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有一个国家,已经204年未参加任何一场战争;但全民皆兵,军事力量也极其强悍,它有资格对世界说“别惹我,你惹不起。” 它就是“知兵而不好战”,“能战,方能止战”“穷兵而不黩武”的瑞士。 (瑞士平均海拔1350米,60%国土是阿尔卑斯山脉,欧洲的高原国家。) 瑞士地处中欧,全境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有“欧洲屋脊”之称;北邻德国,西邻法国,南邻意大利,东邻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 (多山内陆国,瑞士的山区风景。) 瑞士地处欧洲中南部,而欧洲是世界历史上战争最频繁的大陆;在1815年,瑞士成为中立国之前,也是战火不断,生存在山地之国的瑞士人十分能战;由瑞士人组成的瑞士雇佣兵是中世纪欧洲最强悍的“佣兵”,大名鼎鼎。 (教皇的御前侍卫,梵蒂冈的瑞士雇佣军。) 瑞士人本就有尚武的传统;瑞士人自己说:“瑞士之所以成为瑞士,是因为有些德意志人不愿做德国人;有些法兰西人不愿做法国人;有些意大利人不愿做意大利人。于是这些人一起成了瑞士人。” (瑞士长枪兵) 尚武好战的德国人,法国人,意大利人进入阿尔卑斯山区山区之后,混居在一起却发生了变化;法国大革命带来的民族主义、自由主义与山民自由散漫的传统完美结合,从此现代意义上的“瑞士人”和“瑞士联邦”从此诞生,他们反对一切高度集权,崇尚民主,独立,地方自治等。 (瑞士女兵。) 瑞士实行民主制度,公民的民主权利很大,十万名瑞士国籍者经投票就可以修改宪法,也可以修改国家外交政策。 世界上从来没有缺乏实力的和平;虽然瑞士自从1815年就宣布永久中立,但深知没有实力的和平毫无意义。 因此瑞士一直保持一支全民皆兵、全民动员的民兵制军队;在国境内“深挖洞,广积粮”,大修战备,比如瑞士已建成的各种规格的地下掩体,战时可供全部常驻人口使用。 瑞士人硬是将“欧洲屋脊”修筑成了易守难攻的天险。 (二战中瑞士修建的圣卡罗火炮堡垒,伪装成岩石的大炮) 二战中,希特勒并不尊重各国的“中立”,欧洲与其相邻7个中立国灭了六个,而瑞士能够让希特勒忌惮,跟其“对外和平中立,对内全民皆兵、武装中立”的政策有极大的关系。 (二战瑞士军人在警戒一条山路。) 希特勒在二战中曾经想闪击瑞士,但经过德国参谋部计算当时约500万人口的瑞士,可以集结起50万精锐大军,而固若金汤的山地防御工事易守难攻,即使德国出精兵100万也不一定能攻占瑞士,希特勒权衡利弊之后,只能做摆。 ![]() (二战之后,瑞士一以贯之,对军备常年保持高投入) 截止2018年,瑞士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8522146人,而瑞士实行全民兵役制度,男女都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在战时24小时内可动员七分之一人口保家卫国);而且瑞士有一支数量达36万人,装备精良的常备军,常年军费达55亿美元(世界上最昂贵的军队之一)。 ![]() (瑞士模特) 当下世界乃“大争之世”,从来没有轻松的和平;“能战方能言和”。 而瑞士能够在欧洲保持二百多年的中立,“天时,人和,地利”全具备。 天时,和平是世界大趋势;人和:瑞士人尚武而不好战,有钱(2018年瑞士总GDP7091.18亿美元,人均GDP瑞士8.36万美元世界第二)而且常年坚持在军备上进行投入;地利:瑞士是“欧洲屋脊”,而且经过多年的修筑防御工事,构筑了“固若金汤”防御工事。 ![]() 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穷兵而不黩武”的瑞士应该是最成功的国家之一。 ![]() (瑞士军徽。) “国虽大,好战必亡;国虽小,备战必安” 国土面积41285平方公里,人口约850万的瑞士的小国瑞士,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