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经科普,不打广告 作者丨小Z 来源丨医生站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 如今还没夏日呢 正午的阳光已经热辣辣了 如果不早早做好防晒的话 恐怕不久的将来…… 亲亲,这边建议您直接去出演少年包青天第四部呢~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防晒霜要怎么选吧——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 防晒防的不是所有的阳光,而是阳光中的紫外线,它是造成我们晒黑的元凶。 紫外线分为3种 UVA:长波紫外线(波长315~400nm),不被臭氧层吸收,可以穿透真皮层,甚至可以穿透薄的衣料、玻璃,使皮肤受损变黑,是防晒的最大敌人。 UVB:中波紫外线(波长280~315nm),大部分会被臭氧层吸收,少量到达真皮层,导致皮肤日光灼伤,红斑等现象,可被玻璃、遮阳伞、衣服等阻隔。 UVC:短波紫外线(波长100~280nm),几乎会被臭氧层完全吸收。 所以,在防晒的过程中, 最需要防的就是UVA和UVB了。 在市场上的防晒霜中, 防御UVA和UVB的指数有不同称号: 1 UVB防晒指数也叫作SPF(Sun Protection Factor)指数, 它代表着防晒霜对UVB的遮蔽率以及遮蔽时间。 例如: 假设紫外线的强度不会因时间改变, 一个没有任何防晒措施的人如果待在阳光下20分钟后皮肤会变红, 当他采用SPF15的防晒品时,表示可延长15倍的时间,也就是在300分钟后皮肤才会被晒红。 下图是不同指数的防晒霜对应的使用情况: 2 UVA防晒指数被称为PA(Protection Factor UVA)指数。 PA+(抗晒) PA++(非常抗晒) PA+++(超级抗晒) 一个加号等于延长2-4倍晒黑时间。 某些欧美防晒产品会用星星符号表示PA,星星越多,防晒效果越好。 但是,也不是防晒指数越高就越好, 防晒指数越高的产品,就意味着添加了越多的防晒剂,对肌肤的刺激也就越大。 所以,要根据自己的使用情况来进行防晒霜的选择。 防晒原理分两种 从防晒原理上来分,防晒霜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 典型代表:二氧化钛、氧化锌 技能:盾牌反射 优点:效果持久 缺点:油腻不透气 原理:当紫外线照射到纳米氧化钛和氧化锌粒子时, 由于它们的粒径小于紫外线的波长, 氧化锌和二氧化钛粒子中的电子被迫振动,成为二次波源,向各个方向发射电磁波,从而达到散射紫外光的作用。 此类防晒霜的缺点就是容易在皮肤上沉积比较厚的白色层,影响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使用起来感觉会比较油腻厚重。 典型代表:水杨酸苯酯、甲氧基肉桂酸辛酯等 技能:张嘴吃掉 优点:轻薄透气 缺点:需要经常补涂 原理:这类防晒霜物质,在苯环上的羟基氢和相邻的羰基氧之间形成分子内氢键,构成了一个螯合环。当吸收紫外光后,分子发生热振动,氢键破裂,螯合环打开,形成离子型化合物,这个化合物处于不稳定的高能状态,要恢复到原来的低能稳定状态,把多余的能量以其他能量释放出来,螯合环又闭环。这样周而复始地吸收紫外光,从而对皮肤起到保护作用。 这种类型的防晒霜比较轻薄、透气,但是光稳定性不太好,需要经常补涂,而且对皮肤还会有一定的刺激性。 物理+化学才是王道 为了中和两种防晒方式,物化结合的防晒霜就诞生了~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防晒霜都属于此类,大家可以进行选择。 但是, 没有一款防晒霜能够百分之百的阻挡紫外线, 哪怕防晒系数SPF高达50,仍然还有3%的紫外线能够穿透你的皮肤。 而且我们的皮肤一直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 所以隔段时间进行补涂也很重要哦。 除了防晒霜, 还需要配合遮阳伞、遮阳帽、墨镜、防晒衣等多种防晒措施,要不然,照样黑成包青天。 什么? 你说一个大老爷们天天搞防晒太娘? 那去找个女朋友嘛, 这样就能名正言顺的打起遮阳伞啦, 顺便还能蹭蹭女朋友的防晒霜, 机智 |
|