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宋史的人一定对辽这个国家不陌生吧,辽国是契丹族在北方建立的国家,第一个皇帝就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辽国的势力在萧绰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时期达到鼎盛,但是作为辽圣宗继承人的耶律宗真,不仅不能延续辽国盛世之风,反而将辽国带入了衰落之中。在辽圣宗打下如此良好的基础上,耶律宗真为什么却使得辽国日渐衰落呢?今天我们说说这位辽国的第七个黄帝——辽兴宗耶律宗真。 耶律宗真生于公元1016年4月3日,契丹名字叫做只骨,他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的大儿子,母亲是钦哀皇后萧耨(nòu)斤。他不是由自己的母亲抚养长大的,而是齐天皇后萧菩萨哥。萧菩萨哥为辽圣宗生下两子,但都夭折。萧菩萨哥深得辽圣宗的宠爱,耶律宗真出生后就由萧菩萨哥抚养,视如己出。耶律宗真少年聪慧,成年后体貌魁梧,不能说无才,他擅长骑射,爱好儒家学说,通晓音律。耶律宗真年仅三岁被封为梁王。太平元年(1021年)十一月十三日,耶律宗真被封为皇太子。太平十一年(1031年)六月初三日,辽圣宗去世,15岁的皇太子耶律宗真继位,萧耨斤自立为皇太后,并临朝摄政。 萧耨斤护卫冯家奴、喜孙等迎合萧耨斤意旨,诬告北府宰相萧浞卜、国舅萧匹敌谋反。诏令审讯治罪,株连到萧菩萨哥。辽兴宗知道后,说:“皇后侍奉先帝四十年,将我抚育成人,本当做太后;现在没有做成,反而要拿她治罪,怎么行呢?”萧耨斤说:“此人若在,恐怕成为后患。”辽兴宗说:“皇后没有儿子而且年老,即使在我们这儿,也做不了什么事。”萧耨斤不听,将萧菩萨哥迁往上京。重熙元年(1032年)三月,辽兴宗春季射猎,萧耨斤担心辽兴宗怀念养育之恩,急速派人前往上京加害萧菩萨哥。使者到了之后,萧菩萨哥说:“我确实是无辜的,天下人共知。你等我沐浴一下身子,然后去死,可以吗?”使者便退下,待到回来,萧菩萨哥已死,终年五十岁。 耶律宗真继位之后实权被自己的亲身母亲萧耨斤掌握。他的母亲不太喜欢他,相比之下更喜欢他的弟弟耶律重元,所以密谋想废掉耶律宗真改立他弟弟为皇帝。萧耨斤的权力欲望进一步膨胀。她甚至把兴宗的一举一动都置于自己控制之下,这样使得母子两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张。萧耨斤担心兴宗亲政后,自己的权力会有所剥夺,于是就与萧孝先兄弟合谋,企图废掉兴宗,另立自己的小儿子耶律重元。但是无巧不成书,弟弟耶律重元把这个消息泄露给了耶律宗真。耶律宗真不甘被废,于是,暗中策划先发制人,夺回权力。重熙三年(1034)五月,萧耨斤和兴宗去行宫消暑,萧耨斤的亲信都留在中京。兴宗见时机成熟,先找借口扣押了萧孝先,逼他招供废立阴谋,接着带着500名亲兵包围了行宫。耶律喜孙带人直闯萧耨斤的卧帐,杀死她身边的数十名内侍,然后用一辆囚车把她押往了庆州软禁起来,并在第二天下旨废萧耨斤为庶人,萧耨斤集团就此铲除。 辽兴宗在位25年共有两位皇后,辽兴宗皇后第一任名字叫做萧三蒨,她是赵国公主耶律燕哥的女儿。耶律宗真还是太子的时候,萧三蒨就嫁给他做了太子妃,等到耶律宗真当了皇帝之后,她也就被立为皇后了。但在重熙初年的时候,萧三蒨因为犯了罪被辽兴宗降级为贵妃,她的皇后大位也随之终结。 辽兴宗的第二任皇后叫做萧挞里,她是辽兴宗舅舅的女儿,也就是太后萧耨斤的侄女。萧挞里长相甜美,待人也非常和善,而且能歌善舞会骑马射箭,所以深得辽兴宗的宠爱。她在1032年生下了辽兴宗的大儿子耶律查剌,后来改名耶律洪基,在公元1035年被封为皇后,之后她又为辽兴宗生下了两个女儿。所以辽兴宗对她非常满意,偏爱之至。 耶律宗真在位期间,国内矛盾比较深,国力比起父亲耶律隆绪在位时期是弱小多了,所以辽兴宗耶律宗真一生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是用来缓和矛盾的。西夏自元昊称帝以后,辽夏交界处的党项部落多叛辽归夏。元昊与辽和亲的兴平公主不睦,致其忧郁而终,而对这一情况,西夏却拖延很久才报告辽国,辽兴宗认为这是西夏对大辽的轻视。重熙十三年(1044年)九月,兴宗决意亲统十万大军征夏,命南院枢密使萧惠、皇太弟耶律重元、东京留守萧孝友等分三路攻夏。但最后辽军却中了西夏的诱敌深入之计,在河曲为夏军大败,死伤惨重。重熙十八年(1049年),兴宗又乘西夏李元昊去世之机,再次亲征攻夏。初期进展顺利,但萧惠军再为夏军所败,兴宗闻讯只好带着俘虏的元昊遗孀没移氏及西夏官属、大量牲畜班师而还。 辽兴宗在位时,辽国国势已日益衰落。而有辽兴宗一朝,奸佞当权,政治腐败,百姓困苦,军队衰弱。辽兴宗在位期间的前两年,由于太后专权,辽圣宗以来的法制典章被严重破坏,而兴宗继位后,好大喜功两次对夏战争更加剧了社会矛盾。辽兴宗还信奉佛教,穷途奢极。辽兴宗曾与其弟耶律重元赌博,一连输了几个城池。他对自己的弟弟耶律重元非常感激,一次酒醉时答应百年之后传位给耶律重元,其子耶律洪基(后来的辽道宗)也未曾封为皇太子,只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而已。种下了辽道宗继位后,耶律重元父子企图谋夺帝位的恶果。公元1055年,辽兴宗耶律宗真在出巡的时候染上了重病,回去之后没有多久就病死了,享年四十岁。追赠谥号神圣孝章皇帝。 |
|
来自: 泊木沐 > 《今日历史。人物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