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月白粉病高发期即将来袭,提前预防是关键!

 深海之星ccpsl0 2019-04-03

4月,伴随着植物发芽、展叶的同时,白粉病也来了。许多刚接触苗木行业的朋友还不知道它的厉害,通常地里的苗子都逃不过白粉病的折磨。怎样才能有效地预防白粉病?已经患病的植物怎么才能药到病除?

一、白粉病的危害及其发生规律

白粉病是一种在农作物,以及园林植物中都比较常见的病害,主要危害黄杨、十大功劳等绿篱植物,以及黄栌、月季、紫薇等小型灌木。

01

白粉病的危害及症状

白粉病发生在叶、嫩茎、花柄及花蕾、花瓣等部位,初期为黄绿色不规则小斑,边缘不明显。随后病斑不断扩大,表面生出白粉斑,最后该处长出无数黑点。染病部位变成灰色,连片覆盖其表面,边缘不清晰,呈污白色或淡灰白色。受害严重时叶片皱缩变小,嫩梢扭曲畸形,花芽不开。

白粉甚至可以覆盖全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植物早衰,影响园林植物的观赏价值。

02

白粉病的发生条件

(1)  植株中留有传染源

若苗圃在头一年的病害防治不彻底、且在冬季和早春没有进行清园,很容易就会引发白粉病的发生。冬季气温较低时不会发病,天气回暖后,白粉病病菌开始扩散蔓延,危害园林植物。

(2)  环境条件适宜

白粉病发生的首要条件是温度适宜,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在16-24℃时,就会有白粉病的发生。而且如果植物生长环境湿度较大、栽植过密、光照不足、管理过程中施用氮肥过多,或者发生徒长,这些都更加有利于白粉病的滋生与蔓延。

03

白粉病的发生时间

在华北地区,白粉病一般在3月初至4月初开始出现发病中心,4月中旬后随气温逐渐回升,发病率迅速增加。发病时间可以由3月份持续到10月中下旬左右,可以说是园林养护过程中的一个持久战,其中以4到6月份,9到10月份发病最为严重。

 二、白粉病的预防及防治措施 

发病后的植株叶片,即使你用药物控制住了,叶片上的病斑也不会消失,只能说是不往新长出的叶片上蔓延。所以说,对于白粉病的防治,提前预防才是关键!

01

如何进行预防?

(1)冬季清园

对于落叶的小灌木在冬天要及时清除落叶,对于常绿的黄杨、十大功劳等绿篱植物要剪除病源枝。在冬天或者早春对园林植物可喷施低浓度的石硫合剂进行清园,消灭病原菌。

(2)合理修剪,增加透风透光性

对黄杨、十大功劳等栽植较为紧密的绿篱植物,或者栽植过密的乔木、灌木,要合理地疏枝、疏植。从而增加植物的透光性、透风性。

(3)  加强水肥管理

在园林植物的养护过程中,要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从而增加植物的抗性,避免植株发生徒长。注意抗旱排涝。

(4)  药剂预防

由于白粉病在园林植物的生长季节可以发生多次重复性侵染,所以对于白粉病的药剂预防一个是要把握好时间,另外一个就是用药要“勤”!

在2月中下旬:植物萌芽前对其喷施低浓度的石硫合剂进行预防。

在3到4月份、7到8月份:植物比较容易感病的时期,可以每隔半个月喷施一次杀菌剂多菌灵、代森锰锌、甲基托普津等进行预防。

在4到6月份,9到10月份:白粉病的高发期,预防工作更为重要,基本上每隔一星期就需要进行一次预防。

另外,由于白粉病比较容易随雨水传播,所以建议大家每次下雨天晴后,就对植物喷施多菌灵或者代森锰锌、甲基托普津进行预防,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植物的发病概率。

02

对于已经发病的植物该怎样防治?

对于已经发病的植株,可以剪除病枝、病叶,然后喷施粉锈宁、三唑酮、戊唑醇等进行防治。每隔7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到4次。使用过程中几种药物可以交替使用,避免病菌产生抗性。用药时也可以配合使用叶面肥,有利于植株更快地恢复观赏效果!

对于发病严重的绿篱,可以重修剪后再打药的,因为打药也不能让过去得病的叶子恢复,只是新发的嫩叶不出现白粉病了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