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第二次薛家将,包括隋帝国名将薛世雄,及其五个儿子,薛万述、薛万叔、薛万彻、薛万钧、薛万备。 薛世雄的父亲是北周帝国泾州刺史、隋帝国舞阴郡公,舞阴郡,位于南阳盆地,在今河南沁阳县。薛世雄,祖籍河东郡汾阴县,同样是“蜀薛”的后裔,各代薛家将,皆出自“蜀薛”。薛世雄555年生于关中,是关中人,617年去世,活了六十二岁。他自幼性情凶狠好斗,成年后,以悍勇闻名,随北周武帝讨伐北齐,以军功授任都督。隋文帝时期,薛世雄多次建立战功,官至仪同三司、右亲卫军骑将。隋炀帝时期,他先后参加了出征吐谷浑、突厥、高句丽的战争。 608年,隋炀帝任命勇将薛世雄为玉门道大将军,与东突厥酋长启民可汗联合进攻伊吾国。薛世雄率军出玉门,启民可汗没有到。薛世雄孤军越过沙漠,伊吾人开始以为隋军不可能到来,所以都没有做防备,当听说薛世雄军已越过沙漠,大为恐惧,于是请求投降。薛世雄就在汉代旧伊吾城东筑新城,留下银青光禄大夫王威率领一千余名士兵戍守伊吾城,西域的东部,就此并入隋帝国。 612年,薛世雄参加了首次征高丽之战,率军出沃沮道,与各路大军全部到鸭绿水西岸汇集,共同攻打高句丽,无功而返。 后来,隋炀帝又两次发动对高句丽的战争,勇将薛世雄都参加了。战争结束后,薛世雄升迁右御卫大将军,任职涿郡留守。 隋末,各地贵族豪强纷纷拥兵自立,声势浩大的隋末起义爆发。617年,李密率领瓦岗军进攻东都洛阳,隋炀帝下诏命老将薛世雄率领河北三万精兵救援洛阳,并且其它各路援兵,也归薛世雄节制,薛世雄是各路援兵的总指挥。薛世雄部队行进到河间郡,在七里井驻军。当地义军窦建德的部众慑于薛世雄的威名,惊惶恐惧,从占领的各城池中撤出向南逃走。薛世雄情知他们惧怕自己,对其甚为轻视,不加提防。窦建德率领敢死队二百八十人,于凌晨偷袭薛世雄大营,约定,“夜里到达隋营就进攻他们,若到达时天已经放明,就投降。” 窦建德率军来到隋营附近,天就要放亮,窦建德惶惑,和大家商议投降之事,忽然天降大雾,人相隔咫尺都无法辨认,窦建德大喜道:“天助我也!”于是率军突击隋营,隋军大乱,兵卒们都翻越栅栏逃走,薛世雄无法制止,只得和左右几十名骑兵逃回涿郡。因此次被窦建德击败,薛世雄惭愧忧愤,发病而亡,年六十三岁。 薛世雄兵败后,统领两万江淮劲卒的王世充,成为各路援兵总指挥,他指挥隋军十余万,与李密血战,兵败,退入洛阳,守洛阳的越王杨侗赦免了他。 隋炀帝与几万关中骁果呆在江都,军心思归关中,宇文化及率关中骁果造反,杀隋炀帝,然后西返,经过河南时,与李密的瓦岗军血战,瓦岗军虽然获胜,但元气大伤。王世充在洛阳城里发动政变,控制了越王杨侗,然后,趁李密瓦岗军血战之后虚弱不堪,将其击败,李密率几十人,投唐被杀,王世充杀越王杨侗,建立郑国,隋臣独孤机密谋投唐,被王世充所杀。后来李世民出兵,才将王世充击败生擒,最后王世充被独孤机之子独孤修德所杀。 如果悍勇耿直的薛世雄还在,那么,阴险奸诈的王世充就不可能出头,历史必是另一种结局。 河东悍将薛世雄,他的儿子们,也都是名将。 薛万叔,生于京兆府咸阳县,唐帝国的右领军将军、畅武道行军总管、营州都督,封爵梁郡公。他在东北的营州都督任上,军威赫赫,契丹、奚、室韦等各民族,纷纷归附。 薛万钧,生于京兆郡咸阳县,唐帝国左屯卫大将军,封爵潞国公。他武力超群,骁勇善战,其父薛世雄去世后,薛世雄的部将、涿郡的虎贲郎将罗艺起兵,自称幽州总管,统治幽州、营州,薛万钧与其弟薛万彻,与罗艺同为关中人,他们追随罗艺,割据幽州营州,后来,一起投唐,成为太子李建成的部下。他们跟随李建成,平了窦建德余部刘黑闼。 玄武门之变,薛万钧、薛万彻兄弟,攻打秦王李世民,后被赦免。罗艺不服李世民,反叛被杀。 唐太宗在位期间,先后征东突厥、征吐谷浑,薛万钧、薛万彻兄弟皆参与。639年,侯君集征高昌王国,薛万钧为先锋,征服高昌国。 641年,唐太宗游芙蓉园,薛万钧警卫不力,未能清除闲杂人等,被抓,薛万钧气愤而亡,唐太宗闻之惊愕,遂将其墓陪葬昭陵,以示恩宠。 薛万彻,生于京兆郡咸阳县,骁勇善战,前期一直追随其兄薛万钧,玄武门之变以后,归顺李世民,唐太宗时期,征突厥、征薛延陀,薛万钧、薛万彻兄弟皆参与。后来薛万彻又随唐太宗征高丽。后谋立荆王李元景为帝,为长孙无忌所杀。 薛万备,生于京兆郡咸阳县,随唐太宗征高丽,单枪匹马,于敌阵中救了另一名将契必何力。648年,为行军长史,跟随大将军阿史那舍社尔征服龟兹等国。653年,受其兄薛万彻牵连,流放交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