后,王承恩甚至召集众多太监试图决一死战。最后,李自成军还是攻破了京城,崇祯在王承恩的陪伴下,一起在煤山上的一棵歪脖子树上自缢身亡。此后,王承恩的忠诚甚至感动了清朝的康熙皇帝,康熙下令在崇祯的陵墓旁为王承恩树碑立传。 郑和(明朝) 郑和是明成祖朱棣的心腹太监,世称“三保太监”。他胸有韬略,帮助朱棣在靖难之役中成功夺得皇位。后来,郑和还作为明朝正使出使暹罗和日本。当然,郑和在历史上的壮举就是“郑和七下西洋”,在这期间,他不仅向外界展示了明朝的强盛及和平意愿,也开拓了航路,为世界航海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433年,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时,在印度西海岸去世。 高力士(唐朝) 提起高力士,很多人都会想到“力士脱靴”这则故事,当时诗仙李白在宫中醉酒,面对位高权重的高力士,李白竟伸出脚要高力士为其脱靴,不知所措的高力士最后为李白脱下了靴子。高力士是唐朝著名的贤宦,他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心腹,曾帮助唐玄宗平定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乱,累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齐国公。高力士对唐玄宗忠心耿耿,不离不弃,安史之乱时,他和唐玄宗生死相依。唐玄宗成为太上皇后,高力士被李辅国陷害遭到流放,他在流放的路上听闻唐玄宗驾崩,北望号啕痛哭,吐血而死。 张永(明朝) 张永是明朝正德年间的宦官,是著名的宦官集团“八虎”之一,也是明武宗朱厚照的心腹。他原本是宦官刘瑾的党羽,后来因与刘瑾产生矛盾,出手殴打过刘瑾。熟悉明朝历史的人们想必知道刘瑾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大宦官,而张永因不满刘瑾四处为非作歹,设计将其铲除,为国除奸,受到朝廷重赏。 司马迁(汉朝) 司马迁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官,他因“李陵事件”得罪汉武帝,被施以宫刑,成为太监。然而,司马迁没有就此沉沦,他忍辱负重,完成了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寇连才(清朝) 寇连才是慈禧身边的太监,他常常为慈禧梳头,深受其喜爱。然而,这位没什么文化的太监,目睹国家饱受列强欺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慈禧依旧大兴土木。富有正义感的寇连才不顾个人安危,舍身为国,冒死向慈禧进谏,最后被慈禧处死。寇连才也是清末唯一关心国家安危的宦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