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上午,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工程在北京开工,这也是首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据悉,中国工艺美术馆工程建设用地面积约为26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86800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8层,包括藏品库区、陈列区、技术和业务用房、观众服务设施、后勤保障用房等。工程将于2021年05月21日竣工。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工程的开工,体现了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上愈发重视。项目建成对于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起到极大的积极作用。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作为国家级博物馆,担负着保存并记载中国文明的使命。非遗博物馆可以通过收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载体的方式来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道具、录音、录像以及文字资料等保护非遗有形或无形的财产。既是为了应对非遗文化传承乏人的窘境,也承载了中国数千年来局部文明的历史记忆和文物凭证。它可以告诉现代的人们,我们从何而来,我们的祖先曾经拥有过怎样的辉煌和历史。 同时非遗博物馆有着高素质、专业能力强的人才,可以借助高新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分析,并以适当的方式传播,提高其带给人们的精神享受,加强人们对非遗的保护意识。 现有的非遗传承项目区域性强,有很多非遗项目仅在当地知名,而放在全国来看,却鲜为人知,归根究底还是缺乏大的展示平台。更有甚者,部分非遗传承项目面临无活动场所的尴尬。例如,目前合肥地区的传承人栖息地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经济条件相对比较好的传承人拥有自己的生产基地;第二种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传承人在裕丰花市这样已经形成文化传承规模的场所租用门面;第三种是经济条件较差的传承人,栖息在市文化馆提供的狭小的传承场所内。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国家级展览平台,有效展示非遗的研究成果。非遗博物馆相对于其他的保护措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作用,如通过博物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对人们进行非遗保护的宣传教育,借助公益与非公益方式提高展览的科学性、知识性、观赏性,从而发挥非遗博物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双重作用。 中国工艺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位于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是集文化、体育、会展、旅游、科技、商务于一体的现代体育文化中心,在奥运会的带动下,这里一度成为北京新地标,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展示中国面貌。 近年来,文旅产业不断发展、与时俱进,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网红”故宫的备受追捧就是一个成功案例。落成后的非遗博物馆必将成为北京又一个“打卡圣地”,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非遗,保护非遗,传承非遗。 总的来说,中国工艺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工程对促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工艺美术保护工作的持续展开有深远影响,建成后的中国工艺美术馆将成为北京又一个标志性地点,成为收藏、展示我国工艺美术珍品的最高艺术殿堂以及宣传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同时也呼吁大家保护非遗,人人有责。 |
|
来自: 昵称7096541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