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南明之殇:南明为何仅存18年,崇祯皇帝犯下致命错误!

 文殊院士 2019-04-03

每周一篇中国城市解读

关注城览,丰厚您的旅行

南京系列第七篇—南明之殇


了解南京,南明也是浓墨重彩的一页。尽管南明(1644—1662)只有18年,但是却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的篇章,也为众多读者所关心。

而弘光政权(1644.5—1645.5)在南京立都仅仅一年旋即覆灭,虽然仅仅一年,但是这一年是至为关键的一年,因此我们有必要谈谈在南京的南明往事。

一、崇祯自缢后的南京形势

三月十九日,崇祯皇帝自缢煤山,但是消息并没有立即传到南京。四月初一日,以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领衔发布了“号召天下臣民起义勤王捐赀急事”的南都公檄,四月初七日,史可法率兵渡江准备北上“勤王”。

史可法画像

几天之后,他误信了一个不可靠的消息,写信给南京詹事府詹事姜曰广说,崇祯帝已乘舟由海道南下,太子也从间道得以逃出,南京的官员们信以为真,一个个喜形于色,奔走相告。

谁知第二天就传来了朱由检在三月十九日自尽于煤山的消息,这消息在四月十七日被从北京逃出来的原大学士魏炤乘证实。

朝廷既已全部覆亡,作为留都的南京很自然地成了明朝半壁江山的政治中心。这里当政和在籍的大臣如雷轰顶,顿时乱成一团。对于他们来说,当务之急是立君。

由于崇祯帝的三个儿子都被大顺军俘获,未能逃出北京,在没有直系皇位继承人的情况下,南京及其附近地方的大臣、勋贵、太监和拥兵自重的将帅就在拥立哪一位藩王的问题上展开了一场勾心斗角的争执。

李自成大顺军

二、南明初期的定策问题

南明初期的定策问题是关系到南明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所谓定策即推举哪位王爷当南明的皇帝。

定策主要围绕在福王朱由崧、潞王朱常淓、桂王朱常瀛之间展开。具体下篇详述,本篇只略述概要。作为南京群臣之首的史可法,在拥立定策问题上犹豫不决,论血缘福王朱由崧最近,但史可法出于党争之间,列福王七不可立,要选择立桂王朱常瀛。

朱由崧画像

福王朱由崧得知自己被抛弃,于是走动关系,联络江北四镇武将拥立自己,利用军事实力奔向南京,监国称帝。这样,马士英、阮大铖把持朝政,使南京限于党争之中不可自拔。

江北四镇武将飞扬跋扈,不实心抗清。清军南下,高杰被内奸所杀,刘良佐、刘泽清投降,黄得功兵败自杀。

左良玉拥兵自重不甘心居于马士英之下,于是顺江东下,攻打弘光政权,使弘光政权限于内斗之中!

马士英画像

与南宋相比,南明可悲可叹,同样面临女真人的军事压力,两者的表现却如此迥异,南明灭亡,实在不值得同情!

三、派太子南京祭孝陵或是南明的生机

从以上论述不难看出,南明的定策问题,始终困扰着南明的团结和士气,在彼时如果皇权没有纷争,树立权威,军民上下一心,南明与清廷划江而治或未可知。

崇祯皇帝当时为什么没有逃亡南京,或许有当时社会和崇祯帝自身的诸多原因,可是如果派太子朱慈烺以祭奠孝陵的名义往南京,就不至于在城破的时候,被一网打尽。

这样就形成了北京和南京的双保障局面,南京留都的作用也在这关键时刻发挥出作用,祭陵的名义也不会引起社会不安与动荡。最关键的是,有太子朱慈烺在,定策问题就是无源之水了,根本不会发生。

明孝陵

太子朱慈烺生于1629年02月26日,北京城破时也已15岁,在当时也业已成年,不会被权臣和武将所把持。

太子朱慈烺剧照

皇权的权威和中央的权利更容易集中,党争、江北四镇武将飞扬跋扈也就不会存在,左良玉也不敢不受命于太子,也没有借口顺江而下攻打南京。太子南下祭奠孝陵,坐守南京,与清廷划江而治,徐徐北进,不是不可能。

1644年11月南明形势图

而历朝历代的皇帝,鲜有还拥有大片领土控制权之时无法逃出京城的例子。崇祯皇帝的内心深处,不知道究竟在盘算什么,自己身死国灭,三个皇子也被一网打尽。南京留都六部齐备,设置二百余年,主危国难的关键时刻,没有派上用场,城览君与H先生每每聊之此,无不扼腕叹息,可惜可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