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淮八艳”之最具才情的马湘兰

 李涛私家收藏馆 2019-04-03

秦淮八艳之一的马湘兰,容貌并不出众,可以说是八艳之中最为平庸普通之人,却因其颇具才情,而同其他七位佳人并列。封建时代,要么拥有好的出身,“身靠大树好乘凉”;要么嫁得好,凭借“夫贵荣妇或者子贵及母”;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奇女子靠自己的聪敏好学成就一世功名,比如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可是马湘兰既没有好的出身,更是自幼沦落红尘,加之容貌并非出类拔萃,却依然凭借个人的聪慧,不仅齐名秦淮八艳,更是青史留名,这就不能不让人叹为折服了。

马湘兰,1548年出生于南京。马湘兰的家庭姊妹众多,她在家中排行第四,故又有“四娘”之称。马湘兰幼时受教育程度已经无从考究,只能从其沦落红尘之后的有关史料典籍中寻觅到她的踪迹。据《秦淮广记》载,马湘兰秉性灵秀,能诗善画,尤擅画兰竹,故有"湘兰"著称。她相貌虽不出众,"姿首如常人",但"神情开涤,濯濯如春柳早莺,吐辞流盼,巧伺人意"。

马湘兰的绘画造诣颇深。马湘兰尤为擅长画兰花,《历代画史汇传》中评价她的画技是"兰仿子固,竹法仲姬,俱能袭其韵"。1563年年仅15岁的马湘兰所画的《兰竹石图轴》至今仍被美国私人收藏家收藏保存,1572年所画的《兰竹石图轴》被收藏在广东省博物馆,1576年所画《兰竹石图卷》被收藏于美国CEMACtd.,1590年所画《兰竹湖石扇》和1598年所画《兰竹扇》被上海博物馆收藏、1594年所画《兰竹石扇》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就连日本奉为珍品馆藏在东京博物馆中的《墨兰图》,也是出自马湘兰的妙笔之下。曹寅,《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就曾经为《马湘兰画兰长卷》题诗,共72句,记载在曹寅的《栋亭集》里。

马湘兰的文学功底扎实。马湘兰曾撰有《湘兰子集》诗二卷和《三生传》剧本。《湘兰子集》收录了马湘兰的大量诗词,攫取一段儿供大家欣赏。

《墨兰图》

何处风来气似兰,帘前小立耐春寒;囊空难向街头买,自写幽香纸上看。偶然拈笔写幽姿,付与何人解护持?一到移根须自惜,出山难比在山时。

马湘兰通音律,擅歌舞,常常自编自导戏剧,这也是她创作剧本《三生传》的实践基础。在青楼教坊中,马湘兰的角色实际上更多的是充当了“教官”的职责,为妓院培养后备人才的重任自然就有她承担。马湘兰教学方法已经无从考究,但从她所教的戏班,能够完整演出《西厢记》全本可以看到马湘兰的教学成效非常显著。

马湘兰沦落风尘,虽容貌平庸一般,却因着才华横溢,加之马湘兰为人豪爽旷达,所以社会名流、文人骚客也是常常慕名而来。马湘兰也曾有颗少年心,年轻的时候常挥金以济少年,等待年岁稍微大些的时候,也曾经考虑过想脱籍从良。马湘兰曾经与江南才子王稚登交谊甚笃,甚至一度想给王稚登做妾。可是惯于风月场中的王稚登却是“万花丛中过,一叶不沾身”,始终没有给马湘兰一个明确的态度。只是两人的友谊却持续保存,书信往来不断,王稚登将马湘兰的的书信收藏在《历代名媛书简》中。在王稚登70大寿时,这个痴情而单纯的马湘兰,不顾自己已经五十开外的年龄,居然集资买船载歌妓数十人,前往苏州置酒为其祝寿。这场祝寿盛宴,"宴饮累月,歌舞达旦",盛极一时。

【特别声明: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参考《桃花扇》,不再单独撰写稿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